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范唱,就是教师面对学生进行的示范性演唱。其目的是教师运用歌曲所刻画的鲜明艺术形象直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新歌的内容、风格特点、思想感情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唱歌教学中,我是分四个阶段来安排范唱的。一、在新授之前,进行“整体式”范唱所谓“整体式”范唱,就是完整地演唱新授歌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大致了解,激发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教学中,一首新歌的教学是否成功与教师的范唱有很大的关系。范唱一般安排在新歌教学以前进行,它的目的和作用是教师运用歌声的鲜明艺术形象直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新歌的内容、思想感情和风格等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而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喜爱,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怎样处理“范唱”,在唱歌课中如何作好“范唱”呢? 一、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唱法 根据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有些音乐教师只限于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但这两种唱法不适合小学音乐教学。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不能运用于儿童歌曲的演唱,它会使儿歌失去童真,失去应有的韵味,由于声音的改  相似文献   

3.
范唱是歌曲教学中的表率性活动。它作为声乐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一堂课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和欲望,那么,如何在声乐课中做到“范唱美”,使新歌范唱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呢?我认为教师好的范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直接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对新歌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等形成初步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范唱教学在歌唱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掌握歌曲情绪,学会、学好歌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有一种误区:认为"范唱"仅仅是教师对新歌进行示范性演唱的一种过程。只要教师把歌唱准、唱好,就已上好了范唱课。而在教师进行范唱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歌曲的认识、感受、体会、情绪及心理变化等方面却并不关心。导致范唱教学事倍功半,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掌握情绪、理解内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范唱一般安排在新歌教学以前进行,它的目的和作用是运用歌声直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新歌的内容、思想感情和风格等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而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喜爱,激起学生学习新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范唱必须尽可能准确地符合作者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范唱”在中小学唱歌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新歌的教学是否成功,与教师的范唱有很大的关系。不管科技发展到何种地步,音响器材如何先进,这些电声设备都不能代替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正确“范唱”。首先,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又有相互感情交流的需要。因此“范唱”一般安排在新歌教学以前进行,它的目的和作用是运用歌声直接感染学生,使学生  相似文献   

7.
一、有效聆听——熟悉新歌旋律学唱前聆听,是新歌教唱的必经环节,或教师范唱,或听音响,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新歌旋律,并对之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聆听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初听歌曲的良好习惯,即要"静听"。聆听新歌的次数由教师掌握,可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决定。值得注意的是,重复聆听歌曲时,教师切忌停留在"单纯重复"的阶段,而应逐步提高聆听要求,各次  相似文献   

8.
范唱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所教歌曲和演唱技巧获得感性认识而进行的示范演唱。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熟练的范唱技巧。本文首先分析不同范唱类别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从音乐教学主客体角度分析了范唱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对好的、经典的歌曲和音乐产生兴趣,作为唱歌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范唱,在引发学生兴趣、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上有重要意义。在歌唱教学中,教师想要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领悟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理解所学歌曲的深层含义,就必须重视范唱的教学方式。本文从音乐教学中范唱的意义以及范唱教学的完整性范唱、部分性范唱、比较性范唱等方面对范唱教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一线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少教师在唱歌教学中往往是这样的: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唱歌这个环节当中,听~听录音或教师的范唱,或跟着钢琴唱个二、三遍,纠正一些在节奏、音准上的错误,便急忙对歌曲进行歌词创编,或加入乐器伴奏、舞蹈或其它音乐拓展了。整堂课显得“异彩纷呈”,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活动一个接一个,但是我们却看不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艺术处理(这应当是歌唱教学的点睛之笔)。歌唱的魅力不仅没有发挥出来,甚至连歌曲演唱都没有掌握好!  相似文献   

11.
教唱四环节     
小学生天真活泼很喜欢上音乐课,在音乐课上,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起歌来情绪饱满,歌声嘹亮;有的同学害怕唱错,声音较小,但是你可看到他们边唱歌边点头;有的虽然没出声而嘴里却在不断歌唱;有的调子唱得不够准,但歌声高昂,情绪热烈.根据学生这种学歌心情,我在教唱中,主要抓住以下四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范唱 这是引起学生学歌兴趣的重要方法.在教歌之前,必须范唱.因此,我们教师在示范演唱之前,应该熟悉歌曲,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对歌曲进行反复体会,在范唱时应该像你钟爱的独唱演员那样,情绪要饱满,认真细致,以便引人入胜,把歌曲的思想感情尽可能完善地唱出来,力争能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使学唱者对要学唱的歌曲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帮助大家学好歌曲.范唱之后,紧紧抓住学生迫切的学唱心理,用简单、概括、通俗的谈话,介绍歌词的中心思想和解释词意.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唱歌教学中,音乐教师范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好的范唱,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诱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唱歌的欲望和兴趣,提高学生学唱歌的积极性。音乐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范唱达到较好效果,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与提高。 一、唱法的选择要准确合理 有的音乐教师只会美声唱法,或只会民歌唱法,这样在范唱时就有局限性。擅长美声唱法的教师往往把一些活泼、风趣、具有民族风味的儿童歌曲,用美声唱法去范唱,而改变了歌曲应有的风格,把一首好端端的歌曲唱成了“四不像”。擅长民歌唱法的教师,把具有“洋味”的儿童歌曲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认识力度记号f、p 学唱新歌《大鼓小鼓》 感受艺术中的对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力度记号f、p,使学生能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大鼓小鼓》,并能够表现歌曲中的力度对比。  相似文献   

14.
目标:1.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2.进一步感知和表现歌曲的乐句。3.发展听觉能力。准备:录音机,磁带《玩具进行曲》,8个心形胸贴,7条彩色纸带(固定在地上)。过程:1.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根据乐曲的节奏变化拍手、拍腿。2.幼儿演唱歌曲。①教师用动作表现歌曲《玩具进行曲》的节奏,请幼儿猜歌名。②你在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怎样唱才能使别人听出你很高兴?③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感情(第一种较慢、较弱;第二种较强、有精神)范唱第一乐句。④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3.幼儿做手指游戏。①听…  相似文献   

15.
目标:1.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2.进一步感知和表现歌曲的乐句。3.发展听觉能力。准备:录音机,磁带《玩具进行曲》,8个心形胸贴,7条彩色纸带(固定在地上)。过程:1.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根据乐曲的节奏变化拍手、拍腿。2.幼儿演唱歌曲。①教师用动作表现歌曲《玩具进行曲》的节奏,请幼儿猜歌名。②你在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怎样唱才能使别人听出你很高兴?③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感情(第一种较慢、较弱;第二种较强、有精神)范唱第一乐句。④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3.幼儿做手指游戏。①听…  相似文献   

16.
陈晓兰 《儿童音乐》2011,(12):72-73
正音乐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要学生在课外进行音乐预习,有些不切实际,而且收效甚微,那么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平时的音乐课上,老师们比较重视歌曲的复习,教唱一首新歌前,或在一单元学唱完毕,老师们都要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而对于预习歌曲,就被大多数老师束之高阁。事实上,教师并不需要在课堂上花很多时间逐字逐句地分析乐曲,教唱乐句。课堂预习,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  相似文献   

17.
一、透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镜头一: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唱《畲家孩子多快乐》一歌时,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歌曲有几个乐句?由几部分组成?”另一位教师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歌中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歌曲中有哪几种演唱形式?”学生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对合作讨论的不情愿、不积极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8.
一、年级 :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二、课型 :唱歌课三、教学内容 :学唱新歌《侗家儿童多快乐》四、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真挚的情感演唱《侗家儿童多快乐》表现侗家儿童在党的关怀和哺育下 ,做文明礼貌的好儿童的精神风貌。2 在老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运用各种动作、器乐、演唱形式去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 ,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 ,开拓学生思维。五、教材分析《侗家儿童多快乐》是一首由一个扩充性乐段构成的二声部合唱歌曲 ,歌曲前四个乐句节奏较快且基本相同 ,表现儿童的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 ,歌曲运用衬词 ,将歌曲的结构扩大…  相似文献   

19.
授新歌之前的“谈话”,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之一。“谈话”一般容易陷入抽象的说教,低年级孩子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烦,从而对所授新歌在心理上产生“抗拒”情绪,不但达不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学唱歌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一、充分利用录音进行唱歌教学,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唱歌教学是整个音乐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教育,掌握唱歌技巧和感受、理解、表现歌曲的能力,若能正确使用录音教学便可加速学生掌握唱歌要领,提高演唱表演能力。l、用录音范倡导入新课,能起到开门见山,揭示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学歌曲的兴趣。如我在教唱《悄悄话》时,首先请同学们聆听录音范唱,然后我再接着录音伴奏,有表情、有动作地演唱一遍歌曲后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我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