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以"现代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笔者紧扣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要求,提出如下教学策略:诵读品味,感受诗歌韵律;展开想象,丰富诗歌画面;引经据典,体会诗歌情感;知行统一,轻叩诗歌大门,从而真正让学生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相似文献   

2.
<正>【单元任务群架构】本单元以“发掘现代诗之美,小诗人初长成”为主题,对四篇课文、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和课外拓展内容进行微调、整合,形成“诵读品味—搜集摘抄—自主创作—合作交流”螺旋上升的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读准诗歌,背诵诗歌。2.通过想象画面,读出诗歌韵味。3.了解现代诗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表达。4.创作一首短诗。  相似文献   

3.
为了帮助小学阶段学生打下现代诗学习的基础,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体会与应用能力,巩固整个诗歌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诗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诗歌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体验,是广大教师应当关注的要点。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并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情怀;要让学生利用知人论世的方式体会诗人的生平,感受诗歌的风格;要指导学生学习推敲诗歌词句,尝试以诗解诗。  相似文献   

5.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现代诗。对现代诗歌的学习,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在现代诗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同时注重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这样教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理解现代诗的特点,提升现代诗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节奏,体会诗歌内涵。2.通过联想想像,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和抒写的情志。3.收集与作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掌握读诗品诗的方法。学习重点1.对诗歌节奏、韵律的把握。2.对诗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领会,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解说:在学习了一些诗歌的基础上,学生应进一步掌握品味和解读诗歌的方法。按照学生的实际和“单元提示”中“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还要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  相似文献   

7.
《山居秋暝》 《越中览古》《登高》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含蓄的特点。   3.学习诗人的精妙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   媒体设计   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时数: …  相似文献   

8.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经典的现代诗。通过现代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让其从多个角度感受到现代文学的艺术魅力。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从诗意诵读、多元解析、指导仿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现代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为其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单元整体建构下的现代诗歌教学,要从单元语文要素入手,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通过反复诵读、比较阅读和拓展阅读,以活动串联,让学生多维度浸润在现代诗的世界里,学习诗歌的语言特点、韵律规律和意象表达,提高创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计一一、教学角度诵读———朗诵诗歌,体会诗意。把握诗歌内涵。二、主要教学步骤1 .了解相关背景知识。2 .教师指导诗歌朗诵要点。3 .学生诵读体会诗意。4.学生谈诵读体会,教师点拨指导体会诗歌内涵。三、具体诵读训练实施过程1 .把握诗歌的背景知识,为理解诗歌主旨创造条件。了解作者穆旦,《赞美》一诗的时代状况;作者当时的状况。穆旦,原名查良铮,1 91 8年出生,1 93 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战后随学校步行千里到昆明。后留校。1 942年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面对烽火连天、山河破…  相似文献   

11.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不仅能感受诗歌语言的精髓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还能陶冶学生情操.文章主要以闻一多的“三美论”理论来探讨小学生在诗歌诵读教学的一些规律,也充分强调了诗歌诵读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树立大语文观,从课外引向课内,再从课内引向课外,变课堂为交流会,为展示台。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诗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理解诗意,感受意境,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学习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诵读诗歌、写诗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依据两点 :(1)“单元提示”中“学习这个单元 ,要在第三册诗歌单元的基础上 ,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品味诗歌的语言 ;还要展开想象和联想 ,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 ,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的要求 ;(2 )本课“自读提示”中的要求 :“注意诗的表达方法 ,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为了落实这些要求 ,宜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含英咀华 ,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 ,培养和提高阅读品质以及想象和联想能力。【教学过程】1.背诵《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l、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诗歌朗读的习惯与能力,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培养学生分专题收集整理信息和积累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将抽象情感具体化的写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读代讲,品味语言,神游意境,感受情怀;以说促写,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师生同读、同评、同讲、同议、同写,互动式学习,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式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深入领会爱国浓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以国家为己任”的价值取向的转变与升华。[教学设…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在教学四年级上册20课&lt;古诗两首&gt;时,我确定古诗教学的重点是: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78):10-11
现代诗教学注重反复诵读与文字涵咏。要抓住解读关键,精心设计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并授予学生解读技巧。结合知人论世解读诗歌主旨,用想象与阅历填充文本空白。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发挥想象,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2.学习抓住鉴赏诗歌的切入点,步步深入鉴赏诗美。3.体会作品深广的主题,感受诗歌的"中国味"。教学重点1.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2.抓好切入点,鉴赏诗美。教学难点作品主题的深入探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步骤及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质朴的语言表明了人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逆境,因此在教学中引用了这首诗,希望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诗歌体会人生的态度。一、自由吟诵,读准节奏想要了解一首诗的精彩之处,首先要做的便是善读,即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能够在自由的诵读中理清意象之旨、体会意境之美,能够身临其境体  相似文献   

19.
杨明  王谦 《小学语文》2023,(3):53-57
现代诗富有节奏、韵律优美,极具感情色彩。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有很多值得思考与探讨的内容。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对现代诗单元的教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确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制订恰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文本之情;落实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素养,旨在让学生爱上诗歌,乐于用诗歌的形式进行表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诗五首》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教学古诗尤应展示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展开合理想像,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其能力。因此,教法上准备以情景教学法为主,辅以朗诵、比较、自学辅导、画图、推理、想像等方法。媒体设计以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为主(古诗反映的背景),或彩图、录音等。课前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