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作法一例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花大力气讲写作方法,既讲得多,又讲得深,结果往往事倍而功不及半。但如果认为“文无定法”而干脆不讲写作方法,那也是一种偏向。最近听到一堂教《古战场春晓》一文,联系学生的实际来讲写作方法的课,对我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鲁迅说,写文章要到有定评的好作品中去学,这些好作品会告诉人“应该怎么写”。叶圣陶说:“课本就是例子。”既然课本是例子,有定评的好文章,那么学生学作文就应该从课本里的好文章中去学习。怎么学习?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然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系列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写作方法去作文,即“取法课文”。  相似文献   

3.
“故事新编”是一种形式比较新颖、内容比较有趣的写作方法。近几年来,这种写作方法已成为中学生考场作文的“新宠”,年年的中考作文中都有不少这样的文章被评为满分。所谓“故事新编”,是指对经典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进行合理的改编,融进改编者自己的观点、情感,使故事具有新的内容和含义。一“故事新编”的构思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1.立意翻新。所谓“立意翻新”就是抛开对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已有的评价,以全新的视角对他们进行重新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在评价时,要考虑可行性、科学性和大众的接受心理。2.人物重…  相似文献   

4.
“抑扬”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它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欲扬先抑”,二是“欲抑先扬”。对于前者,由于写作时经常应用,人们也就最为熟悉。因此,通常说起“抑扬”来,许多人误认为就只是指“欲扬先抑”。对于后者,由于写作时应用较少,人们也就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5.
“意见”分别于1996年、2000年被确定为党的机关公和国家行政机关公的正式种,本通过探讨“意见”的兴起、用法和写作方法,以期推动“意见”这一种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书亭     
《谈散文写作》曹世钦著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散文家曹世钦同志新著的一本专门谈散文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书籍。这本书内容新颖,所谈及的都是一些比较新的题目,比如:“要有一对审美的眼睛”、“间歇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刘邦琨 《辅导员》2009,(13):24-24
作文好不好,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文章有没有文学性,而增强文学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否在文章中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方法。现在,我们就将作文中的“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方法,通过一篇大家熟悉的语文课文来进行总结,从中探索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小见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法,不少成功的作品都善于运用此法。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小事也能“出彩”,恰如一句妙语:“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那么,如何让小事“出彩”呢?以下几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现在在国外流行一种“KJ”写作法。“KJ”是英语单词Kaleidocopically Joint的缩写,意思是“千变万化的联结”。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在于“变”和“联”。它要求根据既有资料,作发散性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收束,从较多的思考项目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思考,并结构成义。其简约步骤大致是:  相似文献   

10.
以小见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法,不少成功的作品都善于运用此法。小中见大,见微知著,让小事“出彩”,恰如一句妙语所描述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那么,作文中如何让小事“出彩”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王明艳  张玲 《吉林教育》2000,(10):22-22
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作文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写作方法,有了“写作方法”这盏指路灯,学生才能有“法”可依,有“路”可行。由此我们采用了“领文走,扶文行,放手练”三步曲。  相似文献   

12.
“情景交融”是一种作文境界,也是一种写作方法,一般分为“由景入情”与“由情入景”两种。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景中情,情中景。”(《姜斋诗话》)这种“情景合一”的说法,与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论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有不少专家认为,写作方法是很重要的,因此,便有了这样或那样的所谓“写法指导”和“写作指南”。个人认为,这对中小学作文教学而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伤害。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让学生“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字的能力,训练写文章的技能”。这一个“习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从何而来?叶老认为来自于语文学科。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以阅读为基础,充分发挥课文和优秀课外读物的借鉴作用,寻找写作方法、激发写作情趣。  相似文献   

15.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话是说写文章不能平铺直叙,应当做到波澜起伏,生动形象。要想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就必须在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抑扬”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的“以文为诗”首先是一个写作方法问题,是诗歌艺术表现手法,跟“运动”不“运动”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以文为诗”应“载道”问题就更是如此。陶渊明要表达的是现实人生中的真情、真境,而“以文为诗”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自然朴实,无需雕饰,正好应和了陶渊明的这种需求。所以“以文为诗”由陶渊明发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中要有写作意识,要将阅读和写作融合起来,采取“以读促写”的方式融通读写,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方法、技巧,在阅读中学会选材组材,提升写作水平。“以读促写”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三种:在阅读中学会选材组材、在阅读中学会写作方法、在阅读中创新写作文体。  相似文献   

18.
“自由写作”是近年来国外中小学乃至大学里兴起的一种写作方法。在美国,这方面的理论家有德博拉·福克斯、查理斯·苏尔和肯·麦克罗里等人。“自由写作”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所规定的内容在没有命题的前提下进行写作,其中心就是让学生“放开写”,这多少有点类似我国的“放胆文”,只不过后者一般只适于小学低年级罢了. 这种写作方法提倡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任何传统作文框架的束缚,既可写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和报告文学,又可写诗歌。也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一任思绪自由奔弛,凝注笔端,其目的在于培养并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家乡的风俗”是“我”的生活的一种特殊呈现,六年级学生对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在于生活中能经常看到它的身影,“陌生”是因为学生对它的了解并不多。本文结合学生的实际,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寻找习作对策,从单元例文中总结写作方法,力求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地表达。  相似文献   

20.
所谓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而用相似的或反面的、有差异的事物作陪衬的一种写作方法.也就是人们往常的形象化说法——“绿叶扶花”、“烘云托月”。根据衬体和本体的关系.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