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趣儿     
《体育博览》2014,(6):81-83
费德勒夫妇再生双胞胎 北京时间5月7日凌晨,瑞士网球名将费德勒在自己的社交平台Facebook上宣布,妻子米尔卡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兄弟。神奇的是这是费德勒和米尔卡的第二对双胞胎孩子,  相似文献   

2.
数字     
《新体育》2010,(2):10-10
13 在去年的伦敦年终总决赛上,费德勒输给了曾12次连败于自己的达维登科:1月2日,费德勒在阿布扎比表演赛中再次输给了曾经12次连败在自己手下的瑞典选手索德林,外国媒体戏称费天王碰上了“倒霉的13定律”。  相似文献   

3.
汪彦平 《网球》2008,(9):78-80
球拍常常成为选手泄愤的工具,出了名的有萨芬、罗迪克、纳尔班迪安,但费德勒从不虐待自己的球拍,即便半年多来他的表现是那么差强人意。纳达尔也从来不摔球拍,他说如果没有打出自己期待的水准,那是自己的错误,和球拍无关。理性如费德勒这般的人,想法应当也是如此。然而,在08年屡战屡败之后,有人却认为费德勒应该换一把拍面更大一点的球拍。  相似文献   

4.
“教练费德勒”?没错,罗杰·费德勒不仅是一位球员,而且是一位教练;他不仅是世界上最好的网球选手,也是最好的网球教练,至少美国著名的《体育画报》就这么认为。他们在2005年底评出的各项网坛年度大奖中,将年度男子教练的奖项送给了费德勒,却将“最有价值男选手”空缺。当然,无论是否得到《体育画报》的认同,瑞士人身为球员的伟大已勿庸置疑,真正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为何能压倒众多前辈得到教练大奖。费德勒在比赛中发挥之稳定、心态之沉稳和技术之全面都令人叹服,而在这些表象之后,“费德勒教练”是如何将自己训练成为一位几乎无往不胜的超级球星呢? 虽然他不会将经验和秘诀对外人和盘托出,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种种信息,从5个方面大致总结出费德勒的“执教之道”。  相似文献   

5.
胡力涛 《网球》2012,(8):138-138
跟2009年温网男单决赛之后差不多,媒体留了很多笔墨给这场比赛的失利者,另一个安迪——穆雷。但这次不太一样的是,关于费德勒的赞美诗好像没有预期中的那么多那么华丽。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费德勒的支持者有些词穷了,夸人的好词儿都在2009年用得差不多了,已经夸不出花儿来了;二是那些质疑费德勒的人又不好意思立马调转枪口对着自己。这次日记换个写法,就写写他们俩人吧。  相似文献   

6.
丹尼尔·布朗茨是最近一位战胜费德勒的选手(截至8月初),然后输掉了下一场比赛。很显然,费德勒的状态正在严重下滑,他几乎每次参赛都会以失败告终,经常早早被那些排名远低于自己的选手淘汰。而费德勒的另一个隐忧是,最近击败他的这些选手,全部都在下一轮中落败。  相似文献   

7.
刘彤 《网球》2013,(9):50-53
1今年温网第二轮,当费德勒出人意料的输给斯塔霍夫斯基的时候,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纳达尔不也出局了,一场失利能说明什么?赛后球迷们责怪湿滑的草地,埋怨打疯了的对手,就是绝口不提费德勒下滑的状态。人们一次次的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只是意外,仿佛这样才能稍稍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七月初,费德勒在自己的赛程中增加了两站红土赛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在温网过早出局之后,费德勒  相似文献   

8.
法网和温网连续两个大满贯决赛都被费德勒和纳达尔垄断,两个人各自守住了自己的强势区域,虽然费德勒在大满贯次数上遥遥领先,但他连续3年在法网败给了纳达尔,且无法让人感受到他在拉近和纳达尔的红土差距。与此同时,纳达尔却在草场上把费德勒逼到了悬崖边;而且,纳达尔的年龄优势预示着他和费德勒绝代双骄式的争斗还将延续好多年。  相似文献   

9.
2001年的夏天,瑞士小将费德勒拥有了一个可以和桑普拉斯对峙的机会——温布尔顿公开赛男子八分之一决赛。那一年,费德勒年仅19岁,在国际网坛鲜有动作,惟一一次让人们记住他的机会是他与辛吉斯搭档获得霍普曼杯。在此之前,费德勒同所有同龄球员一样视桑普拉斯为心中偶像,刚毅而又沉默寡言的桑普拉斯在费德勒心中占据着很高的位置,所以,在得知自己下一个对手将是桑普拉斯时,费德勒相当激动,他将即将到来的这场比赛称为“梦幻般的比赛”。  相似文献   

10.
李硕 《网球》2011,(7):77-80,76
自2010年澳网后,费德勒连续四项大满贯都没有进入决赛。面对德约科维奇在2011赛季的强势崛起,他的世界排名已经掉落到第三。当媒体和专家对表现不佳的天王口诛笔伐,并且再次提出“费德勒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一观点时,费德勒用自己在法网的强势表现有力地驳斥了这种看法。一场精彩绝伦的半决赛,凭借无懈可击的完美表现,费德勒以终结德约科维奇赛季连胜的方式重申了自己在当今网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陈妍 《网球天地》2013,(7):80-83
印笫安维尔斯大师赛后一直闭关修炼的费德勒,终于在红土赛季干呼万唤始出来。马德里大师赛仅露面两次便匆匆了事,来到罗马后状态宛如脱胎换骨。同样“脱胎换骨”的还有他的发型——接近小平头式的短发。费德勒说,这可不是自己的本意,是理发师给剪坏了。是不是主观意愿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次“削发明志”让费德勒在2013赛季首尝决赛滋味。于是,  相似文献   

12.
陈妍 《网球天地》2012,(1):46-49
2009年6月,温布尔顿。在费德勒拿下创造历史的第15座大满贯前夕,笔者有幸与他进行了一次一对一的采访交流,当时我让费德勒用三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性格,他说:乐观、快乐、自律。之后那个伦敦的阳光灿烂的周日,费德勒捧起了温网金杯,并且超越桑普拉斯,成为大满贯历史第一人。那时,他28岁。七个月后,明媚的墨尔本,费德勒的第16座大满贯如期而至,不曾纠结的完美。  相似文献   

13.
在末代上海大师杯开幕前的圆桌采访上,一向自视甚高的费德勒坦言有个心结颇令自己困扰,那就是在去年的8月18日后,他至少有大半年时间不得不接受不再是“世界男一号”这个沮丧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6月,在法网的红土地上,费德勒再次负于纳达尔,连续第二年证明了自己是那里的第二高手。大满贯记录中唯独缺少法网这座奖杯。这小小的瑕疵,给这位当世第一高手带来了难以言说的痛。不完美也许才是最完美的!不过,费德勒说:明年我还会再来!  相似文献   

15.
朱茜 《网球》2012,(1):50-57
胜也好,败也罢,费德勒总能用自己的方式延续完美。虽然2011年只有四个冠军进账,其中3个还是在赛季末连续获得,但第6个ATP年终总决赛的冠军.依然帮助费德勒将整个赛季雕琢得别样精彩。  相似文献   

16.
桐桐 《网球天地》2013,(12):134-134
年终总决赛,费德勒和德尔波特罗的比赛中,费德勒多次利用正手小斜线,把“大师兄”调动到场外,之后攻击其反手大空当得分。作为业余网球爱好者,如何打好正手小斜线,在比赛中为自己得分建立优势呢?  相似文献   

17.
李硕 《网球》2010,(9):92-95
2010年8月8日费德勒迎来了自己的29岁生日,无可否认,费天王已经走上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段旅程。在过去几年,费德勒之所以可以在男子网坛保持长久的统治力.除了他出众的技战术水平外,健康的身体成为了最有利的保障,他的打法被公认为男子网坛最省力、最科学的。费德勒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一直是他职业生涯最被人称道的特点,他很少在比赛中申请医疗暂停,也没有从一场比赛的赛中退赛。  相似文献   

18.
《湖北体育科技》2018,(2):164-16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7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中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费德勒发球直接得分能力强、失误少,一发发球主动进攻性强,得分率高;二发的进攻性和得分能力与纳达尔相比处于劣势。在各自获胜盘的接发环节,费德勒是接一发、纳达尔是接二发更具优势;费德勒在接一发时,占先区中路赢球率最高,平分区外角赢球率最高;纳达尔在接二发时,占先区内角赢球率最高,平分区中路赢球率最高。在比赛相持阶段费德勒的技战术体系更为丰富,底线攻击力强,尤其反手抽球得分能力突出,同时重视网前截击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门小天 《新体育》2009,(7):20-21
上期杂志我们斗胆说费德勒像个普通人了,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非常幼稚。对不起,费德勒。您还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20.
温网王中王     
随着本届温网最后一颗比赛用球滚落凡间,伟大者终于缔造传奇。费德勒在获得了六座温布尔击而需里颦杯的同时,自己的大满贯记录也上升到了十五个,空前绝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