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创业型大学视野下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业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分析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认为国内高校要建设创业型大学,教师应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和品牌意识.探讨我国高校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及存在问题,并从教师引进、培养、绩效评价、学术环境和人事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服务创业型大学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中国创业型大学的现状,探索更有效的大学“知识与技术溢出”途径,本文对我国高校院系的创业导向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和创业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343份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中国高校院系的创业导向受到学科、国家资助情况、技术转移人员和机构支持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而经济区域和大学声誉无显著影响;(2)高校的创业导向将显著激发师生参加创业活动,主要体现为专利发明、衍生企业创办、产业合作、毕业生创业和博士生校外择业方面的创业绩效。研究结果在丰富创业型大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吴静 《大众科技》2011,(6):195-196
文章分析了建设创业型大学,必然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符合创业型大学基本要求的创业教育体系。要寻求创业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实现途径,需要树立学术和市场结合的教师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竞争的自我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大学教师面向市场的专业素养等大学教师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PBL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功经验,着力从人才培养现状、理论支撑与应用平台的搭建、模式的内涵及特点、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出发,尝试提出一种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PBL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学校教有目的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研究逐渐成为创业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首先回顾了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内涵,并从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创业的动机、创业面临的壁垒以及创业者的特征几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两种创业类型的特征,进而从家庭、创业者自身特质、制度环境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影响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重要因素,最后总结了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借用生态系统的思想,提出了创业型大学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EEE)的基本框架,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国外三所著名高校(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建设创业型大学中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做法及经验,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对我国大学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李雯  夏清华 《科学学研究》2012,30(2):284-293
 学术型企业家在大学衍生企业的创建与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全国“211工程”大学衍生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实证检验了在学术与产业两种不同环境的支持效应下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驱动机理,并探讨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如何作用于大学衍生企业的绩效表现。研究发现: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感知作为中介变量,影响了环境支持对于创业行为的促进模式,形成了“环境支持→创业感知→创业行为”的创业驱动机制,并且,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对大学衍生企业的绩效表现有显著的积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环境支持要素与产业环境支持要素的支持方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国际创业型大学研究现状的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创业型大学1990-2007年间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并绘制其知识图谱。该图谱显示出此研究领域存在三大主流学术群体:群体1,其研究焦点为大学技术转让、大学专利管理;群体2,其关注焦点是"官、产、学"三螺旋间的相互关系;群体3,其研究聚集在创业教育、风险投资等方面。最后对创业型大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三螺旋”模型是目前国际上研究企业、政府和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一。文章首先探讨了三螺旋模型的结构及理论含义;随后对创业型大学的衡量标准进行归纳;进而探讨基于三螺旋模型的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构建模式,即根据科研水平和创业层次都相对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必须从观念和组织上进行改革,在结合国际上成功的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大学的不同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创业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业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好这个问题,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解决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顺利推进,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葛广昊 《科教文汇》2014,(34):213-214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增强学生的实践性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阻碍和困难,因此鼓励和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程胜利 《科教文汇》2020,(12):13-14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国家大学科技园对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推动产学研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宁夏唯一一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宁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破解自身在建设和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将其打造成各类创新融合、汇聚和聚变的大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李思悦 《科教文汇》2014,(13):194-195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背景、内涵和当前形势的分析,旨在明晰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做法,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助推创业实践的展开,辨别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做到实处,脚踏实地地开展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While much prior research has focused upon how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TTOs) and other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shape the level of university spinoffs (USO),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mong individual academics, and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no comparative studies with other types of spinoffs exist to date.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an important but neglected aspect of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academic research involving the indirect flow to entrepreneurship by individuals with a university education background who become involved in new venture creation by means of corporate spinoffs (CSO) after gaining industrial experience, rather than leaving university employment to found a new venture as an academic spinoff. We argue that the commercial knowledge gained by industry experience is potentially more valuable for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academic knowledge gained by additional research experience at a university. This leads us to posit that the average performance of CSOs will be higher than comparable USOs, but the gains from founder‘s prior experiences will be relatively higher among USOs whose founders lack the corporate context. We investigate these propositions in a comparative study tracking the complete population of USOs and CSOs among the Swedish knowledge-intensive sectors between 1994 and 2002.  相似文献   

15.
专利情报教育与创业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素军 《现代情报》2009,29(12):171-173,177
专利情报教育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拓展创业途径。高校的专利情报教育要不断改进和加强,以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大学变革的趋势——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李世超  苏竣 《科学学研究》2006,24(4):552-558
自中世纪创立大学以来,大学功能经历了两次嬗变,即先后将“研究”和“创业”作为新的大学使命引入,相应地也孕育了两种全新的大学理念和模式: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本文尝试在分析研究型大学特征和变革趋势基础上,指出创业型大学是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是研究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并将以其创业活动和实质性贡献引导新时期大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校与政府、产业之间的多重联动与资源协同,对于加快培养高校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了政产学参与度、师生创业相关能力、创业型人才培养绩效以及政产学协同情境影响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师生创业相关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政产学协同度作为调节变量的假设,并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政产学参与度对创业型人才培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师生创业相关能力在“政产学参与度 – 创业型人才培养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产学协同度对“政府/高校参与度 – 创业型人才培养绩效”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论文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拓展了三螺旋理论的研究范围,深化了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