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类从采集渔猎,经由农业,过渡到维护和生产生命系统的历史。人类要从采集渔猎过渡到维护和生产生命系统,需要经历两次改变谋生方式的革命:一次是把采集渔猎转为农业的农业革命;再一次是把农业转变为维护和生产生命系统的农业羽化革命。采集渔猎危机,曾经逼迫着人类完成农业革命;要完成农业羽化革命,也需要有农业危机的逼迫。全球性生态危机,实质上是农业危机。农业羽化革命之伟大,是农业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2.
奴隶和农奴前者指奴隶社会中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后者指封建社会中隶属农奴主或封建主的,没有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的农业生产劳动者。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前者指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平等和民族独立的革命;后者指以反封建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地主和领主前者指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后者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受封在一个区域里掌握权力的人,在经济上是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是统治者。反法同盟、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反法同盟指1815年间,英、普、奥、俄等国封建君主…  相似文献   

3.
未来社会是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新技术革命对人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要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自我锻炼的意识,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活结束体育锻炼也结束、事业有成生命终了的现实问题,要求高校体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必须对体育教育的效果提出终身受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学文科》2006,(1):53-56,92-93
识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工业革命的含义。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点。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理解: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活动:收集有关报道、资料,证实当代资本主义闰家的性质没有改变,并以此为内容,练写脚本,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在班上展示。收集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来兴显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波澜壮阔,方兴未艾,猛烈地冲击着人类社会,震撼着人类的全部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它不仅已经引起并正在继续引起人类社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已经给现代人提出并进一步提出前所未有的要...  相似文献   

6.
二、新的科技革命对成人教育提出的要求新的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在只谈谈对成人教育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1)要求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教育程度。在新的科技革命条件下,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的人,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不是靠体力,而是靠智力。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是靠人把它应用于生产实践。一  相似文献   

7.
陆丽君 《考试周刊》2014,(70):178-179
<正>教育的发展需要外因的推动,但主要因素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没有深刻的自我认识,没有丰富健康的情感,没有顽强的意志,就不可能有清晰的意识和坚定的行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客观现实要求引起的需要与现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人的心理发展不仅需要正确的社会要求,而且要使这种要求引发人们新的需要。通过自我教育,参与自我教育,对教育的内容、要求和形式有较深刻的理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及人的研究成果的新启示,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三大动因。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目标必须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九年之前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始终没有具备一个发展现代化所需要的良好的内外环境,没有能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高效的中央政权,以有效地调动和合理地配置中国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源,致使中国现代化举步维艰,成效甚微。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通过革命,确立独立、统一、高效的现代民族国家,是中国现代化必备的前提条件。而所谓革命不如改良好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与继续教育的回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几大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继续教育来说,自然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新世纪我国的继续教育,对此必须作出及时的回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公正观是一种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为出发点、以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为生成点、以建构自由人联合体为归宿点的社会价值观,其着眼于人的生存和生计,要求不断改善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增进人的利益需求和生活幸福,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此观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90年奋斗历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各种具体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国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整个社会只知道疯狂地喊革命口号和不顾日夜但又没有效率地搞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谈艺术了。因此,童年的我对艺术产生兴趣可以说是很偶然的,走上艺术道路也纯属无心插柳。  相似文献   

13.
在革命与战争时代背景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确立化救国主题、选择马克思主义到最终形成毛泽东思想是民族化自觉意识逐步提高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需要民族化的高度自觉: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结合,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的理论形态;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化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化融合,形成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的化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生活和发展的条件的要求。它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南巡期间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人有许多已被历史所证明而勿容争辩的硬道理;中国共产党人的硬道理具有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要求全面坚持和贯彻执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经验的总结。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意义,阶段性和“持久性”,与时俱进,保障和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等特点和意义;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硬道理是符合客观实际。代表广大人民根表利益,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思想与理论,若把不符合社会实际的错误的思想和理论当作硬道理,后果必定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6.
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的态度,从来就是革命、不革命和反革命的分界线,马克思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的分界线。当前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的态度问题,就是对待党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态度问题。没有群众观点的人,没有和群众同命运共呼吸的人,是不能够真正拥护党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是不能够真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因为党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是我国六亿五千万人民的伟大  相似文献   

17.
<正>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文中明确指出: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植入红色基因,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产生情感,  相似文献   

19.
人类活动的创造本性及其在当代的凸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靠自己的创造活动去满足自身需要的主体性存在 ,创造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这种创造本性集中体现在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交往实践、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生产实践中 ,其积极成果便凝结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创新精神的凸显 ,有其深刻的根由 ,它是当代科技革命的精神体现、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内在要求 ,也是知识经济的呼唤。由一般意义的创造进到“创新” ,反映了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两个前后相继时代核心理念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起着决定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对所有制也起着决定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根本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但是,必须看到,资产阶级法权在所有制方面还没有完全取消,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还严重存在,在分配方面还占统治地位。因此,研究不断改善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对于学习和理解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