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数字布鲁姆”中国版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数字布鲁姆”是美国教育专家根据新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提出的信息化工具集合图示。它按照认知领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建”六个层次将“可用于学习的25个工具”进行分类,旨在与教师和学生共享优秀、实用的信息化工具以促进学习。“数字布鲁姆”的出现意味着信息化教学已经开始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和实践行为。本文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对新版“数字布鲁姆”的24种信息化实体工具进行资料文献收集和比较分析,并尝试利用国内的信息化工具来进行对应和替代,建构出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以期能为国内学习者和教育用户提供一些技术支持,使他们在进行信息化教育时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到合适的信息化工具,提高学习和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2.
"数字布鲁姆"是美国教育专家根据新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提出的信息化工具集合图示。它按照认知领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建"六个层次将"可用于学习的25个工具"进行分类,旨在与教师和学生共享优秀、实用的信息化工具以促进学习。"数字布鲁姆"的出现意味着信息化教学已经开始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和实践行为。本文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对新版"数字布鲁姆"的24种信息化实体工具进行资料文献收集和比较分析,并尝试利用国内的信息化工具来进行对应和替代,建构出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以期能为国内学习者和教育用户提供一些技术支持,使他们在进行信息化教育时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到合适的信息化工具,提高学习和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3.
周丹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12):17-19
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的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表现形态,其评价理念、评价方式因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等因素的介入发生了改变。数字布鲁姆是美国教育专家MichaelFisher根据新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提出的信息化工具集合。通过对数字布鲁姆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希望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4.
“数字布鲁姆”对网络非正式学习环境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正式学习是知识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形式。各种新的教育理论、信息通讯技术和社会性软件的发展都为非正式学习的发展及其学习环境的构建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布鲁姆"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与时俱进的成果,是在数字时代的修正与更新,对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及其环境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对"数字布鲁姆"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网络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阐释,以期提高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的出现,让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人类以往所使用的认知地图已经不能代表当前教育的现状,课堂教学需要重新构想、成像、设计和创造未来发展图景。面向数字技术新赛道,如何抓住时代机遇、主动寻求技术赋能,更大范围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是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议题。宏观社会教育系统提出: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整个社会环境相结合,以学习者为中心,面向更大的社会教育系统范围,并加强系统与其他组织机构的连贯性,从而打开应用一切学习资源的广阔空间。文章基于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思想与指导框架,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下信息化教学的未来图景,并描绘其核心理念、关键层级、支持要素与推进理路,以期为数字时代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为学习者创造一个有利于交互的语言环境是开展国际汉语教学的前提,而交互性学习环境的设计离不开学习活动的设计。现阶段,虽然汉语教学者们已经意识到设计良好的学习活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和文化领悟力,但在具体设计中依然存在诸如学习者视角缺失、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不完整、未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等问题。数字布鲁姆为国际汉语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学习目标分类框架和技术工具运用指南,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从数字布鲁姆的视角出发,首先从已有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相关研究中梳理出国际汉语远程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然后在对国际汉语学习内容和远程学习者特征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国际汉语在线学习活动设计过程框架;最后在对该框架下设计的国际汉语在线学习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考察,以期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国际汉语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一个有效的理论指南和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7.
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广泛共识。千禧年一代的学习者,是所谓"数字土著"的一代,伴随信息技术成长的经历,造就了他们特有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发展学习者的创新与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教育变革所面临的挑战。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为千禧年的学习者提供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学习机会,有必要对千禧年学习者的数字土著特征进行调研,对其学习方式的特点、行为习惯以及数字技术在其学习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并据此找到适合千禧年学习者的、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学习方式需求,提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技术。  相似文献   

8.
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学习者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学校、教育、教学及教育者、学习者相互关系的深刻变革。教育者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学习者个性特征,才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并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快乐的学习场所。本文基于数字时代背景的阐释,对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学习者学习方式及其个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数字布鲁姆"是美国教育专家根据新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提出的信息化工具集合,教师旨在有效利用这些工具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的活动,从而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基于"数字布鲁姆",根据具体的六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结合听、说、读、看、写,选择较为科学的信息工具,制定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从而提升英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学习的深入发展,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教育类应用软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布鲁姆认知目标新分类的基础上,笔者对基于iPad的近百种移动教学应用软件进行调研、试用,从中挑选出适用于六个认知层次的18种APP,构建出移动版“数字布鲁姆”,以小学课堂学习情境为例,将移动版“数字布鲁姆”应用于课堂。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2.0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应积极引入数字资源,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及信息化水平。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数字资源的利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阐述了数字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方式,包括创设智慧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多样化学习情境、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等,并展望未来数字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第十届数字时代的认知与探究学习国际会议(CELDA)于2013年10月22—24日在美国沃斯堡成功举办。笔者从泛在学习分析、数字时代的认知与教育、学习范式的新发展、教学设计的新进展、教师培训的新方法、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等六方面对这次会议进行述评。会议反映出数字时代的认知与探究学习的研究具有如下特征和趋势:1)对新技术应用的探索始终是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原动力;2)技术支持下的各种学习环境能有效地支持即时学习与按需学习,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3)教学设计在不断地适应学习的发展,"为学习、作为学习、在学习中展开教学和评价"成为数字时代教与学关系的新表征;4)如何从教育大数据中挖掘相关信息并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指导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泛在学习分析方法为教育大数据的挖掘提供了理论指导;5)教师培训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应用技术手段对教师进行有效培训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数字布鲁姆、翻转布鲁姆与知识深度布鲁姆是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在信息化教学领域中的新应用。信息时代,分类学在教学层面上由一种分类框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法与评价手段,从重视测评到重视学与教,再到对信息化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关注。哲学层面上,由价值中立转向价值关涉,重视高阶认知,强调深度学习,强调创造、评价、分析。认知层面上不再强调从识记、理解直到创造的累积性的层级关系。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领域中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的发展大致保留了原分类学的主要精髓。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依旧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字布鲁姆是美国教育专家根据新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提出的信息化工具集合.笔者应用数字布鲁姆工具,展开“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即为笔者在研究中的思考与实践记录.文中首先陈述了国内外关于数字布鲁姆和“参与式评价”研究的成果,其次,讨论了应用这些成果,实施地理学力评价研究的设想,再次,讨论了基于数字布鲁姆的“参与式”评价研究规划,提出了实施基于数字布鲁姆的“参与式”评价的三项策略:确定学力评价标准,适配目标、方法与工具的一致性,系统规划评价过程.最后,通过对基于数字布鲁姆实施参与式评价的案例分析,说明了基于数字布鲁姆的参与式评价的方法、过程与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15.
数字科技的爆发式发展对公民应有的能力素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欧盟为了从教育实践层面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于2017年专门面向成员国教师发布了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期望通过此框架指导和提升教师的数字胜任力,以赋能学习者数字胜任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富有竞争力的数字公民.此框架由专业化参与域、数字化资源域、教学和学习域、评价域、赋能学习者域、促进学习者的数字胜任力域构成,共涵盖22项具体能力.值得提及的是,此框架还从胜任力发展的视角研制了教师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以指导教师对其胜任力水平开展自主评价和个性化发展.该框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2.0阶段推进教师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应尽快开展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制定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标准,以及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视角持续推进教师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6.
数字时代的高校教师需要具备数字素养。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对提高教师数字素养水平、赋能学习者数字能力提升、培养富有创新性和批判性的数字公民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需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成分要素和评价标准。通过梳理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构建,将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分为专业素养域、教学素养域和促进学习者域,并下设二级指标:将专业素养域分为数字软件使用、与他人合作交流、数据分析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将教学素养域分为数字资源选用与创造能力、数字教学设计能力、数字教学组织和数字教学评估能力;将促进学习者域分为学习者数字学习能力、数字交流与合作能力、数据安全意识。未来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需要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确保框架构建的实时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AI、5G、物联网、大数据、传感与全息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从VR、AR、MR到XR的不断演进,促使数字孪生技术开始走向应用并备受学者关注。其正从制造业、城市管理、医疗服务向社会其他领域不断衍生拓展,并在教育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数智融合驱动下,从“AI+大数据+学习分析”加持下的学习者数字画像,向“AI+5G+XR”与全息技术支撑下的数字孪生学习者的迭代更新,将成为AI赋能教育的一个演进趋势。数字孪生学习者基于“四个关键要素”和“五个基本原则”这一现实前提,遵循刻画学习者画像、仿真学习过程、预测学习发展、生成学习结果和共享学习智慧的生成过程,具有高度仿真、动态映射、虚实共生、迭代进化和智能应用的特征,可为“AI+学习者”呈现更精确的学习过程分析、更精准的学习内容推送、更科学的学习评价与无边界的学习生态;并助力学习者进行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行为调整、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体验改善、学习效率提升。因此,对数字孪生学习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可为数智融合驱动下的学习变革提供全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及构建教育新形态,欧盟于2020年9月底发布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该报告聚焦于在数字教育中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与学以及培养学习者的数字能力,明确了欧盟层面未来需要推进的“促进高性能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提高数字技能和能力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重点,并详细列出了十三项行动计划。通过解读该报告,可为我国教育信息化2.0规划背景下优质、高效的数字教育应用与发展,带来以下启示:应开展科学评估和顶层设计,优化我国数字教育生态;推动数字能力评估,提升全民数字能力;加大共享与协作,构建更为开放的教育服务生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变革了资源开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急需改变。文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了应用于矿业工程学科的数字场景体验式教学方法,梳理并融合专业知识体系,运用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技术,以真实世界与真实任务为依据,开发数字场景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教学云平台;形成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核心素养发展为中心,采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在数字空间完成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与效果,利于适应当前时代特征的多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从数字素养到数字能力:概念流变、构成要素与整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能力被视为数字时代重要的生存技能和知识资产,是指在工作、职业、学习、娱乐以及社会参与中自信及创造性地使用ICT的能力。数字能力包含工具性知识与技能、高级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态度三个维度,这一概念框架聚合了从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等一系列相关子概念。通过知识、技能和态度三维度将数字能力概念框架映射至教育领域,重构其构成要素,从而建立起数字能力的整合模型。数字能力整合模型的建构为培养个体数字能力灵活考虑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勾勒了学习时代个人基本素养和教育目标的最新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