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欣闻沈钧儒纪念馆在嘉兴隆重开馆,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午后,我们挥汗来到位于嘉兴市区南门的沈钧儒故居.那是一个修葺一新、具有明清江南民宅风格的院落.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沈钧儒纪念馆"馆名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  相似文献   

2.
沈钧儒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法学家和律师。他一生饱经世事、学贯中西,积极投身宪政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主法治、人权保障和司法独立等思想。沈钧儒的政治法律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法律思想史上占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沈钧儒,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沈钧儒"一生从事宪政运动",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民主宪治思想,是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旗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沈钧儒生前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主席,曾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一任院长,著名的法学家。范长江生前是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党组书记兼副主席,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是新闻界的老前辈。沈钧儒的爱女、范长江的夫人沈谱女士,近日披露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那时是在抗战的武汉,范长江是  相似文献   

5.
1947年2月10日,由沈钧儒和郭沫若具名,邀约一年前参予重庆“较场口事件”的同志,在上海青年会九楼聚餐,以纪念“较场口惨案”的一周年。到会的有沈钧儒、郭沫若、马寅初、史良、邓初民、罗隆基、章乃器、施复亮、黄洛峰、胡子婴、张西曼、曹孟君、方与严、陶晓光、林亨元、沈静芷、祝公健、顾锡璋、何惧、勾适生等。应邀参加的还有中共代表团的陈家康、华岗以及上海方面的王绍鏊、许广平、张纲伯等,  相似文献   

6.
沈钧儒的老友徐雪寒曾经回忆说:“有一次,他对我一个人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徐雪寒对此感叹不已:“要知道当时长征方停,疲兵饥卒,不及万人。局处陕北不毛一隅之地,所谓‘有识’之士,已在纷纷预料红军必将消灭无疑。蒋介石也是自信‘剿共’已经必胜了。衡老(沈钧儒字衡山)的话,是多么有远见。多么洞识国情啊!”  相似文献   

7.
1938年3月30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首届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范长江致开幕词,邵力子、于右任、沈钧儒和国际友人爱泼斯坦讲话,勉励青年新闻工作者加强团结,力求进步,担负起抗敌救亡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冯昕 《档案与建设》2017,(12):48-50
张志让(1893-1978),号季龙,江苏常州人.1949年沈钧儒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力邀张志让出任副院长.自此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近30年,历经沈钧儒、董必武、谢觉哉、杨秀峰四任领导.他曾受许广平委托,处理鲁迅身后的版权纠纷.他发表的专业论文,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法学的奠基作品.他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杰出的民主革命战士,也是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同五世祖的族兄.1893年12月28日出生于常州青果巷贞和堂张宅,隔壁就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出生地八桂堂,张志让比张太雷年长5岁.  相似文献   

9.
整理图书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极有价值的图书,沈钧儒先生的《中鱼集》就是这样一本书. 沈钧儒先生生于1875年,号衡山,是著名的革命老人,法学家,被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沈老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从小受旧的传统教育,曾参加科举,三十岁时中进士.但他没有走中国知识分子科举做官的老路,而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沈老参加过辛亥革命,参加过护法战争,又参加了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他反对过袁世凯称帝,反对过曹锟贿选,反对过孙传芳阻碍国民革命.  相似文献   

10.
封小平 《浙江档案》2003,(12):25-25
浙江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民国以来,各类学校在浙江大地上相继建立,然而命运各异。其中有一所专科学校,似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给人们留下了短暂的记忆,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私立浙江体育专科学校。该校是在民国初期,由沈钧儒先生和吕公望先生发起倡办的。沈钧儒先生是浙江嘉兴人,辛亥革命浙江光复后,他当选为浙江省临时省议会议员。吕公望先生于1879年出生在浙江永康,1906年在杭州结识秋瑾、徐锡麟,加入光复会,深受启发,弃文从戎,加入保定军官学校,1909年毕业后分发回浙。1911年武昌起义后,参与筹划光复浙江,曾任浙江省督军兼省长。两位先生同怀…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后,郭沫若避居香港。1948年底,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统战委员罗培元帮助下,郭沫若与沈钧儒等人成功穿越国统区,辗转北上,顺利到达北平,于1949年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之后的新中国开国大典。  相似文献   

12.
曹宏 《出版参考》2011,(4):23-24
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后,下设6个工作小组。其中第四小组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组长为董必武,副组长为黄炎培。黄炎培不在北平时,由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代替,秘书为赖亚力。组员有张文、沈钧儒、张东荪、胡厥文等22人,全组共25人。  相似文献   

13.
抗战中的重庆,反共高潮迭起,黄炎培应沈钧儒之请,参观有其子沈叔羊画作的画展,沈的画上有一把酒壶、几只杯子,写着“茅台”二字,沈老请黄题词.黄忽然想起,前几年社会上传说,长征中红军路过贵州在茅台池中洗脚.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1月,蒋介石下令逮捕在上海的爱国民主人士章乃器、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史良、邹韬奋、沙千里等七人。轰动全国的“七君子”案发生后,冯玉祥即积极进行营救。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发现冯玉祥为营救“七君子”与蒋介石往来密电三件,特披露如下,标点为选录者所加  相似文献   

15.
李公朴先生是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我知道他的大名,是在1936年他在上海和沈钧儒、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王造时、史良等七人,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的名义,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竭其尽诚,为民请命,因而以爱国罪被捕的时候.这一年内忧外患,交相侵逼.……  相似文献   

16.
救国会在党的领导下,是以上海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成立于1936年5~6月间,广泛地团结了各阶层的爱国群众,在民族危机愈来愈严重时刻,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救亡活动。反动的南京政府,竟以“爱国有罪’于11月间将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李公朴、王造时、史良、沙千里七位救国会领袖逮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湖北档案》2004,(11):45-45
1949年6月,新政府筹备委员会在北平正式成立。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常务委员会名单,常务委员会推选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统一全中国,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化和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18.
李公朴先生是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我知道他的大名,是在1936年他在上海和沈钧儒、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王造时、史良等七人,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的名义,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竭其尽诚,为民请命,因而以爱国罪被捕的时候.这一年内忧外患,交相侵逼.……  相似文献   

19.
正时近1949年,解放战争决战正酣,避居上海的政治名人骤然成为关注焦点。1948年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口号,号召全国各地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去解放区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符定一等潜出平津,沈钧儒、章伯钧、谭平山、蔡廷锴从香港秘密北上,上海这边还有宋庆龄、张澜、黄炎培、罗隆基、史良等众多著名的民主人士暂时未动。  相似文献   

20.
正1949年6月15日,在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凯歌声中,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成立了,其根本任务如毛泽东所说是"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筹备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的常务委员会,秘书长为李维汉,副秘书长为余心清、齐燕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