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杨荣 《上海教育》2007,(1A):36-36
《上海教育》写真上海的教育,上海的教育缩影于《上海教育》。 《上海教育》定格上海教育的关键事件,记录上海教育的杰出人物,构筑着上海教育的精神脊梁,传递着上海教育的渊源与化。《上海教育》是教育工作,尤其是年轻教育工作心目中的圣地。从1988年走上三尺讲台起,她就成了我的案头『必备,在阅读《上海教育》中,我走进了上海的教育。期盼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走进《上海教育》,是我诸多职业理想中的一个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教育》即将迎来创刊50周年之际,刊物编辑让我谈谈“我与《上海教育》”。当时,我就觉得有不少事情值得一说,因为我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与《上海教育》密切相连。那我与《上海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从前到后,我认真地作了一个梳理。最后的结论是:不管是阅读《上海教育》,还是在《上海教育》上发表文章,都是在帮助我成长。应该说,在工作期间,自从知道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是“长三角”16个城市教育科研部门惟一的正式期刊,品质卓越,口碑甚佳。我任南京市教科所所长三年又半,我熟悉教育科研工作的过程,就是与《上海教育科研》共同成长的过程。 前年的寒假,我重新翻阅了2002年全年12期的《上海教育科研》,仍为其中许多新鲜栏目和优秀文章所吸引。我边阅读,边整理,并且打印出《读刊笔记》,以便今后查阅和参考。去年上半年,我在《上海教育科研》上看见了一篇题目为《“全面发展”要求过高》的文章。我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4.
邱文江 《上海教育》2006,(5B):23-23
当校长以来,我每期必读的两份刊物是《人民教育》和《上海教育》,应该说,《人民教育》帮我明确了办学的方向,而《上海教育》给我的办学之路架起了一座多彩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5.
张雪龙 《上海教育》2007,(1A):37-37
我与《上海教育》的相识、相知,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切地说,我是从与《上海教育》的编辑、记们的相互交往,开始对《上海教育》情有独钟的。当年,我们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校长在上海市教育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建立了上海市小学青年校长研究会,我有幸在其中担任秘书长。《上海教育》的编辑、记们非常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主动为我们搭设平台,提供机会,给予帮助。那时,我们研究会的活动也特别多,有学术报告、专题研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与《上海教育》的相识、相知,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切地说,我是从与《上海教育》的编辑、记者们的相互交往,开始对《上海教育》情有独钟的。当年,我们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校长在上海市教育局  相似文献   

7.
罗文明 《上海教育》2006,(10A):28-29
记得在1998年,学校安排我任高三政治教师。不甘平庸的我担心稚肩难挑重担,就多方拜师,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中学政治教学之法。然而,我总觉得进步不大,心中始终蒙着一层阴影。1999年2月的一天晚上,我在兄弟学校一位老师家里看到一本《上海教育》(1999年第二期),匆匆浏览一遍,我就被她吸引住了。《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人怎样做人的人》《教育科研在申城》《请为学生而上课》……不正是我在寻找的东西吗?第二天,我就到邮局给自己补订了一份《上海教育》。从此,《上海教育》便成了我无声的老师,滋润着我的心田,我每期必读,并作抄,写体会,案头上的《阅读笔记》日渐丰腴,我的教学水平日渐精进……  相似文献   

8.
郭利 《上海教育》2006,(6A):27-27
每当喧嚣落尽,拂去身上的风尘,一盏青灯伴冬夜,一卷书香暖心扉。读着《上海教育》,在教育的时尚与前沿中徜徉,聆听教育专家的高论,领略现代学校的风采。一本薄薄的《上海教育》伴我走过五年风雨岁月,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不能忘记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唐盛昌 《上海教育》2007,(1B):24-24
《上海教育》伴随我40多年的教育生涯,我也见证着《上海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从一本普通的教育类刊物演变成如今影响越来越大的中国第一本教育类新闻杂志,我最大的感受是,她以“新·实·活”的特点紧密把握着教育发展的脉搏,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及时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信息,同时也创设了交流教育思想的良好平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祝愿《上海教育》一马当先我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当听到《上海教育》杂志全新改版的消息时,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这位熟悉的工作伙伴的新面容。当我手捧着改版后的《上海教育》杂志在办公室里阅读时,老师们都争相传阅,焕然一新的《上海教育》杂志让我和同事们惊叹不已。因为《上海教育》杂志正从原来一本正经的宣讲者,成为一个更加有活力,更加有内涵的全新杂志。她引人注目的封面,有着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版面设计,敏锐而又前沿的教育视点,  相似文献   

11.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已满100期,这是件值得好好庆贺的喜事。 《上海教育科研》是我喜爱的一份教育刊物。创刊15年来,《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在成为展示上海和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窗口的同时,已形成了它自己的独特风格。我觉得这种独特风格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2.
意外收获     
代红新 《上海教育》2006,(9A):30-31
我和《上海教育》的“情结”还得从前年说起。 妻子在一所中学的收发室工作,专门负责报刊杂志的接收和发送,所以每天都有一大堆的报纸和刊物让我“饱眼福”。人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而我和《上海教育》却是“无缘对面不相识”,在浏览时常常被我搁在一边不予理会。有一次,星期天,天下着蒙蒙细雨,闲来无事的我躺在床上把送来的报刊一一过目,看完后便随手把一旁的《上海教育》拿起来翻看,以便再消磨一下时间。翻着翻着,我眼睛突然一亮,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我连忙翻身起来细细地“品味”起来。看完后,我惊喜万分,连忙告诉妻子说:“过去不注意《上海教育》,今天一读原来这是一本极好的刊物。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来自德国首都柏林的四年级大学生,我来中国的目的不只是把中文学好,而且要了解与研究中国快速发展的教育。在上海我有机会在《上海教育》杂志实习。通过对一些上海学校的采访,我发觉德国与中国教育的一些不同。这篇小文章不是系统地分析两个国家的教育,这种任务超出我的能力。作为《上海教育》杂志的实习生,我访问了一所上海的小学,并将在这  相似文献   

14.
编读     
来信众多教师因《上海教育》而不断进步时光匆匆,不觉间3年已经过去。3年间,新版《上海教育》为广大教师奉献了大量的精神食粮,作了大量的精品报道,巩固了她中国第一本教育新闻杂志的领先地位。《上海教育》已成为教师们最喜欢的教育期刊之一。她广博的视野、丰富的教育资讯、越来越强的可读性,赢得了教师们的赞誉之词。我想,《上海教育》的“特别关注”“报道”“环球”等栏目都是很优秀的栏目,宣传是到位的;更重要的是,很多教师因《上海教育》而不断进步。(广东珠海黄标祥)《上海教育》是理想的交流平台我在工作之余非常喜欢看《上海  相似文献   

15.
上期反馈     
王益 《上海教育》2006,(3B):5-5
捧读新学期收到的第一本《上海教育》杂志,我感受到了它的一些变化:新开出的“我与《上海教育》五十年征”栏目勾起了我这样的老读对往事的片段回忆。中提到的一些记、编辑,他们编辑过的不少章,曾经指引我的成长。一张老照片,让我想起了过去的岁月,那时候.教育工作的生活普遍比较清贫。但物质的贫乏并不妨碍大家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编读     
[来信] 我喜欢《上海教育》这位良师益友细读《上海教育》,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大气,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我喜欢这位良师益友!我相信,在编辑老师们的辛勤耕耘下,《上海教育》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同时,期待并坚信有《上海教育》的牵引,无数像我一样的一线教师会成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校长要求教师博览报刊,特别强调要认真读读《上海教育》,说那是紧密结合上海中小学教育情况的活的教育学,对提高自己很有帮助。要感谢的是这本《上海教育》杂志给我提供了自照的镜子,照出了不足和问题,榜样引路,给了我前进的不懈动力。尽管我已不在第一线工作,但几十年所思所想所做均是教育,教育已成为我生命的有机部分,须臾不能分离,因而,《上海教育》仍然是我的钟爱,是我永远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8.
李新 《上海教育》2006,(9A):30-30
我与《上海教育》结缘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 《语学习》编辑部组织的“中青年语教师沙龙”在大同中学举行第二次研讨活动,我作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发言。此后就匆匆退场了,准备回校上拓展课。一个诚恳的年轻人追了出来,说:“李老师,您刚才的发言有没有底稿?能不能给我一份?我是上海教育杂志社的。”说着,他就递上了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9.
信息     
《上海教育》编辑部: 我从朋友处看到一本《上海教育》杂志,对我很有帮助。我准备订阅一份2003年度《上海教育》,现向你们了解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0.
李宣海 《上海教育》2007,(3A):16-17
在《上海教育》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向《上海教育》杂志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杂志社的编者、作者,以及为杂志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的老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借此机会.向长期关心、积极参与上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上海教育》杂志的广大读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