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是高中物理常见的运动形式.物体做圆周运动,提供的向心力必然等于需要的向心力.而对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在一定情况下,提供的向心力会大于或小于需要的向心力,这时候,物体将由圆周运动变为抛体运动.下面对竖直面内的物体到底做圆周运动还是抛体运动做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于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某些情况下,若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或小于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将由做圆周运动变为做抛体运动.  相似文献   

3.
周小健 《考试周刊》2011,(50):168-168
高中物理中,传送带模型、抛体运动、圆周运动问题是同学们平时练习经常碰见也是高考中常出现的热点问题,现通过一道高考备考题让大家注意传送带模型里面一个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即判断传送带模型里面物体做抛体运动还是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4.
影响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因素有:地球的自转、纬度、高度、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本文主要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从两个方面推导说明地球上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综合题是常见的一类题型.求解这类问题,必须抓住其要点.要注意寻找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的结合点,如它们的位移关系、速度关系、时间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周建国 《新高考》2007,(10):9-11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两种重要的运动形式,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注重与其他部分知识的综合以及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与电场和磁场相结合的综合类问题更是考查的热点,例如:电场中带电粒子的类平抛运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匀速圆周运动等.本部分还可以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相结合构成多过程分析题.从  相似文献   

7.
(一)发射体的理想轨道方程 在17世纪末,牛顿(经典物理的创立者)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高山顶上以初速度v_0沿水平方向发射一枚炮弹,如果v_0=VRg,(R为地球半径),炮弹将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当v_0>VRg时,炮弹的轨道如何?本文对此进行了理想的推导,得出的结论简单明确。  相似文献   

8.
专题7《曲线运动曲直谈》中,我们从运动学角度研究了曲线运动,在那里,我们熟悉了描述曲线运动的运动学方法,对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的运动学规律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这个专题里,我们将从动力学角度  相似文献   

9.
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是两种典型的曲线运动,都是高考中Ⅱ类考点,考查难度一般在中等偏上,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  相似文献   

10.
考虑地球自转影响的抛体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教材给出的抛体运动动力学方程虽然是正确的,但未说明以地面为坐标原点时坐标原点京有加速度这一事实。故其推导过程是不严密的,且容易使人误解。本文论述了在考虑地球自转时抛体的动力学方程,并详细讨论了抛体运动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刘成华 《物理教师》2008,29(7):25-26
本刊在2007年第12期刊登了《抛体包线方程的推导及其应用例举》一文,该文根据抛体运动的轨迹方程推导出:若抛体在平面内以恒定初速不同的抛射角抛出,得到抛物线族的包络线为抛物线.读后深受启发,对抛体运动的轨迹方程作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几个特殊性质,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2.
赵平 《中学文科》2009,(8):90-91
圆周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周期性,即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空间位置具有时间上的重复性.圆周运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有些圆周运动问题的解不是单一解,而是系列解,也称为多解.因此在分析圆周运动与其他运动相联系的问题中,首先必须根据圆周运动的这一特点判断其是否是多解问题.如果是多解问题,必须寻找各种可能解所需满足的条件,进而得出通解的一般表达式.现归纳、总结如下,供学生参考,以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3.
1前言PowerPoint2000软件是应用最广泛的办公软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制作幻灯片,它不像Flash软件那样可轻松制作物体沿着特定轨迹运动的动画。但是,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利用PowerPoint2000软件的“自定义动画”功能可制作出令物体沿着一条睦线(如圆周或抛物线)运动的动画效果,这为教师制作圆周运动、抛体运动等方面的课件提供了方便。下面笔者介绍如何用PowerPoint2000软件制作“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课件。  相似文献   

14.
王东 《中学理科》2006,(9):61-61
人造地球卫星之所以能够在宇宙空间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或椭圆运动(准圆周运动),是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恰好时刻沿地球和卫星的连线指向地心。满足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时刻沿半径指向圆心。因此分析卫星的运动就要从运行原理人手结合圆周运动知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第七章磁场这一章在复习必修课有关内容基础上,更深入讲述磁场知识及其应用。磁场知识,同前一章的电场知识一样,也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磁感应强度概念,掌握安培力、洛仑兹力以及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规律。总的来看,这一章分析、推理及推导的内容较多。例如,分析引出磁感应强度概念,分析、推理得出初速度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将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结论;由安培力公式推导洛仑兹力公式,由洛仑兹力和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推导带电  相似文献   

1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由于机械能守恒定律常与圆周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绳连问题、面接触问题、抛体运动问题等知识结合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因此,同学们解答这类综合题普遍感到困难.本文对这类问题进行归类讨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地球自转时抛体运动的轨道方程和抛体的横向偏离等,揭示了地球自转对抛体运动的影响.它对学习和理解非惯性转动参照系中物体的运动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李雪峰 《物理教师》2002,23(3):20-21
一般情况下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可以近似地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接近于圆形 ;在讨论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常用到 Gm1m2r2 =m2 v2r .在以上例子当中 ,都要用到公式F =Gm1m2r2 和F =m2 v2r ,这两个公式中的r在数值上相同 ,通常也就不加区分 ,由于长期使用 ,形成思维定势 ,久之也就易认为二者是相同的了 ,实际上万有引力公式F =Gm1m2r2 中的r是指两质点间的距离 ,而向心力公式F=mv2r ( =man)中的r是指质点做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 ,若质点做一般的曲线运动 ,则r是指曲线的曲率半径 ,这个…  相似文献   

19.
王宗斌 《新高考》2008,(3):11-14
将非重力场或非地球系统中的类竖直平面运动模型(如圆周运动、单摆、平抛运动等),通过与重力场或地球系统中的常见竖直平面运动模型(如圆周运动、单摆、平抛运动等)类比,找出类重力、类重力加速度以及其他物理量的等效形式,即可将该问题用竖直平面运动模型的处理方法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高峰 《下一代》2014,(2):19-19
正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中的人和物将处于失重状态。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因而具有加速度,它的大小等于卫星所在高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这跟以重力加速度下降的升降机中发生的情况类似,航天器中的人和物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你能够想象出完全失重的条件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吗?物体将飘在空中,液滴绝对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上浮。宇航员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走路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