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从历史、现实、制度三个向度分析党的群众路线,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历史向度揭示党的群众路线的成因、过程及核心内容;现实向度指向社会运行和社会问题,揭示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度向度要求建章立制,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变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任何学术研究都有一个向度问题,尽管不同国别和学者对比较教育目的、功能的认识不一,但就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其诸功能与目的的关系和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看,借鉴仍是当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基本向度。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弱化这一基本向度,而是要深刻分析其弱化表征及成因,探明如何拓展和完善其实现路径,以使其更好地为当前我国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大学组织在其使命这个起点之下存在两个向度,一个向度是使命-功能-架构-机构,另一向度是使命-分工-冲突一协调:两个向度的有机融合使使命起点下的大学组织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发展.大学组织必然有其使命,在这个使命下两个向度的价值在于:一个向度就是组织通过一定的结构来完成其功能.它的结构是各个机构的有机构成;另一个向度是组织内部的任务分工,但在分工后必然出现组织内部的冲突,所以要对冲突进行协调.在大学组织使命起点下透视大学组织内部治理更能跳出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来分析其中的矛盾,使我们更具有理性的判断力而非仅仅是经验的独断.  相似文献   

4.
三毛的创作中存在着拥抱世俗和彰显自我的双重心理向度及由此造成的双重艺术空间;从追踪女性心理轨迹的视阈看,作者在真实记录私人生活的同时也展现了她所属的性别群体的生存本相和心理现实。因为融入世俗人生与保持主体自我的矛盾共存,恰恰就是女性生命的真实历史和现实;另外,这二者的有机交融,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女作家三毛在现实中的心理困惑及其力求找到二者平衡点的艰难选择,也显示出女性生命欲求的多样性、心灵追求的丰富性及在现实中实践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有两个逻辑向度,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和客观必然性及其规律;二是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这是在确定社会历史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之上,寻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因素的视角,它科学地说明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研究应该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向度逻辑和客体向度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罗刚淮  铁婷 《辽宁教育》2023,(10):62-65
如果将课堂视作一个生命体,语文课堂的生态应该具有一些特别的向度与表征。从生命课堂的向度看,语文课堂应该呈现自由、有序、安全;从生活课堂的向度看,语文课堂应该充满体验、趣味、实践;从生长课堂的向度看,语文课堂应该富含见识、思维、成功;从人文课堂的向度看,语文课堂应该体现民主与平等、自主与合作、开放与选择、多元与个性。生态教育是顺应自然的人性教育,倡导生态语文教学既具有历史传承性,更具有现代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人的有目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变化,在发展中求生存是人超越于其他存在物的独特生存方式,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和更好的生存,而人是关系的存在物,人生活在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多重关系之中,和谐是现实人生的理想存在方式。传统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的人学向度,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和谐作为基本价值准则,目的是满足现实生活中人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昌灏  孙厚权 《天中学刊》2008,23(1):29-30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有两个逻辑向度,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和客观必然性及其规律;二是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这是在确定社会历史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之上,寻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因素的视角,它科学地说明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研究应该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向度逻辑和客体向度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自身发展的向度来看,创新使人与动物相揖别,并调整、改善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社会进步的向度来看,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能够加快社会发展步伐;从人与世界自由全面发展的向度来看,创新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表征着人类文明及社会进步的发展程度.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仍存有诸多不足,严重地影响了特殊教育的有序推进与健康发展.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深入领会与把握人性关怀的向度、早期干预的向度、分类施教的向度、协同配合的向度及持续连贯的向度,可开拓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新的发展层次与境界,促使特殊儿童在理解、关切与扶持中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不仅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高校后勤事业总是随着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文章对国内外高校后勤事业的起源、发展过程做了历史的考察,并分析了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深化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国际化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新鲜血液和重要力量,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直接关系着我国高校能否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新形势下构建基于职业生涯视角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应该成为高校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我国高校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将从职业生涯视角出发,探析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学校内涵式发展和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正视传统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基于职业生涯视角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视角,是指主要从经济关系中看取和反映人生、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现实的文学视角。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经济视角,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究现代小说精神内涵的丰富性,构建对现代小说的综合思考和价值判断。中国现代小说30年经济视角的发展经历了萌生—勃发—转型的嬗变,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感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办学自主权既是高校有效实施内部治理的基础,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进而到以办学章程为载体的治理体系改革的历史嬗变,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明显扩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变迁体现了权力与制度的互构关系:权力秩序呈现出从集中管控到分权治理的特点,制度模式从国家本位到多元导向的发展趋势。受路径依赖和高等教育供给制度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变迁过程中产生了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临时性制度过多与总体性制度欠缺、外部放权和内部集权等多对矛盾关系。在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迫切需要加大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力度,实现从行政主导型的制度变革转向发展驱动下的高校自主性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内容建构的历史溯源与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内容是依据高校德育目标的要求加以选择和建构的。它是高校德育目标要求的具体展现。高校德育内容有其独立的历史轨迹。追溯高校德育内容建构的历史轨迹,对于反省和审视高校德育内容建构的经验与教训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对于合理地建构现代高校德育内容也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历史视角中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路径,是根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内涵,把它放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彰显其应有之义。基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建立,我们走过了一条移植和模仿、学习和借鉴、自主和创新之路,一百余年的大学历史发展是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在缺乏理性色彩的功利主义和缺乏人文情怀的工具主义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下,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之路异常艰辛,"照搬模式"、"依附发展"和"路径依赖"的建设方法,使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之路不时走上歧途。反思我国传统文化惯习,应对我国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该树立问题意识,提倡实践路径,注重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与教训,突出制度创新,强调创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7.
《欧洲教育》2013,45(3):66-78
I thank you for the honor of allowing me to speak at this symposium on the autonomy of universities. Let me try to discuss with you for a few minutes the dialectic of university autonomy or, more precisely, the dialectic of power in the workings of university autonomy. First, let me try to explicate these terms — dialectic, power, and workings — which I think reflect the reality of university autonomy. Let us begin with "dialectic." I use this term to indicate that autonomy is not a fact of legal or juridical order. University autonomy is not established by edict nor by any other act of authority. The autonomy of a university institution is, first and foremost, an empirical fact. Thus, in the extreme case, every university is potentially autonomous; yet at the same time every university is also potentially and — again, in the extreme case — in a sense correctively subject to an external authority that may at any time negate its autonomy. The reality of the autonomous university is situated somewhere between these two dialectical poles, whatever be the act of law that formally establishes or negates it.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世界大学发展史,作为一个"多权力中心"的组织,大学是一个充满了道德感的共同体,大学人对于知识的共同信仰决定了大学对于腐败文化有着天然的抵制。从大学传统的视角来看,我国高校近年来频发的腐败现象与我国大学传统的缺失密切相关。要在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高扬理想主义的大学传统,形成道德共识;在改革的路径上,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培育大学传统;在制度设计上,变个人的权力为公共的权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合并已基本结束,有关的理论探讨也已冷却。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的理论思考已失去价值。相反,当“尘埃落定”之后,也许更能发现隐藏在改革背后的更深层的东西。笔者认为,此次高校大合并是中国高等教育激进改革的产物,同时认为在中国高等教育从外烁到内生的过程中,采用激进改革的方式往往是弊大于利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视角,探讨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境遇,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是一个深受内外部环境影响的组织,时代变革、国家盛衰、市场兴替与社会稳定无不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的办学行为,也在形塑大学的发展理念。大学作为一个复杂性组织,在实现一流的过程中需兼顾教育本质与社会需求,在自觉与他律中协同并进,实现多元、有特色而又不失灵魂的卓越。作为后发外生型组织,我国大学在成为世界一流的过程中面临单向度发展、自主权受限、片面模仿追赶、盲目崇拜量化的现实境遇,出现了浅层技术优先达成、深层制度文化滞后的“脱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