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学科教学需要融合传统文化教育,以帮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学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策略包括:依据学情特点和教材内容,积极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氛围;基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精心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与作业;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合理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评价方案等。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88):99-100
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材各个板块都设计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德育课程,须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解读、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深化学生文化认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陈玉坤 《成才之路》2014,(22):2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值得每一个数学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走上成才路。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区的信息科技学科一直努力发挥学科德育的主渠道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教育资源,利用信息科技学科提倡的项目活动教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以学科知识为背景的项目活动学习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技术、运用技术,也能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长时间持续的熏陶和提升。设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传承发展。文章研究对比了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四个版本的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共20本教材(2019年版)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地理联系密切;传统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形式;“问题导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的核心栏目;同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侧重“因材而异”,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蕴含自身的价值内涵与精神理念。最后,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总结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融合的路径,可潜移默化地实现“培根铸魂”。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仍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一方面有助于使学生科学地看待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提升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树立文化自信。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偏重于对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传统课堂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等问题,提出三方面的途径:学科教学课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学科活动课堂——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社会实践课堂——借助育人基地,开展研学旅行。  相似文献   

7.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是新时代文化教学和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科学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素材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创设网络课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方位浸润,提高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文化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助推国家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不失为教育教学的积极尝试。周红梅同志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凸显政治学科德育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意义,以建立学科自信、提升教学品位;在变革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校本课程中拓宽融入路径,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丰富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壁垒;从因课制宜、连贯性与系统化思维、时代性、创新性原则入手,以细化融入要求,准确把握原则方向。党中央将教育的根本任务设定为立德树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重要时代使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累、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良好道德素养及人格修养的进阶提升。  相似文献   

9.
魏兰仔 《家长》2024,(7):94-96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语文教材体现和落实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但当前古诗教学存在教法单一、内容单薄的疲态,亟待改进。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与音乐融合由来已久,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在加强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目标上存在共性。因此,将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进行跨学科学习,以诗音融合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凸显诗情文意,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语文课程场景中迈向深度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一、承古融新,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学科教学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分析如何有步骤、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触·探·融·践”四个步骤为学科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人文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文章阐释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实例阐述了通过化学习题讲评、化学课堂教学、介绍我国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和跨学科主题教学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育人方向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等。基于此,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依据学科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学情,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落实“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个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之一,教师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努力挖掘技术教育元素,将其落实到教学中;利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翼”结构,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路径,打破课内与课外、技术与人文的界限,开发“技术+文学”“技术+文物”“技术+建筑”“技术+工程”系列的具有技术色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从实现方式和策略上,设计“明晰原理,情境融入”“滋养品格,多角度解读”“模仿制作,经典工艺传承”“承陈出新,文化附加”等多种方式和策略,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提升,将浓郁的文化底蕴融入技术活动,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教育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提出要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切实推进教育教学领域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发展与传承。尤其在音体美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承担启发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教学任务,更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展开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有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体学科教学的途径展开探索,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教学艺术性、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兴平 《甘肃教育》2023,(7):122-125
随着学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创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崇德向善的情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政治教学的融合,自觉担当弘扬传统文化的使者,引导学生将政治知识结合经典诗词理解,并适时引入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6.
阐述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基于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多种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根据生物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让学生从诗词歌赋、古代科技成就和经典书籍等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实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文化意识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英语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本文以上海新世纪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Holidays and Festivals in the United Kingdom一课的延伸教学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提出了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策略——增补阅读资源、设计辩写任务、鼓励表演展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种教学形式——延伸阅读、对比式辩论、探究性小论文、古诗词翻译、迷你剧表演、小故事演讲等,旨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增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初、高中的统编教科书中占有重要位置,初中教科书更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大主题教育。《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阐述了传统文化教育所承载的使命,“通过发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涵养学生家国情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要求,同时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目前,学术探讨中有关初、高中学段历史教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术成果较为丰富,但聚焦于初高中衔接方面的成果明显薄弱,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要凸显人文性,通过美术学科教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实施路径有五点建议。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赵焕改 《学周刊C版》2021,(15):125-126
相较于其他科目,语文这一学科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文章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