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山水纪游诗是中国现代画家诗人常见的诗歌创作类型,这一类型的诗歌主要记录了画家诗人在游历或迁徙过程中观赏的山水之胜。中国现代画家诗人的山水纪游诗从动机上可分为两类:游历型,如黄宾虹、张大千、谢稚柳等;避难型,如余绍宋、陆俨少、蒋彝等。通过对现代中国画家诗人山水纪游诗的梳理,不仅可以了解这一题材画家诗人的创作概况,还可以了解他们的艺术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黄仲则一生命运多舛,其咏怀言志之作多为"幽苦语",但与生俱来的豪气与"野性"使其人格中充满着沉郁和浪漫的气质。黄仲则书剑飘零的生命历程造就了其山水诗开阔而独到的视野,江浙风光、湘皖山水、幽燕气象、秦晋壮景皆为他笔下雕镂刻画的对象。他的山水诗浪漫神奇,想象丰富,质实而豪放,柔丽而明快。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一生多次游历安徽,安徽是黄仲则游历四方的起点,也是对他一生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所在。安徽的多彩风光带给他性情的熏陶,皖地悠久的人文历史赋予他满腹诗情,大江南北的现实景况更是对他的诗情、诗风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谢灵运和谢朓各自心态的差异,促使他们产生不同的山水诗创作范式。从山水的原态化到山水的生活化喻示创作情感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大小谢"山水诗创作题材和审美视角的变化。从意象的陌生化到意象的日常化,是创作题材的开拓,从动态纪游到静态写生的审美观照方式,则意味着诗歌意象向情景交融意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乐进 《文教资料》2007,(29):10-13
吴嘉纪的诗歌一直为世人称道的是其反映民众疾苦的苦吟诗,古今研究者甚少关注其山水诗的创作。吴嘉纪虽久隐于渔盐、游历范围不广,但其山水诗创作却不囿于一宗一派,概括起来主要有唯美型、神游型、愁思型三种类型,且分别形成了恬淡清真、奇丽精妙、凄丽孤峭的迥异风格。本文以吴嘉纪的山水诗为例,重点分析了其山水诗歌的创作意境,以管窥其因题制宜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6.
山水题材进入中国古代诗歌,可以上溯到《诗经》,而山水诗的兴起则在晋末宋初。开山宗匠当属谢灵运,他改革东晋玄言诗,开创了“以险为主,以自然为工”的山水诗,但他对这种新诗体的把握并非驾轻就熟。首先,他的诗一般都是纪游式,人随山水转,移步换形,如导游图一般,对山水进行全方位描摹,对景物作罗列式排列,缺乏主观情性的融入,造成情与景分离。其次,由于地的山水诗刚从玄言诗脱胎而出,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国的自然山水诗有多种多样的写法,对风景的直接描写与自我抒情的统一是最为诗人重视的一种。如果把组诗《星夜的教育》当成纯粹的自然山水诗,也许会有一点牵强,如果将其当作自然山水与自我抒情的结合,则一点问题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8.
《匡庐行脚诗》是黄宗羲山水纪游诗的代表作。这组诗歌是黄宗羲在1660年8月至11月间创作的。1660年8月11日,黄宗羲由家乡余姚启程,游历庐山,至同年11月26日返里,历时三个半月。在这期间,或游庐山,或行途中,诗人都有日记和诗歌记事,这些诗歌便是《匡庐行脚诗》。在《南雷诗历》中,《匡庐行脚诗》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发出异样的光彩。这组诗歌与黄宗羲山水纪游诗清新明丽、充满生活情趣的风格完全不同,普遍带有伤感色彩;诗中寄托着诗人对故国的怀念,暗寓着诗人对清朝统治者的愤恨和不屈斗志,现择首尾两首,略做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山水永诗源远流长,清代山水诗则集其大成。近代宋诗运动的代表诗人郑珍写有大量的山水诗作。近年来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文学史著作中对郑珍山水诗的介绍;郑珍山水诗专题研究论文六篇;鉴赏词典、作品选中对郑珍山水诗的介绍;郑珍诗歌研究专著中对其山水诗的介绍和评价。主要表现在生平交游、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而从生态批评和现代旅游等新角度分析其山水诗的文章还未见.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应秋的山水诗是对安康地域山水的诗意描写,也是诗人行踪游览景点的记录与感慨。其山水诗有传统山水诗歌的隐逸避世情怀,更有咏怀抒情、历史兴亡等人生思考,这是对山水诗的新变。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1947年转战陕北时期创作的两首五律《张冠道中》和《喜闻捷报》,经考证,所据抄件系按手稿照录。诗中所写地名、史实、景物等,真实反映了作者当年的经历。两诗的格律风格符合作者写旧体诗词的实况,特别是两诗用湖南方音押韵更体现了作者写旧体诗词的一大特点。总之,《毛泽东诗词集》收入的上述两首五律绝非伪作。  相似文献   

12.
明代状元杨慎谪滇游历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云南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诗词作品。通过对杨慎部分诗词名篇的梳理、评介和赏析,可以让世人通过他的诗文更全面地认识到云南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将其运用在旅游服务实践中,以提升云南旅游的文化形象,促进云南旅游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诗僧皎然历来被公推为唐代诗僧之冠。《全唐诗》收录的皎然诗共474首,绝大部分都是他写湖州或在湖州所写的.他几乎写遍了湖州的山山水水和风物风貌.研究皎然的生平、皎然的湖州诗和皎然成就的形成原因,对宣传湖州、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朱嵩龄《予斋集》多吐纳山川的才力富健之作。其雁荡之咏观景写生,随物宛转,风格清健雄奇,想象波诡云谲,体物意趣突出,主体意识鲜明,表现出诗人感物畅神的创作主旨和善于捕捉山水特征的能力。其咏物诗以歌行体和律诗为主,语言流丽华滋,对偶工整精切,重在俯仰物理,寓兴传神,因物托志。其吊挽诗饱含了浓烈的亲情、友情及夺目的悲苦,显示了其哀乐过人的天性。  相似文献   

15.
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景与理,在抚慰他的忧虑苦闷上获得一致,并进而统一在一起。景与理都是谢灵运用来消忧的工具,二者的地位是相等的,谢灵运的山水诗与玄言诗中的景色描写有很大的不同,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多的还是学习当时的山水之作,而不是玄言诗中的山水描写。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时期,湖北巡抚胡林翼以天下为己任,重视人才,组成庞大的官僚集团群体,筹兵筹饷,不仅在湖北战胜了太平军,还支援了皖、赣、湘、豫、浙等省,在镇压太平天国方面,其作用仅次于湖南。  相似文献   

17.
朝鲜朝建立之初至16世纪末主要诗人的汉诗创作,李胄、金净、朴淳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宗唐先驱。李胄像中国晚唐苦吟诗人一样继承了王维、孟浩然和大历诗人平淡清空的诗境传统,其诗歌多写羁愁离恨。金净在继承融合唐代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清新淡雅的诗风,其诗歌题材以写景抒怀、酬答赠别为主。朴淳将盛唐王孟的淡远清新及中唐元白的平易浅切融于一已,诗风清新淡远,其抒怀写景之作尤佳。  相似文献   

18.
湘鄂渝黔交接区的旅游资源以神奇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名胜古迹为基本特征。但目前因各种原因,除知名度极高的景区外,绝大多数旅游资源尚处于半开发或待开发状态与劣势。本文从区域背景和特点出发,总结了该区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当地旅游业的一些设想,以及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应该采取的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诗中的旅游景观折射出的各种观感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古典园林诗中的景观描写则与我国古典园林构景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大部分古诗词楹联是对中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谐美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北宋诗人郭祥正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很大影响,其山水景观题咏诗创作数量众多,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福建、广东等地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尤其侧重描写安徽宣城与当涂两地风光。山水景观诗创作与诗人当时所处的地理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