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在I东西部地区之间、高等院校之间、高等院校内部也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针对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且浪费严重的现状,我国应采用促进社会投资教育、培养优质教师资源、教育资源共享、资源配置市场化等方法,从而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的总量,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人类产生阶级社会以来,教育公平就一直现实地存在着并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社会问题之一。公平即是公正、平等的意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两个基本方面”。教育权利平等也就是每个人无论其什么样的出身、属于哪个阶层,也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都有受教育的权力;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都平等。教育公平延伸至高等教育领域就是高等教育公平。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公平应该是每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而不应人为地限制和取消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当然,教育公平并非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的公平。高等教育属非义务教育,也是一种将来获得高回报的教育。因此,缴费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共识。对于广大的受教育者而言,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是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享受的高等教育资源是平等的,而不应因为自己是乡村的学生或非重点中学的学生就失去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及同别人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明确以在职成人为教育对象,逐步降低非成人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加大大学后继续教育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比重;扩大高层次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拓宽办学渠道,多形式、多主体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实施远程教学,为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选择权;实现产业化管理,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的能力发展与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不公平加剧了贫困对弱势群体能力的剥夺,这是高等教育中最深层的伦理问题.高考录取制度形式公平而实质不公平置弱势群体于高等教育的困境之中,坚持教育的公平正义,就应追求高等教育的实质公平,尽可能保证弱势群体拥有利用高等教育机会的手段和资源,努力实现"机会的公平平等".这就要求政府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补偿,在高考录取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直接反映和影响西部的社会公平。现阶段,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区域经济水平、高校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高校区域布局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教育不公问题突出,教育公平发展受限。究其缘由,既有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又有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家庭经济阶层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为了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发展,构建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是前提;打破招生考试制度瓶颈是关键;完善西部高等教育投资机制是保障;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彰显西部大学个性与特色是根本。  相似文献   

6.
韩玉璞 《教育探索》2008,3(4):72-73
高等教育公正是教育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不公正的现象大量存在,其中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和高招腐败是两个突出的不公正现象。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这是由社会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国家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以及某些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实现收费市场化和优化资源配置,制定招生法规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实现高等教育公正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制度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社会组织及其与之相符的规则体系,制度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根本性因素之一.制度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具有维护高等教育的使命,降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交易费用,约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权力的分配和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是使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为产业."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模式、教育市场自身的缺陷性、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等要求高等教育产业必须置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我国正在建立的高等教育产业,就是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自1997年起,全国所有高校基本实行学生缴费上学.随着高等教育收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凸现,不菲学费使一些低收入家庭子女可能面临失学,高校收费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对于教育公平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本文就高校收费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进行了浅议,认为高等教育收费可以扩大教育资源,增加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整体和长远看来是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亦会给教育公平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等一系列问题.要优化配置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建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河北高等教育在科类、层次、布局上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公平的关键,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也日益显露,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引起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错综复杂,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基础教育不公平在高等教育中继续延伸、高额学费在高等教育产生分层作用等。要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寻求高等教育效益与公平的平衡、协调,这样我国高等教育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为广大人民提供越来越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2.
胡云  孟珍伟 《文教资料》2010,(10):167-168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作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受资源的影响.其具体表现为不同阶层、地区、民族、性别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从法律的视角来看,这种机会不平等的成因包括政策制度的不合理,立法、司法、行政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主体权利意识的淡薄。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发展的双线制高等教育体系是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的教育体系。目前国家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的不足,及高等教育内部的管理体制所导致的教育财政资源配置上偏向普通教育,双线制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等,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因而,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合理规划教育体系内部结构对促进双线制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努力推进大众化过程,实现均等的教育机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未消除机会不均等现象,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应依据我国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教育机会增加与机会均等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与教育过度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宏斌 《江苏高教》2003,(6):102-105
社会和经济的高度发展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层次的追求不断提高 ,然而 ,个体对高等教育投资是有风险的。由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错位而引致教育过度 ,并且由于教育过度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 ,给个体受教育者及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容易导致资源配置失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眼于1999年我国大学扩招后,高等教育开始迈向大众化阶段中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研究,从制度角度分析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城乡差异、资源配置以及高等教育分层情况,并讨论了高中阶段教育与入学机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与社会贡献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资源配置越好,其社会贡献越大,资源配置与经济贡献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资源配置好未必经济贡献就大,经济贡献大资源配置未.必就好;提高高等教育社会贡献率既要注重高等教育规模,还要注重高等教育结构,更要注重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能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内部贡献率既要考虑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还要兼顾办学条件.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改善高等教育的结构比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更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经济贡献率.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等成人教育在目的、资源配置和政策引导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办学理念,依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成人教育的最终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所拥有的众多社会资源中家庭社会资源对其高校学习机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家庭所在地区、家庭经济来源负责人的职业及家庭经济收入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高等教育机会,要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需要从经济发展模式、法律制度、产业发展平衡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我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进入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新阶段,这种新趋势虽为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但高等教育存在的明显的区域差异日益显现.因此,如何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也就成为应然之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