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之一,黄人1904年开始撰著其《中国文学史》;并于1907年,作为教材由东吴大学堂内部出版。虽然是中国文学史初创时期的专著,但黄人《中国文学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极高的学术价值。本文从“精神上之文学史”,“实际上之文学史”,“文学史研究自然不妨破成格而广取”,“世界之观念,大同之思想”,以及分期和体例的匠心独运等方面,论述了黄人《中国文学妨对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黄人的《中国文学史》是国人自著最早的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创新之著,其全新的文学观,创新的文学史观,启新的方法论,对后世的文学史撰写、文学研究乃至文学的发展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人《中国文学史》以利于教学为先导、以教育启迪为中心,通过对文学史基本史实的详细讲解等方式,促使初学者掌握研习文学史的方法.该文学史兼具"传记体"色彩的"文学家代表"、兼具目录学意义的作品考辨及资料汇编、兼具选本学意义的"作品选"等若干个性编纂旨趣.此举试图将近代出版界所热衷的"文汇""辞典""作文之法"等杂融于一体,尽可能扩大初学者的知识面,使其知晓传统文史的主体.这种编纂实践以授课教材行世、以利于学生研习及进行教育启蒙为指导思想,对当下中国文学史的教材编纂及教学策略如何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国家需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黄人的研究集中于评述黄人的小说理论与文学史两方面,往往突出黄人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小说家身份,对其小说理论多有拔高,而鄙薄其《中国文学史》之种种。这种以西学思想为评判标准,因"线性进化论"以优劣批判的研究思维存有诸多问题。鉴于黄人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学界对黄人的研究当转换思路,应以文献为基,以时代背景为轴,适当借助一些理论框架,以合理评价黄人及其著述,还其历史本原。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把"语言"作为"剩余物"的状况,提出把"语言一文学汉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关键词的主张,甚至认为应该从语言的角度来写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本文从三个部分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分析语言与文学、汉语与中国文学的同一性问题;其次分析黄人的、<中国文学史>、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和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三部著作在处理语言与文学史关系的"得"与"失".最后借助周作人的个案分析"语言一文学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学基础、文学汉语的发展与现代文学发展的同步性、以及文学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同一性.  相似文献   

6.
在晚清小说的演进历程中,黄人将传奇、演剧纳入小说的考察范围,强调小说"感化社会之力",认为小说发展应植于"社会风尚",并据此确立以教化教育为首要目的且着眼于"人伦道德"、以"求诚明善"及"真美善"为重要特质的小说观,是位不可或缺的典型人物。这种"依自不依他"的表达方式与《小说林》同人在强调小说感化社会之力的同时,为追求小说期刊的办刊效益以"迎合风尚",从而确立以迎合读者趣味为主的寓教于乐式的表达方式有别。与黄人熟知中国小说发展实情所不同,《小说林》同人小说观念的形成多源于对彼时小说刊行情况的实证调查。  相似文献   

7.
<小说选刊>是中国作协主办的刊物,从1980年10月创刊到1989年停刊,历经新时期文学的盛况,是一部缩写的新时期小说史.作为权威性的刊物,<小说选刊>引导着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航向.<小说选刊>在发展中,努力突破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向文学本身回归.<小说选刊>以"选精拔萃,不拘一格"为宗旨,其开阔的视野、兼容并包的气度为新时期文学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国人自著文学史自窦警凡始,对后来文学史著述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北方的林传甲和南方的黄人.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接受了日本( )川种郎的影响,创造性少.黄人在文学史观上有较大的突破,不仅注意到文学发展的量变进程,也注意到文学史进程中的质变和突变,其文学观至今仍有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但他的<中国文学史>因坊间没有印行,仅为东吴大学堂教本,故流传不广.  相似文献   

9.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章回小说大家",其文学史意义不仅在于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发扬光大,而且在于继承"以诗入小说"的传统,成功地使用对联这一艺术样式,将其引入小说创作,使对联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小说中发挥了审美功能和叙事、感事功能。对联与张恨水小说的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张恨水小说的美学特色。张恨水小说中对联的叙事、感事功能是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通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黄人与《小说林》之关系有多种说法,以主编说影响最大。通过对《小说林》相关史料和黄人在《小说林》刊行其间的行迹的梳理,知黄人主编《小说林》的可能性不大。学界依循惯性思维,且受外界因素干扰,所得三种结论均不够严谨。黄人撰《发刊词》主要出于小说对“开民智”等弘扬“吾国文明”的重要性;撰写的原因,为受友人所托。黄人虽可能熟知《小说林》运作,但不是主编,而是“主要供稿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小说的分类历来多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为主,即认为明代大都为单向型的。文章认为明以后,尤清代小说多为"多向型"。作者分析了《绿野仙踪》为代表的这类"多向型"小说,指出其成因、特点及存在之必然。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拟就《金瓶梅》与晚明女性生育民俗的角度探究被称为"中国十六世纪后期的社会风俗史"的《金瓶梅》所反映的晚明女性生育民俗文化的特点,使我们透过作品真实地感知晚明时期女性的生育状态,了解晚明女性生育民俗。  相似文献   

13.
张恨水在报纸副刊上连载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既是选择了一种文体形式,同时也是选择了一种与报纸周期性相一致的分载形式,更是选择了一种古老而实用的营销策略。张恨水采用章回体在报纸上连载,凭借他的艺术才情成功地避免了报纸连载小说和章回体小说与生俱来的弊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谭正璧《中国小说发达史》写于1935年,主要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参考,并在其基础上更新了部分史料。此作因被《中国小说史略》的影响力所遮盖,以及解放后没有再版等原因,历来所受关注较少。以《中国小说史略》为参照,发掘和分析《中国小说发达史》的小说观念与言说体例,期待展示其中别有洞天的学术风景和谭正璧自家的研究旨趣。  相似文献   

15.
明清出现的一批章回小说与诗歌的关系都特剐紧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中存在大量的诗歌形式,二是小说开始出现“诗化”的因素,这种“诗化”的因素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中仅零星地出现一些片断,但到了《红楼梦》却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虽然“诗化”尚不能被充分证明为小说发展的必然倾向,但是这种特征确乎被五四以后的一批作家如鲁迅、沈从文、汪曾祺等继承下来,并进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16.
小说序跋是研究小说理论的重要形式,文中选取了明清阶段的小说序跋为研究对象,从明清学者的小说序跋中小说概念和小说特点理论出发,分别探讨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目录学定义和散文体叙事学定义,从小说类属与小说定义方面探讨了明清时期的小说本体观点。  相似文献   

17.
明代禁毁小说的文化伦理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明一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也是古典小说理论发展的一个奠基阶段,然而对于古代小说的禁毁同样开始于这个时期。明代禁毁小说的背后,不仅隐藏着直接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潜在的文化伦理方面的诉求和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