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明显,体系完整,既有拳术、器械、对练,又有实战散打、技击功法等内容,其中少林拳又被誉为中国武坛四大名拳之一,而少林五花连环拳便是少林拳种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2.
武兵 《武当》2004,(9):36-39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明显,体系完整,既有拳术、器械、对练,又有实战散打、技击功法等内容,其中少林拳又被誉为中国武坛四大名拳之一,而少林五花连环拳便是少林拳种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6,(3):14-15
书名 邮购价 书名 邮购价 武术硬功速成 15元 南少林—秘传功力拳法 24元 二十四式太极拳 vcDI 20)己 截拳道攻防技法一 15元 三十二式太极剑 vCD 20)云 截拳道连环技法 14元 四十八式太极拳十VCD 22)己 截拳道功夫汇宗 14)己 杨式太极刀人门—崔毅士太极刀真传 18元 秘林传绿或禾瞥篆封挪黝膺象摹黝{耀{ 攀彝豁彝镰 杨式太极拳论释—理论篇 14元 糊鑫毛斌笨鬓的爸舞黔聋镖麟;耀瓤燕豁参 瓤谁翡命考 杨式太极拳诊释—练习篇 18元 粼杯卸赛攀莽黝歉舞耸龚攀耀瓢黔黝 }熬介黔聋攀 杨式太极拳 8元 蛛杯黔需黯才彝瞬赣寒戮豢黝撇黝赘 幸禁鹉{…  相似文献   

4.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5.
《武当》2011,(6):2
夏平先生,中国当代著名青年武术家,中国武术七段,世界锦标赛太极拳冠军,河南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中国功夫学院院长,江苏省泰州市武术协会主席,国际级裁判员,日本东京久明馆首席太极拳教练,国际孙禄堂武术联合会副主席。夏平先生自幼习武,毕业于河南大学武术系,先后随全国多名武术名师习武,精通少林、太极、武当等多种拳术器械,是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太极拳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的亲传弟子,也是八卦掌名师狄兆龙大师的入室弟子。尤其精于陈式太极拳械、竞赛套路,以及陈式太极拳老架和新架。夏平先生创编的"陈式太极拳养生二十四式",被中国武术研究院《中  相似文献   

6.
粟胜夫教授     
栗胜夫教授,男,1951年7月生,河南省舞钢市人。现任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学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粟胜夫教授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常委,武术国家级裁判,中国武术八段。栗胜夫教授长期从事武术教学训练与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主持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了《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武术》、《武术抓法》、《少林棍棒技法》等学术专著;担任《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普修武术教材》、《少林拳系列规定教材》等武术专业教…  相似文献   

7.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 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8.
阿句 《精武》2008,(11):58-58
如果说,有一种拳术可以影响一代人的一生,那么它就是李小龙的截拳道。李小龙虽然“已成陈迹”,但他的成功却给今天彷徨在申奥旅途上的武术家们指点了一条“金光大道”——若想武术申奥成功,必须要“罢黜”百家,独尊一术!到底应尊哪一种拳术呢?是太极还是形意。抑或是少林、武当等等?答案其实很简单:把否决权交给真正需要中国武术的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9.
朱孔党  王长见 《精武》2010,(8):72-72
笔者自幼爱好武术,白1989年系统学习了少林拳、查拳、拷子捶、少林名家杨秀山传授的老八极拳,实战技法,打斗技巧。于2002年夏天学习八极拳大师吴秀峰先生所创新的吴氏八极拳。本人才疏学浅,在修炼八极拳过程中有些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太极刀     
太极刀,并不是指一把武术刀,它是一种刀法,是由河北省广平府杨禄禅得自陈长兴所传的武术体系中的短兵器技法。该种刀法,理与太极拳共通,称太极刀法。太极刀的型制是源自西汉时期已广泛使用之环首刀,所谓环首刀,其特征不仅是刀首有环,更重要的是刀之型制。刀身狭长,较一般佩刀超长逾尺,  相似文献   

11.
柯超 《武当》2011,(9):56
西岳华山,苍松展臂迎贵客,古刹钟鸣赞英豪。7月23日~26日,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内外47支代表队,500余名武林英杰汇聚华山,论武会友,较技"2011华山论剑国际武林大会"。三天的赛会期间,共进行了"现代武术拳械"、"健身功法"、"武术特技"、"集体项目对练"、"六合八法拳械"五个大赛项的激烈角逐。本次赛会由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主办,国际武道联盟有限公司、西安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承办,武当杂志社、少林与太极杂志社、搏击杂志社、北京少林武术学校协办。中国武术九段、  相似文献   

12.
武术门派是武术拳种、流派的总称。拳种纷纭、流派林立、异彩纷呈,是中国武术一道特殊而绚丽的风景线。目前,历史清楚、脉络有序、自成体系的拳种已达130余个。许多拳种又衍生出不同的流派,如少林有南、北之分,太极包括陈、杨、武、吴、孙、和等诸多流派,而螳螂拳又分为七星、六合与梅花。  相似文献   

13.
李迎 《健身科学》2012,(4):38-38
吴式太极刀是由哈尔滨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中国武林百杰、吴氏太极第四代传人李承祥先生口传身教,由李迎执笔归纳整理的一套传优器械套路。其风格特点是紧凑舒仲、私静轻柔、川字步型、隅中求正。  相似文献   

14.
书名由日贝勾寸介书名邮购价近期新书: _卜四式入极拳(她曾丫咬:【川一lj又人极剑‘赠\(」川28了匕瓮15,已9夕亡{伟元四l飞式入极剑(赠V(:I))四卜_式人极拳(赠丫co)】6J匕I6)七四十八式太极拳(赠们为) 167匕精编陈式太极拳拳剑月匕一23元杨式太极拳!利秘武术’炙用技法精州‘湍少林武功系列{一—镌黔音一一二…号软1 IJ匕2 lj匕11/云实片1防身制否交术李小龙技.杆术少林拳一一之一少林枉已—之四少林常川器械—之了l 41少七{3口亡13元钊匕,龙自然「IJ力人揭手必25月13少已史式八卦连环腿‘刊片路拳2 IJ匕宁义英英f义正受术i司叨红4()…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校师生员工因各种疾病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的屡有增加。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对开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体疗方法进行尝试,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一、聘请名师来校指导自1972年以来,我们聘请上海武术队教练傅钟文老师教授杨式太极拳及太极器械等,请上海市武术协会主席顾留馨先生担任我校太极拳教学的顾问,其间陈式、吴式、简化太极拳及太极刀,太极剑、推手的教学也有开展。据统计共举办了各式  相似文献   

16.
《精武》2010,(11):I0003-I0003
宋维海,男.汉族,1947年生,吉林省怀德人,中华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全国武术之乡——长春市南关区少林拳研究会会长,长春市少林拳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武术协会委员。1988年毕业于长春大学。1960年拜师姜瑞习练少林拳、1969年拜沧州市田冶华为师习练少林拳、器械、散打及中国式捧跤。  相似文献   

17.
潘双喜  仲伟昌 《精武》2004,(3):30-32
中国武术在技战术上有着“退寸进尺、放长击远、一寸长一寸强”的特点。截拳道作为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技战术思想依然根植于传统武术的沃土之中,故标指技法的运用最能表现出这种先礼后兵、以巧胜人的打法。现依其理  相似文献   

18.
今天,只要我们一谈起"中国功夫"或"中国武术",脑海中所派生出来的"少林"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今"少林武术"已成为中国武术文化有力的象征,成为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张"名片".少林武术作为中国北方武术流派的代表,是中国武术各个流派中历史悠久、门类最多、体系最大的门派.由于少林寺特殊的佛教文化环境,历经一千五百多年,使少...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流派纷繁。在我国各种拳术流派中,少林拳术历史悠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在广泛流传中,许多少林派武术家吸取民间武术的精华,精心研练,派衍创新,形成了风格多样的庞杂拳种,有的已不复称作少林拳。在这些少林流派中,同样有南北、内外家之分。关于少林拳的形成,向来诸说不一,下面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远在北魏时代,民间练武术之风日盛,后来,一些武功较深的人,由于各种原因,遁入空门,在少林寺削发为僧,操练拳棍,看山护庙,健身自卫,为少林武术奠定了基础。历经数代不断充实发展,才形成了少林拳派。  相似文献   

20.
张志毅,男,1963年出生,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学学历。自幼随祖父学习武术擒拿术及吐呐功。后学习长拳、绵掌、八极、地趟拳、形意、八卦以及刀、剑、枪、棍、鞭、锏等长、短、软拳械又学习□式形意拳、杨氏□架太极拳、杨氏太极推手等武当拳械,以及健将太极拳、大梨花枪、太极大杆等少林武当拳械,为提高武术理论技术水平,曾先后向多位老武术家及武术名师学习少林武当拳械,亲聆名家名师的教诲。1983年开始教学,1984年经镇江市武术协会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