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王秋馥  李铭 《新闻传播》2006,(12):60-61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一是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是在选择新闻事实和表述时遵循真实性原则,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来表现,任何杜撰和虚构的做法都是有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的。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流的报道形式之一的深度报道,也理所当然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深度报道包括通过记者的采访和调查将隐蔽的事实暴露在受众面前的调查性报道和用夹叙夹议手法着重阐述新闻背后的新闻的解释性报道。  相似文献   

2.
孟海鹰 《新闻传播》2004,(11):43-45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客观性的定义和内涵是:“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但是,客观性不是客观主义,客观主义是以客观性为标榜,不分本质和现象,不分主次,罗列互不相关的现象为特征,这样的报道不能按照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其结果往往是走到了客观性的反面。”  相似文献   

3.
一、新闻客观性的哲学特征。在哲学上,客观性与主观性相对,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特性;在新闻学上,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它。就像本体哲学主观性更为明显一样,新闻不会因为必须尊重客观事实而使其主观性缺失。新闻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然而,事实是多侧面,多角度的,即使是摄像机式的再现,也有报道者在选题、取  相似文献   

4.
本文第七章就国际新闻如何体现它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进行了一些探讨。文章通过若干事例说明,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的恶果,用简单的政治观点或政治口号来代替新闻报道,必然违背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的原则;新闻报道也要受历史的检验,对历史负责;只有用事实讲话才是最有力量和经得起检验的。文章还指出,要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必须防止报道简单化和片面性,同时不要搞对国内中心工作的勉强的“配合”。同我国政策有关的事物在国外的反映,报道要实事求是,不要以“我”为主,取其所需,使新闻报道失真或流于片面。文章还分析了客观报道决不是客观主义,国际新闻报道的选题、角度、详略等均反映我们的立场和倾向。  相似文献   

5.
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规律的最基本要求。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是我们在新闻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那么,如何既能保证报道的客观性,又能提高报道的针对性、策划性,就成为了新闻工作者一项操作性很强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按照这一基本认识,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象和臆造,  相似文献   

7.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条根本原则。列宁说:“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这条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符合事物的客观实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实而准确的,对事实的解释必须是实质性的,必须与事实的客观位置和内在含义相一致,不可将主观意图强加给事实。 录音报道是广播中的新闻作品,上述关于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的一系列要求,它都应该完全遵守。 与文字报道相比,录音报道的明显特点是有音响和人物谈话录音。这样,音响和人物谈话录音的真实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客观地探寻事实的真相。客观真实性是新闻受众的基本需求,也是新闻记者致力追求的一种境界。在新闻学上,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它。  相似文献   

9.
对于新闻的客观性,到现在为止,学界内部仍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所谓客观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以客观叙述的写作方式来传播信息的特性。一般以第三人称报道,引述当事人的话,强调可以验证的事实,同时不采取立场,至少表述新闻故事的两面,平衡处理信息。具有这种特性的报道以反映事物本来面目为根本,不夹  相似文献   

10.
客观性理念,既是西方新闻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又是指导西方新闻业界实践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涵在于将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价值分离,避免报道中的个人偏见,以此保证新闻报道的公正,客观.对此,西方很多人士都作了相关的表述.美国的著名记者林肯·斯蒂芬斯认为客观性理念要求"记者必须像机器一样,如实地报道新闻,剔除所有的偏见,个人色彩和风格".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要求与情感性因素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新闻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生命在于真实。而真实性体现的关键便建立在报道是否客观的基础之上。往往有人认为,新闻报道要力求客观,就必须彻底摒弃情感性因素的介入,认为情感性因素是对客观性要求的妨害。因此,新闻报道必须杜绝情感性因素的影响。事实果真如此吗?真的能做到情感与新闻报道绝对分离吗?新闻报道就不能有情感因素介入吗?情感因素的介入就一定会妨害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吗?如何正确地理解与运用新闻中的情感因素?这些问题自然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  相似文献   

12.
客观性原则是西方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之一,客观报道是客观性原则在新闻报道中的表现形式。客观报道也渗透到了中国,影响到了中国的新闻事业。但中西方所理解的客观报道是有差异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形成差异的原因:领导人的影响,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客观报道本身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闻采访的核心原则,客观性是决定新闻报道水平以及新闻媒体发展前景的关键要素,尤其是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和落实新闻报道客观性原则与理念。对此,本文以柴静在《看见》栏目中的报道实践为例,在简要概述新闻采访客观性内涵的基础上,从三方面入手重点探讨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要点,以期为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许燕 《新闻知识》2006,(6):36-38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往往有多重层次的涵义。一般来说,在事实与价值分开的主旨之下,客观性原理可以分成原则要求和执行手段两个层面。后者也就是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真正实施使用的手段和技术,我们通常称之为“客观报道”。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西方“客观性报道”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对于客观性的实际操作,最典型的总结来自Tuchman(1972),他认为,今天的大多数新闻记者很少把客观性当做理论或伦理的建构来谈论,反而把它仪式化为一系列常规惯例。Shoemaker和Reese(1996)也认为今天的客观性“与其是新闻记者的核心信念,更…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这是新闻规律的最基本要求,是我们在新闻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客观报道,不允许任何的主观臆测或者假设推断,靠事实说话,不允许随意赋予新闻本身并不具有的意义而成为某种观点的诠释与注脚。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中,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主体都是人,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又是社会的人,缠绕在不同的关系当中。  相似文献   

16.
周维 《现代视听》2012,(7):72-75
新闻活动中无不渗透着新闻作者的审美情感,然而新闻报道一直讲究追求真实客观。在审美情感渗透的新闻活动中要保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必须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真情动人、理性与情感交融的基本原则。本文试以《人民日报》"走基层"报道为例,分析其新闻作者审美情感的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每一个构成元素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任何一个组成要素都经得起客观实际的检验。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忽视了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新闻报道,必然会导致报道有失偏颇甚至真实性受到冲击、舆论导向偏激,影响新闻媒体在受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加强调查研究,将事物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反映给读者,是确保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由新闻所报道的对象——事实所决定的。事实的第一性、客观性决定着新闻存在的基础,它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报道也只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活的写真,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应当说,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者们所熟知的最起码的原则,并没有多少艰涩的成分在其中,作为  相似文献   

19.
报道质量考虑因素,出自英文 Story quality Con-sideration 一词。它指的是编辑、记者用以评价或提高报道质量的一般原则。新闻事实自身具有的新闻价值必须通过新闻的报道形式来表现,而新闻报道能否充分表现出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是一项神圣而又光荣的任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大众对新闻传媒认可的必胜法宝。而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就必须在新闻报道中遵循平衡原则,确保采访、写作、编排、纠正技巧的平衡性,并给被批评者申辩的机会,进行连续性报道。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新闻报道平衡的定义入手,分析新闻报道平衡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新闻报道失衡的根源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最后就如何实现新闻报道的平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促进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切实发挥政府与大众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