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堂·吉诃德》(以下简称《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其作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认为他和巴尔扎克一样是“超群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2.
主要以薄伽丘的《十日谈》 ,拉伯雷的《巨人传》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为对象 ,从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创作 ,探讨这一时期的小说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 十七世纪欧洲文坛巨匠塞万提斯的不朽著作《堂·吉诃德》,可谓家喻户晓。而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拉·曼却的穿乡绅,他立志当一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游侠  相似文献   

4.
1982年12月10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为马尔克斯颁发了诺贝尔文学奖。各国文学评论界都对马尔克斯作出高度评价。英国《泰晤士报》说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伟大的小说家”;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样是拉丁美洲的作家聂鲁达,称赞《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堂&#183;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翰&#183;巴思说《百年孤独》是“本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中的杰作”,阅读这部作品时,“如同阅读《堂&#183;吉诃德》《伟大前程》和《哈克尔贝里&#183;芬历险记》一样引人人胜。”  相似文献   

5.
1967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发表,无疑是在拉丁美洲文坛上引起了一场“地震”。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智利作家聂鲁达称赞《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美国评论家约翰·巴思说:《百年孤独》是“本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中的杰作。……就如同《唐·吉诃德》、《伟大前程》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样,引人入胜。”1982年马尔克斯主要因《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现已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发行一千  相似文献   

6.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和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是对骑士小说的批判的话,那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就是对浪漫主义小说的讽刺。  相似文献   

7.
典型化是人类艺术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举凡世界文学史上的名师巨匠都非常成熟地运用了典型化手法。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汉姆莱特》莫利哀的《守财奴》、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以及果戈里的《钦差大巨》等作  相似文献   

8.
余秋雨 《课外阅读》2010,(15):36-37
在欧洲近代史上,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183;吉诃德》的作者。  相似文献   

9.
西方始于古希腊的崇悲剧轻喜剧论,至文艺复兴即受到挑战。从理论到实践,融严肃与滑稽为一体渐成共识,受此风气影响,甚至小说领域也致力于创造兼具喜剧特征与悲剧特征的文学典型。莫里哀无疑是这一艺术主张在古典主义时期最好的继承者和体现者,他往往赋予喜剧人物以悲剧性特征,即通过形式上的荒诞,表现可卑可叹的实质。对此,通过《堂·吉诃德》与《悭吝人》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共通之处,可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0.
文学往往是现实生活的一面真实的镜子,一部文学作品的不朽也往往有着深层的心理基础。本文以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为例,从分析主人公堂·吉诃德集“疯魔的骑士”与“睿智的学者”于一身这一现象出发,试图找出文学的角色分析与医学的心理治疗之间的关联,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1.
啃书吧     
◆本期推荐:《唐吉诃德》◆推荐指数:★★★★◎塞万提斯·萨维德拉(MigueldeCarvantesSaaredral547~1616),西班牙伟大的作家、戏剧家和诗人。1577年他开始文学创作,写过哀歌、14行诗、悲剧、喜剧、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反映了16世纪末西班牙王国走向衰落时期的社会现实,塑造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流氓妓女的各阶层人物形象,暴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唐吉诃德》(1602~1615)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唐吉诃德·德·拉·曼却》,共2卷,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唐吉…  相似文献   

12.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塞万提斯,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作品主人公堂吉诃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风格酷似《怪物史瑞克》的三维动画,改编自著名的《唐·吉诃德》,不过走的是疯狂的搞笑路线。唐·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笔下的英雄,他热情,他勇敢,他执着,他智慧。这部片子里面,我们的英雄唐·吉诃德(Don Quixote)和他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6,(7):46-47
①《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 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 ②《唐·吉诃德》 塞万提斯 由于我这本关于唐·吉诃德的真实故事,骑士小说将日趋衰落,并且最终将彻底消亡.再见.  相似文献   

15.
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以东约30公里处,有一座弥漫着文化气息的城市——阿尔卡拉,塞万提斯就在这里写出了不朽名著《唐·吉诃德》。  相似文献   

16.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戏剧中一个最完美、最逗人喜欢的喜剧形象。堂·吉诃德形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喜剧角色,但与福斯塔夫相比具有不尽相同的审美意义。通过两者的比较能更好地体现这两个典型形象的异同,并进一步揭示出两位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对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如果只是把《西游记》当成儿童故事 ,或当成惩恶扬善的幽默谈笑 ,那是一种悲剧。《西游记》其实和《唐·吉诃德》一样 ,是一个时代的映照 ,是启蒙思潮的载体。所不同的只是 ,《唐·吉诃德》映照的启蒙思潮在欧洲成了气候 ;而《西游记》代表的启蒙思潮却被扼杀了  相似文献   

18.
“一句句话说得响亮,说得有趣,文字要生动,要合适,要连缀得好;尽你的才力,把要讲的话讲出来。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不乱不涩。”(《堂吉诃德》·前言) 这是塞万提斯在《堂吉阿德》的前言中所提出的他对语言的要求,而他笔下的《堂吉阿德》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文字既活泼,语言也生动。正因为如此,凡是读过《堂吉诃德》的,“快乐的人愈加快乐,愚笨的不觉厌倦,聪明的爱它新奇,正经的不认为无聊,谨小慎微的也不吝称赞。”(《堂吉诃德》·前言)  相似文献   

19.
你正一步步地被引入一个小径交叉的花园。或许你的主意会变得忽左忽右,发现自己已陷入矛盾之中。到底是什么错了?一、《唐·吉诃德》中的故事唐·吉诃德的仆人桑丘·潘沙成了一个小岛的统治者。那里有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旅游者都要回答一个问题。问题是: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旅游者回  相似文献   

20.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经典作品,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塞万提斯赋予了堂吉诃德不同的文化身份,这种多重身份交织而产生的矛盾对堂吉诃德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堂吉诃德》这一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对作品主角的多重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尝试探讨《堂吉诃德》中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