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传统的出版机制 ,出版社出书 ,新华书店卖书 ,分工明确。尤其是地方出版社 ,所出的书都归新华书店包销。新书即将出版时先征订 ,按订数开印 ,新华书店全部收入库存待销。当时出版社不设仓库 ,出的书全备在新华书店仓库里 ,每半年书店与出版社结一次账 ,年年如此。目前情况大不一样 ,书店实行了零库存 ,即一段时间内卖不掉的书全部退还出版社 ,社、店一家变为社、店分家。出版社就只好建起了仓库 ,采取自己承担风险 ,主动备货的策略。一个中小型的出版社 ,库存常达到数千万码洋 ,压力很大。这里有几个原因 ,一是书店实行了零库存 ,迫使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书价贵,肯定减少销售。但是,书价低,也会减少销售,也不全是好事。何以见得? 书价是由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出版社经营管理费用、税负和利润等项组成。为了压低书价,必须降低各项成本和各项费用,而降低流通费用,就会降低流通部门的积极性,不利于图书销售,不利于文化科学技术的传播。 我国的新华书店是国营的,国家规定非卖书不可,不能改行。但在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才卖书,无利就不卖书,因此,出版社千方百计稳住书店队伍,使书店老板愿意经营图书。他们给书店的待遇很优惠。美国,批零差价一般是40—50%,书店还可以  相似文献   

3.
由全国400多家出版社、100多家书店、数十家网上书店和30多家网站组成的“Apabi图书营销联盟”于2006年5月16日在京成立。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图书营销机构。  相似文献   

4.
据香港报纸透露:香港首富李嘉诚在从事房地产业之余,也想在香港兴建一座类似内地的“书城”,其属下的长江实业公司,不久前曾与几家较具规模的出版社接洽,试探性地提出一个共建“书城”的构想。 商务印书馆香港公司,明报出版社、天地图书公司、牛津出版社的代表均曾派人随同长江实业集团人员察看中环空置的写字楼。初步接触出版商反应积极。明报出版社潘耀明认为,开设书城是好事。商务陈万雄说:“书店的规模越大,能够提供的书种便愈加丰富。”  相似文献   

5.
书籍和软件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在网上交易的商品,中国的网上书店在2000年6月一度曾经达到300家以上,出版社的触网率也几乎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已经有300家以上的出版社建立了自己的主页.  相似文献   

6.
我参加了中国出版印刷访美考察团,去年十月间在美国考察三周,看了几十个出版社、印刷厂、书店,接触了数以百计的同业。下面想就美国人如何经营出版业,讲一点个人的感受和意见。出版社的机构和分工美国出版业很兴旺,包括一千二百多家出版社、五千多家书店和十万个代销店。在出版社当中,有些是规模很大的,出书较多,例如麦克劳·希尔国际图书公司、双日  相似文献   

7.
经教育部社政司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第16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定于2003年11月21—24日在广州华泰宾馆举行。本届大会有100多家大学出版社和国家教育部直属出版社参展,600多家国有、民营书店及书业界同仁500多人参会。会上将推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管理科学等方面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新版教材、学术著作和一般图书及音像、电子出版物数万种,这是一次学科门类齐全的为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性图书订货会。会议期间,还将举行业务研讨活动,营造著书人与出书人、卖书人进行深度交流的人文氛围,为参…  相似文献   

8.
十余年来,图书市场一直存在“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的非良性循环。一方面是需要的买不到,该出的出不了,书店在两者之间勉为其难。另一方面是出版社以一波接一波的热门书、热点书非常明显地引导市场,书店也紧跟形势,推波助澜。但热门书毕竟不是常备书,有大热必有大冷。浪潮一退,出书、卖书、买书依然是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书价上涨幅度较快,而出版物品种的增加,既限制  相似文献   

9.
金石堂书店副总经理杨秋福认为:1.书店不只是卖书,还背负着传播文化的使命,为了达到出版、发行、零售三赢局面,应该同心协力完成共生的概念,希望共同创造最终顾客所需;2.书店绝对是出版社与读者间最好的桥梁,畅销书是书店经营的利基,长销书是书店经营的命脉,但是为了扮演好桥梁角色,连锁书店不得不摆一些市场有需求然而周转率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月9日至14日,应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为团长的中国出版代表团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工作访问。在此期间,代表团共参观访问了16家出版单位,其中出版社5家,分别为日本经营规模处于前列的综合性出版社讲谈社和小学馆,以及岩波书店、朝仓书店、有斐阁这三家以出版文学、学术书籍为主的出版社;日本最大的2家出版物流企业:日贩王子流通中心、东贩集团;日本规模最大的印刷企业2家,凸版印刷和大日本印刷;零售、连锁书店5家,分别是规模较大的八重洲图书中心、今井书店和三省堂书店及主要销售中文图书的东方书…  相似文献   

11.
6月28日,“2008年全国美术图书交易会”在哈尔滨召开。尽管美术图书在图书市场中仅占据4%~5%的份额,但记者看到,整个订货会现场都挤满了出版社、书店的代表,除全国美术类出版社之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部分建工社、古籍社和大学社也悉数到场。据悉,本届订货会有43家单位参展,展位数量达到70多个。参会的530多人中,来自出版社的有300人,来自书店的有230余人。“全国美术出版社社长年会暨《美术之友》杂志编辑工作年会”同期举行。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书之所以要出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使知识传播出去保存下来。出版社把人类创造的知识,编印成书,通过流通环节,让读者买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本来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现在却存在着:书写成了,却出版不了;书店存书积压,可读者又买不到需要的图书。即所谓的“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原因何在?多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是一种恶性循环。“出书难”,并非谁不让出版社出书,而是因为征订数量少,开印亏本。“卖书难”,难在书店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差。“买书难”则是“出书难”、“卖书难”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香港的图书零售业王宏凯一、香港现有的图书零售渠道香港的图书零售主要是通过分布在全港的700多家书店和图书销售点进行,同时也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会进行推销活动。700多家书店,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大型连锁书店。对地价昂贵的香港来讲,所谓大型书店的面积...  相似文献   

14.
“全国大学出版社发行工作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图书订货会”于2002年12月10~13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订货会是至今规模最大的一届,116家出版社、600家国有、民营书店、70多家代办站的3000多名代表齐聚蓉城,3万多种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物闪亮登场,其中新书1.3万种,教  相似文献   

15.
书店的CEO对书店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好的领导者犹如好的舵手,可以带领企业走向正确的方向。全美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的全称是Barnes&Noble,它在美国50个州有600多家分店,此外还拥有200多家戴尔顿书店。巴诺书店的总裁曾经宣称:“我们每次开办新的分店,都会将(当地的)图书市场提升60%、70%或80%,因为当地人以前从未有过这么多的图书可以选择。”巴诺总裁何以有如此大的自信。巴诺的CEO史蒂芬·里吉奥绝不是第一个开超级书店的售书商,但他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里吉奥被称为“书店业的泰德·特纳”,他认为“书店是个舞台,而卖书好比剧院。人…  相似文献   

16.
一个规模较大、产(出版社)销(书店)直接见面的图书看样订货会,于2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这是中国图书联合公司为配合新华书店建店50周年纪念活动、提供展销货源而举办的。参加订货会的供货出版社共74家,展出样书约8000种。到会订货的有省、市、县新华书店,各地图书发行公司和集体分店共150多家,400多人。  相似文献   

17.
高波 《电子出版》2003,(10):60-61
从1998年底,到200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国的网上书店猛增至100多家,但随着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的不断下跌,国内看似发展如火如荼的网上书店,在2000年底却倒下了一大片。到今天为止,网上书店和传统书店相比,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现存的大多数网上书店都还无法像传统书店那样依靠卖书做到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的书业,似乎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实体书店纷纷关门歇业,强行进入这一行业的网络书店却宁愿赔钱卖书;这当然使得出版社感到心惊肉跳,有的编辑已经在哀叹自己行将失业。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出版社在坚持  相似文献   

19.
有关统计显示,马来西亚总人口约2000万,各类语言文字出版社有500家,大约4万人有一家出版社;各类语言文字的书店约4000家,大约5万人才有一家书店,而主要销售中文书的书店只有约50家。 马来西亚每年出版中文书有730余种,其中文学类书只有50种,仅占6.8%。相比之下,非文学类书占了大部分,共有680种之多,比例高达  相似文献   

20.
成立于1997年3月的博学堂网上书店,是香港第一家网上书店,也是香港最大的网上书店,有香港“亚马逊”之称。今年8月初,博学堂网上书店宜布倒闭。这一消息对网上书业界产生不小的震撼。对内地网上书店而言,这一事件的最重大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严厉的警告和有益的启示。内地在杭州成立的第一家网上书店诞生不久即告倒闭,当时即有业界人士作出深刻的分析。截止目前,内地已有100多个网上书店虽不是倒闭但告失败的例子。有人预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