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卫民 《钓鱼》2005,(15):28-28
野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紧张又刺激。它不象池钓(钓鱼场)那样有特定的环境,所钓的鱼有特定的品种和大小。在整个的垂钓过程中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因素,一竿下去,能钓上什么鱼、多大的鱼都是不可事先预见的。正是因为这样,野钓越来越受广大钓鱼爱好者喜欢。但由于是在野外,在自然水域,要想有好的收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就如何野钓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任志新 《钓鱼》2004,(11):13-13
钓离底是悬坠钓法在竞技比赛或池钓时经常采用的一种主动找鱼的战术,但能否用于野钓水库、江河等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少有人提及。笔者近日的一次钓鱼实践又一次证明,在天气不好时改底钓为离底钓不失为继续获鱼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焦安刚 《垂钓》2001,(9):46-46
野钓场不同于精养塘,一般水域广阔,鱼密度较低,要想做到有鱼上钩必须多动些心思:钓技精湛是一方面;引得鱼来、留得鱼在则更为重要,也就是说野钓要旨在于做窝。  相似文献   

4.
江金宝 《钓鱼》2005,(7):30-30
钓友大多尝过早春钓草的好处,钓草确实多获鱼,特别是野钓,效果更是明显。实践证明“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是必然的规律还是偶然的意外?我们不妨从早春钓草谈起:  相似文献   

5.
逗钓离底鲫     
慈非 《钓鱼》2005,(11):21-21
钓鱼人在竞技塘和自然水域遇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鱼情,一个是鱼多但口猾,另一个是鱼稀但口好且多杂鱼。那么悬坠钓法的许多先进技法在野钓自然水域时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吗?笔者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深切地体会到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过去主要关注竿、线、钩、漂的配置,现在在关注饵料性能和状态的同时,对钓法和鱼情的结合也提到了钓鱼的议事日程。举例来说,最近多次去一山塘水库野钓,其中有两次自认为钓得满意的就是运用了竞技塘钓猾口鱼的技术——离底逗钓才取得的。  相似文献   

6.
小药五哥 《垂钓》2006,6(11):24-25
每年钓鱼季节到来时,喜爱野钓的钓友开始呼唤志友、搭帮结队,长途跋涉地向水库、湖泊、河流等大自然水域进发。在辽阔的自然水域,若想有好的收获,就需要对野钓相关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本文将详述野钓必备常识和实战钓法。  相似文献   

7.
伏治友 《钓鱼》2010,(6):37-37
野钓的特点之一是环境复杂,水域大小不一,深浅悬殊,草木繁多等等,特点之二是水广鱼稀,鱼的数量少,品种繁多,个头区别很大。这就要求使用的钓组能适应这些特点。下面介绍几种适于野钓的钓组。  相似文献   

8.
邹思全 《钓鱼》2008,(21):30-31
竞技速钓术,是在精养池里打比赛、练竿或掐鱼,遇到生口鱼或上鱼快时,使用最多的一种钓鱼方法。竞技速钓术,在自然水域野钓时,常因水阔鱼稀,一般情况是用不上的。但是,在特别情况下,鱼情发生了变化,遇到鱼疯狂咬钩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并且获鱼量会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9.
杨伯诚 《钓鱼》2006,(19):32-33
在水库钓鱼,与池塘钓、竞技钓最大的不同是必须精选钓位。所谓“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讲的就是自然状态中好的钓位,那怕是钓鱼的新手,也能满意而归:碰上差的位置,即便是老将,使出浑身解数,也可能收获甚微。怎样在自然水域选到最佳钓位昵?笔者依据十几年的实践认为:灵活运用鱼谚巧选钓位,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一江 《钓鱼》2003,(21)
秋高气爽鱼儿肥,一年一度最佳的钓鱼季节到来了。这几年,野钓盛行,是广大钓鱼爱好者返归自然、自觉与世界淡水钓接轨的体现。野钓自有鱼池钓所没有的乐趣。然而不得不说,野钓很苦,比鱼池钓鱼苦得多。参与野钓的钓者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在的野钓概念与30年前已有所变化。那时候,钓鱼人少,污染少,养殖水面少,鱼的品种多、数量多。养殖水域,不管是精养鱼池还是粗养水面,是绝对不允许钓鱼的。水体污染少而轻,大城市四周河塘皆有鱼可钓,流经中小城市及乡镇的河流沟渠皆能钓鱼。这些年,我国经济大发展,改革开放一片繁荣,人民生活步步高,养…  相似文献   

11.
李懿 《钓鱼》2007,(5X):35-36
海竿一点式钓鱼:就是将多支抛竿,以塔形的分布打在同一个钓点里。这种钓法主要用于鱼头稀疏,鱼头个体较大,水深面广鱼少的自然水域,多竿多饵多以利快速聚鱼。此种钓法要求钓者需要有较高的抛投技巧,钓饵的落点,以不超过1个平方米的范围内,一旦钓点发窝,就会频频上鱼。此外一点式钓鱼讲究用饵。它要求钓者不要怜惜钓饵。  相似文献   

12.
任志新 《钓鱼》2006,(3):36-36
在自然水域钓鱼,使用商品饵的悬坠钓法要不要参照竞技用饵的法则即既重视饵的腥香品质又注意饵的各种状态?答案应该说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竞技比赛为了多钓鱼,不得不寻找一种非常适合鱼胃口的饵料,为此钓手们才会潜心研究试配各种各样的“小药”。而自然水域之鱼大都不挑食,腥的、香的、清淡的都会开口。而对饵的状态,野钓应作为重点来看待。否则商品饵开袋即用,导致饵的状态随意性很大,钓鱼效果时好时坏的原因中就多了一条用饵不当。而且这种原因往往十分隐蔽,不容易发现,需要在钓组相同、钓法一样,钓位相邻,钓点无差异的条件下,在与高手…  相似文献   

13.
张炎冰 《钓鱼》2004,(12):33-33
悬坠钓法被大众接受是必然的.因为它解开了过去不能解开的谜.使钓鱼成为可以研究的对象,比如提高上鱼率.扩大钓鱼范围,确定对象鱼等等,但从传统到现代,钓组变了,结构变了,钓法要不要变?穿新鞋走老路,用浮子的认识去指导浮标,当然钓不好鱼。  相似文献   

14.
管察 《钓鱼》2005,(12):22-22
鲫鱼是下层鱼,习惯底摄。在“台钓”出现之前,我们主要是底钓,坠钩平底,先撒窝,再根据底况和鱼的摄食偏向选择相应的钓饵。“台钓”不打窝,用诱钓合一的钓饵边诱边钓,但钓着钓着鱼上浮了,于是有钓离底、钓半水和钓一标深等钓术变化,但这是针对池塘而言。野钓或粗放型养殖水域鱼的密度低,诱鱼就不能省略了。  相似文献   

15.
《钓鱼》2008,(20):71-71
赵锦波1977年出生,现年31岁,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人,职业汽车修理工,自幼与钓鱼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工作很忙,但对钓鱼仍然痴心不改,平时最爱去水库驻钓,可以说白山市靖宇县周围的大大小小的钓场和水库几乎都被他钓遍了。经过十多年的磨炼,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在靖宇县乃至白山市都很有名气的休闲钓高手。无论是悬坠钓,还是抛竿钓他都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的大部分时间就都用在了钓鱼上,不管是钓池塘,还是野钓自然水域,他总是积极的支持和倡导者,因此,有很多的钓友都乐意和他在一起钓鱼。  相似文献   

16.
管察 《钓鱼》2005,(2):27-27
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伴随着悬坠钓鱼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新装备替代旧家什,新钓法挑战旧观念,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钓鱼的落后面貌。从2004年3月起,笔者有机会在钓鱼推广年中观察了10省市的城乡钓鱼形状,得到的结论是:起步悬坠钓法.热衷于竞技钓鱼的人越来越多.挑战大鱼,用池钓技术尝试野钓,取得佳绩的人越来越多,树立绿色钓鱼新观念,在钓鱼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人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7.
刘禹耕 《钓鱼》2004,(15):19-19
钓鱼书刊上不只一次地刊登介绍“钓草”的要领,使许多初学钓鱼的人少走了许多弯路,从而缩短了从钓不到鱼到钓得到鱼这个尴尬的过程。据笔者30年的垂钓实践,知道了钓鱼要钓草只成功了一半,有意识地找草而钓,就像只知道哪个塘口有鱼,但具体怎么钓还有许多讲究一样。  相似文献   

18.
鱼之灵动 《钓鱼》2011,(16):32-32
自从悬坠钓法进入内地,其先进的钓鱼技术,可说是对钓鱼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众多钓鱼大师、高手们的改良和应用,又出现了竞技速钓术。在鱼个体差不多的竞技精养池里,时速过百尾就成了家常便饭,深得竞技钓手的青睐,也让不少的休闲野钓钓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19.
张世才 《钓鱼》2011,(13):28-29
笔者每次出征野钓鲫鱼,都是在自然水域的岸边施钓,往往都是满载而归。 一、岸边水温适度,氧气充足,食物丰富 在野塘、溪流、河川,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野钓鲫鱼,钓位钓点的选择都宜钓边,其道理有四:  相似文献   

20.
李哲 《钓鱼》2007,(4X):39-39
窝点的选择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在野钓中,它对钓获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需要钓者的多年积累的经验来指导。在一次野钓能有三五个上鱼的窝子就十分理想了。能否选择好的窝点和对鱼情的认识,需要充分了解所钓对象鱼的食性和习性。根据鱼的食性和习性来寻找出鱼类栖身的场所和觅食活动的区域,以及鱼的活动规律。一个人在不了解鱼习性的前提下,是不会钓好鱼,也不可能钓好鱼。因此在钓鱼前,必须要确定对象鱼种。然后根据对象鱼的习性来选择钓点。根据鱼的食性和觅食规律来选择用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