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新课程地理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排了大量的教学插图。这些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读图要求、活动题材等内容相得益彰,从而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可读性和说服力。充分发挥插图功能,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多种素质。  相似文献   

2.
吴华英 《成才之路》2013,(26):47-48
仔细阅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教材给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多方面的,不仅提供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还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认真研读教材,除了大量的文字资源,教师千万别小瞧了课文插图这一"方寸之地"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出示插图、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示插图、利用插图进行怎样的语言文字训练等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师正确、巧妙引用插图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插图往往是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正插图作为传播学习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表达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重要部分.它集趣味性、科学性、形象性于一体,让学生产生较强的阅读愿望,激发了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有色彩艳丽、清晰生动的插图约313幅.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插图丰富的信息资源,营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谈谈本人如何运用插图组织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插图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好插图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本意蕴、提升观察力和创造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插图的利用存在简单化、机械化等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以插图来启发学生阅读、思考、想象、表达,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挥好插图作为教材第二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插图作为传播学习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表达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重要部分。它集趣味性、科学性、形象性于一体,让学生产生较强的阅读愿望,激发了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有色彩艳丽、清晰生动的插图约313幅。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插图丰富的信息资源,营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谈谈本人如何运用插图组织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一、丰富多采的插图内容,一改过去教材呆板、枯燥的局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为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读图"的指导,充分发挥插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决不能认为插图是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材是初中学生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阅读教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效果的好坏,而很多学生的阅读往往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总结出了阅读中的"四看"和"三边行"。"四看"即看学习导言、看正文、看插图、看思考题。"三边行"即划符号、写评注、写疑问。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学生学习就会有的放矢,就会事半而功倍,就会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理念,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平台。浙江省高中从2006年9月开始进入新课程实验的第一阶段,地理学科选用的是湘教版的教材。新教材中正文的内容明显减少,增加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内容,如果说阅读材料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那么大量的活动则是对教材的深化,以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而且新教材中的探究性活动,是最能够体现新课标理念的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插图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在阅读中经常遇到的教学资源,却经常被忽视。教师巧妙地开发与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师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促进教学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记得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这个层面上说,新课程对教师的阅读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1.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各类插图,这些插图的形式和内容基本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合理、适度地应用插图开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适时地选择契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插图,明确插图的意图和作用,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水平颇有好处.借助插图探索课文思路.有的插图蕴含着事情的来龙去脉.如《飞夺泸定桥》文中的插图,画的是红军冲过沪定桥的情景.这时,可这样借助插图提问学生:这座桥是怎样的一座桥?红  相似文献   

13.
何启全 《广西教育》2012,(22):91-92
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课程特别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具备自主阅读教材的能力。目前,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历史教材时是一节内容一节内容地进行,一个史实一个史实地记,最后发现所记的历史知识很凌乱,容易遗忘,学习效率低。学会阅读并提高阅读能力,已成为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对历史教材的自主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中的插图编排科学、种类丰富、画风古朴、图文贴切,凸显了时代特色,渗透了核心素养,体现了儿童趣味。插图作为教材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文理解以及提升学生阅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教师把插图当作摆设,让学生自行看看就算完事,或是教学时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导致插图资源在教学中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发挥出教学价值,实在是对插图资源的浪费。对此,教师要发掘插图资源,把握插图在课堂的引入时机,借助插图来辅助学生的阅读学习,以凸显出插图的教学价值。一般情况下,插图使用时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是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依据 ,也是教师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依据。可数学教材除用数学符号表述外 ,其余全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述。那么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自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就得帮助学生解决理解数学教材中的祖国文字问题。多年来 ,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点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会自学 ,养成习惯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效果较好。数学教学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培养阅读能力 ?我的…  相似文献   

16.
插图是历史教材中一种重要的信息形式,可以再现历史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同历史知识。南于其内容简明,主题突出,形象直观,因此在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本文就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插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谈一己之见,以求行家指正。一、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1.巧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  相似文献   

17.
<正>《辞海》解释,插图是指"能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的插在书刊中的图画。插图既可以附在正文中间,也可以用插页的形式以起到相同的作用。"作为教材中的一项重要资源,插图除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水平和想象能力。学生可以借助插图这一重要的载体和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也可以通过插图让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因此,《语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插图资源,来打开语文教育的视野。为了响应这一要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134幅黑白插图和50幅彩色插图,包括事件场景类、自  相似文献   

18.
一、初中物理入门教学应该利用好教材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一个学生要学会阅读才能学会学习。这一学习规律也适用于初中物理的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教学不仅仅应该教导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会学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物理学习是在初二阶段开设的,初二学生拿到物理教材之后,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对物理学习的迫切心情。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解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基础工具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学习理解,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应用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根据课文的体裁特点,有重点的选择某一方面内容作为教学突破口,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我认为可以从教材主题入手,把握教材主线,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  相似文献   

20.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意外地发现,在指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内容的时候,学生经常专注于课文插图的艺术形象,忘情于插图的艺术境界,沉浸于插图所带来的美好想像之中.的确,插图在语文教材中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