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在出钓前几天,把挖来(或饲养)的大平二号红蚯蚓放在通气的小盒子里,加上温度适宜的蚯蚓土,然后取一点颜色鲜艳最好为红色或黄色的鲫鱼专用饵撒在盒子里喂蚯蚓,用量以一天让蚯蚓吃完为好。这样喂过几天的蚯蚓既鲜红好看又有一种专用鲫饵的香味,鲫鱼特别爱吃。垂钓时,选好钓点后,抓一些盒里的蚯蚓土与酒泡小米和上打窝就行了。另取一小塑料盒里面放一些喂蚯蚓的鲫鱼饵,把蚯蚓放是盒里,使其浑身沾满粉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钩垂钓了。一般手竿钓以穿满钩为宜,这样沾满粉饵的虫体在放入水中时,粉状饵料会慢慢脱落到水中,从而也起…  相似文献   

2.
我饲养大平2号红蚯蚓已有8年的时间,少则几千条,多则万余条,这是我的优势,取之用之十分方便。所以我垂钓鲫鱼一年四季主要使用红蚯蚓作钓饵。偶尔也使用面饵,那是在春、夏、秋三季有时小杂鱼实在闹得不行的时候。大平2号红蚯蚓具有色红、鲜活、味腥香等特点,是钓鲫鱼的首选钓饵。不仅如此,它还有耐酷暑(37℃以下)热不死,气温零下5℃将其用木盒或塑料盒装上揣在怀里的衣服口袋里,也冻不死。笔者用此蚯蚓垂钓鲫鱼,鲫鱼特别爱吃,容易上钩,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蚯蚓,具有色红、鲜活、味腥,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是各类水域一年四季广谱性首选钓饵。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即容易招来小杂鱼抢食,令钓者头疼。在这种情况下,钓者一般都改用面食。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特别是夏季,多余蚯蚓怎么处理?一般都当场丢掉,下次出钓再买,这样既不经济,又不方便。现将长期保存蚯蚓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将每次垂钓多余蚯蚓放在竹筒里带回来,里面适当放些剩饭、果皮、蚕豆粉、香油,再把竹筒放在冰箱冷藏保鲜,温度调至10℃左右,这样蚯蚓就不会因在长期保存中因温度过低或过高而死亡。下次垂钓时取出来…  相似文献   

4.
陈钢 《钓鱼》2005,(11):37-37
一、区别装钩法 将中等大小的蚯蚓分成三至四段,分别装钩,头部一段延用传统装钩方法,即钩从蚯蚓头部刺八,去掉蚯蚓项圈部分或过项圈留一部分蚓体(大部分鱼不喜欢蚯蚓项圈处的气味),对其余蚯蚓段,装钩时先用鱼钩在离断口1~2毫米处横刺八蚯蚓段体,可刺八单层,也可刺八双层,而后将钩打个弯,顺穿八蚯蚓段腔内,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垂钓时也不会让鱼轻易地拉出或吃掉钓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在垂钓中除夏季以外都喜欢用自己饲养的大平二号红蚯蚓作饵进行垂钓。过去都是用竹、木或易拉罐做的蚓筒,里边装泥土来养蚯蚓。这类蚯蚓盒,在施钓过程中,常常把手弄脏,既不卫生,还会跑掉蚯蚓。去年秋冬以来,我试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制作蚓盒,盒内放湿棉纱布块养蚯蚓,在垂钓过程中,既保持蚯蚓鲜活不死,又干净卫生。制作过程很简单,仅花几分钟时间就可做好。  相似文献   

6.
吴临宽 《钓鱼》2005,(12):37-37
现挖的蚯蚓垂钓,既不卫生,上鱼率也不高,怎核才能用上既干净又有浓香的香型蚯蚓呢?笔者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事隔10年,记忆犹新。 1985年4月19日,我和钓友老曾骑车17公里来到幸福水库垂钓。 撒窝之后,天还没亮,看不见漂,俩人就地躺了一会。大约六点半钟,我在钩上挂了一整条蚯蚓,开始试漂垂钓。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浮漂突然下沉,抬竿放空,发现蚯蚓被吃了一大半。我马上换了一条大蚯蚓,重新下钩,没多大功夫浮漂又下沉。一  相似文献   

8.
特香蚯蚓     
笔者在垂钓实践中摸索出用特香蚯蚓在水库、堰塘、溪河等水域垂钓,总比用普通蚯蚓钓的鱼多。 香蚯蚓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在出钓的前一天下午,将红蚯蚓装入竹筒内(或便于装取的玻璃瓶子亦  相似文献   

9.
许多钓友认为露钩上饵的效果不好,其实,藏钩露钩孰好孰坏,这个问题绝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笔者在20多年的垂钓实践中,北京地区能下钩的水域去的不少,各种方法也变换着用过。实践证明,有的钓场挂整条蚯蚓或半条蚯蚓钩尖外露为好,有的钓场只挂一小段蚯蚓包住钩尖为佳。例如,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笔者在秦城水库垂钓,因库中的鲫鱼多且大,挂整条蚯  相似文献   

10.
北京同仁堂卖的中药丸,原是用蜡封成丸,现在改为塑料盒外加蜡封。吃完药后把薄薄一层蜡封剥掉,即成精美的白塑料圆球。自己动手用它制成大漂,既经济,又实用,还是一件快乐的事。  相似文献   

11.
一、冬钓选用钓饵是关键。冬季鱼儿依靠自身储备的营养,进入半冬眠状态,准备越冬,很少摄食,游动范围小,不活跃,垂钓时如再选用夏秋季常用的面团、颗粒饲料等素食做钓饵,就不适宜了。冬钓鲤鱼,选用鲜活蚯蚓(红蚯蚓最佳)做钓饵,改变索饵方法,很有效。用手竿钓,每钩穿挂2~3条蚯蚓,形成4~6  相似文献   

12.
蚯蚓的再生     
关于蚯蚓的再生,说法不一。本刊1993年第四期曾刊登江苏陈恩沛同志的文章《蚯蚓截段使用》,文中说:“在垂钓的头一天,根据鱼钩的大小长短,把整条蚯蚓用剪刀剪成15~25毫米小段,装入盒内,撒些湿土或马粪纸,第二天,每小段蚯蚓又长出新的头尾,……”半年之后本刊1994年第一期“读者园地”刊登了黑龙江衣海峰同志的来信,信中认为陈文的这段话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并说:“蚯蚓的再生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只有有头的一段蚯蚓才会再生出新的尾巴,一些没有头的一段段蚯蚓会慢慢地烂掉变成粪土。” 蚯蚓再生现象实际上是怎样的呢?我们特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玉玲撰写此文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巧制钓饵     
历来的钓饵习惯用蚯蚓,蚯蚓只有腥味而没有香味。鱼儿喜欢吃既有腥味又有香味的钓饵,为解决这个矛盾,我把蚯蚓选择好以后,用火钳把蚯蚓钳住,放在炭火上烘烤蚯蚓,使其表皮上带有黄色又有轻微焦状,放进塑料盒。用时把这种蚯蚓挂在钓钩上投入河里。  相似文献   

14.
夏天外出垂钓时,蚯蚓不好带。常用办法:一是用小容器装蚯蚓,上面盖湿布,这种方法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但蚯蚓容易热死。二是用大一点的容器装,蚯蚓放在湿土或牛粪中,这种方法蚯蚓可保存久一些,但缺点是重量重、体积大。 一次钓鱼时,见到塘边很多水浮莲,每棵水浮莲下面都有一大把又细又密的须根,我想用这个须根来存放蚯蚓一定不错,就摘了一些回去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是用两个直径为6厘米、高度为4厘米同样的小容器,各装10条大平2号蚯蚓,一个容器中用湿布盖住,另一个装水浮莲须根,一星期后,用湿布盖的蚯蚓死掉8条,…  相似文献   

15.
《钓鱼》2004,(24):19-19
您喜欢野外垂钓吗?您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吗?如果是,电子冷热箱将是您必不可少的装备。该产品专门为常常进行户外活动的人士设计,使用方便,既可作为冰箱、保温箱,又可以作为储物箱。无论是野餐,还是度假,或是外出垂钓,电子冷热箱都会一直陪伴着您,因为它可以在各种汽车上使用,您可以轻松地携带着它,典雅的外形和迷人的色彩,让您充分体会到电子冷热箱给您带来的新鲜与无限愉悦。下面两款电子冷热箱将会是您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吾独爱鲫 《垂钓》2020,(2):39-39
对于南方冬天传统钓大板鲫而言,蚯蚓、红虫这样的活饵是首选。虽然选择简单,但是如何用好这两大活饵却有说道。一、蚯蚓蚯蚓可谓全国各地的钓友最熟悉的钓饵之一,也是商品饵出现之前大家广泛使用的钓饵。蚯蚓的种类有很多,我们经常可以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挖掘出红色或青黑色的蚯蚓,在我们南方地区可以区分为"香蚯蚓"和"臭蚯蚓"。垂钓鲫鱼,只能使用红蚯蚓,而垂钓昂刺则可以选择有明显腥臭味的黑蚯蚓。冬天,我们可以在渔具店买到司空见惯的红蚯蚓来垂钓鲫鱼,这也是冬天大板鲫的至爱。  相似文献   

17.
意外的收获     
去年5月24日,是我十几年垂钓生涯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在垂钓鲫鱼时意外地钓上来一只1.3千克重的大甲鱼! 这天我是在一个平时无人垂钓的地方下钩的,从9点半到11点40分都没上鱼,正在犹豫收不收竿时,却钓上来1条小鲫鱼,只好接着钓。当钓到12点半时,共上来4条鲫鱼。这时蚯蚓被咬烂了,我也懒得换。 这条蚯蚓本来就不大,咬烂之后显得更小。投钩后时间不长,只见浮漂轻轻动了两下,就被拽了下去。过了几秒钟也不见送漂,自己以为是闹小鱼钩住草了,于是  相似文献   

18.
颜恒 《钓鱼》2009,(20):42-43
我们该怎样用好饵料,使其在垂钓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和效果,这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正好,我顺手摘录了一条钓谚,可顺着这条思路作一番辨析,也算是对初涉钓场的朋友一个交流吧。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12日,我一大早就与钓友老曹骑上摩托车,去离县城14公里处一条宽80米、水深3米的青龙大沟垂钓。不知怎么回事,一上午都没有钓到鱼。后来,我想起了包内还有邮购来的新“促饿鱼饵”,就用“消食精”掺拌散饵料,在原处打了两个窝子。过了约10分钟就冒鱼星了,我就用蚯蚓蘸“抢吞”糊饵下钧垂钓,一气钓上49条鲫鱼。再到北边窝点下钩,不到两分钟,只见星漂下沉,我用手腕一抖,手感很重,紧接着主线被拉得“吱吱”直响,鱼往水中间游去。鱼在水里劲道不小,不知有多大,我沉住气将鱼拉到明水,它又钻进深水柴草中,我又…  相似文献   

20.
蚯蚓土     
邢忠放 《钓鱼》2009,(15):49-49
有许多钓鲫鱼的爱好者都喜欢自己喂蚯蚓,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喂蚯蚓的土。这种换下来的土有着一种很浓的蚯蚓腥味,再加上我们平时喂蚯蚓施放的一些牛粪、米汤、剩饭以及各种各样腐烂的蔬菜叶都成了腐殖质,以上这些成份都是吸引鲫鱼的好诱饵。只要我们在使用时加上一些活蚯蚓粉碎,再加上一些面粉来增加此饵粘性,直接捏成团就可垂钓,其钓鲫鱼最佳,是最环保的一种饵,钓友们不妨试一试,相信会给您带来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