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7,(1):79-83
概述晚明文人谢肇淛在其著作《五杂俎》中,对绘画提出诸多见解。通过对内容注解、阐释和归纳,认为谢氏绘画观点和理论主张,主要有以下四点:指出古人绘画重叙事性题材,今人假托意趣为宗而重山水;疏理古今书画鉴藏观,提出今世书画收藏的谬处,书画收藏"七厄"以及书法与绘画收藏的区别;哀叹画家受到他人歧视而窘迫的社会地位;世人学习绘画比书法更难等。  相似文献   

2.
鉴藏作为黄宾虹艺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他经济的来源,人际交往的窗口,也是他理论研究的基石。最为重要的是,鉴藏提高了黄宾虹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思想,深刻影响了他的绘画风格,形成了他浑厚华滋、劲健圆浑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吕友者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1):101-103,112
鉴藏作为黄宾虹艺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他经济的来源,人际交往的窗口,也是他理论研究的基石。最为重要的是,鉴藏提高了黄宾虹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思想,深刻影响了他的绘画风格,形成了他浑厚华滋、劲健圆浑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正进行中国画收藏或鉴赏,要具备一定的书画鉴赏能力,拥有相关的学养、才识和格调。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需布局和谐、风格突出、意境深远。这是鉴赏者对一幅作品的最初印象,好的意境或意趣可让鉴赏者想细细看下去,好的笔墨技巧则是为表达意境或意趣服务的。而风格是区分画家不同审美特色之所在,更是检验其成熟与否的标准。每位国画大家的作品无一不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下面来谈谈中国画鉴藏中需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50-152
龚贤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它是"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无论从绘画风格、笔墨运用和意境表现上都有独特的面貌。本文拟通过对龚贤绘画作品的分析和研究,解读龚贤山水画的笔墨形式特点和绘画风格的形式美内涵。  相似文献   

6.
涵之先生是一个出道较早的书画家。他自幼喜欢书画艺术.上小学的时候就临摹了很多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因为喜欢书画的原因.家中父母给的零花钱也被他偷偷的买了笔墨和书籍。在学校,  相似文献   

7.
陈淳是明代重要的书画家,在融汇书法和绘画上都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他书画出于吴门,而能青出于蓝,顺应自身天性,淡泊自知,将书法与绘画融通,以别具一格的书画面貌为时人所重。本文即是想从书法及绘画相关性的角度,来谈谈其绘画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董其昌是晚明时期一代绘画宗师,“松江画派”领袖。他的绘画标士气、精笔墨、尚意趣,主张独创,求真、唯情,求神似重于形似,善酝酿古法,变古为新,为中国山水画开辟了发展方向。董其昌的绘画思想及绘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因素,文章就其绘画思想、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书画作品上的印章,主要分为三类:作者本人的印章、题跋人的印章、收藏及鉴赏人的印章。这些印章,又分为三个方面: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闲文、吉语、警句印;收藏、鉴赏印。书画鉴赏,要从作品的风格、笔墨、色彩、构图、章法、画法、印章、纸张、装裱、题跋等多方面来进行。其中,最主要的方面还是书画本身及书法、印章。印章,作为鉴定书画的一个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画特有的笔墨技法、独特的艺术性、别致的审美情趣,均与中国书画独有的绘画载体——宣纸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宣纸的特性、应用和创新的研究与阐述,旨在让宣纸生产者把控好生产质量,让书画者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宣纸的特性,使中国传统书画在高质量的宣纸上发挥出最佳效果,更好地传承中国宣纸工艺和中国优秀传统书画精髓。  相似文献   

11.
北宋诗人黄庭坚,虽为江西人,但与安徽结下深厚的山水、书画和亲友的情缘,也是其政治、文化生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研究黄庭坚,以及宋代政治、文化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滉的《五牛图》体现了唐代绘画的高超技巧,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我们发现的私人藏本《五牛图》画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如出一辙,但其画面尺寸比故宫本长30多公分。故宫本画心有乾隆皇帝题字,私人藏本画心却有宋徽宗的题字和画押,钤方形双龙纹玺印,而引首却有乾隆手书"真迹无疑"四个大字。经过比照、考证、辨伪,我们认为,私人藏本《五牛图》卷为唐人韩滉所绘真迹。  相似文献   

13.
赵孟頫是赵宋近支宗室,他一生富贵,却极度痛苦。赵宋宗室的特殊出身和丰富的遭际造就了他复杂的性格,加深了他对人生的体悟,他寄情书画,才华横溢,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根据所得史料,结合赵孟頫的书画作品,试图窥探其人格特征及在他的人格特征影响下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明代黄柱的《侧坐观音图》在造型上体现了观音造像的风格演变,技法上又突破了传统宗教壁画的工笔重彩技法.采用水墨写意的表现手法与诗书画结合的表现形式,开创了宗教壁画创作的新篇章,也体现了圣僧庵壁画的创作思想,具有浓厚的文人意趣。  相似文献   

15.
“大千体”书法具有结体险峻、用笔灵活、章法整肃和气韵朴茂的特点,它们是张大千在继承中国历代书法优秀传统基础上,重点学习碑派书法“尚朴”,追求个性自由抒发“尚意”,与绘画相得益彰和适应时代需要产生形成的。“大千体”书法在碑学书法“壮美”的共性中更具有“华美”的个性,学习欣赏“大千体”书法要充分认识其特点,才能把握其质朴、华美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徐渭文学艺术造诣使他能在尺幅素纸上将诗书画融为一体,其中诗与画的融合主要是意境上的融合,以及精神上的融合贯通;书与画的融合,表现在徐渭以书法为画法,及以书风助画风。诗、书、画的有机融合,还涉及到三者形式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黄宾虹是中国山水画画坛上的一座高峰。他致力于研究中国山水画,师古法,师造化,提出了许多对后世艺术家有启发的画学思想,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试从用笔用墨、光、题材选择以及构图四个方面对他的艺术风格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张大干“大干体”书法体现出的创造性、典范性、传承性、价值性和传播性,在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新书体、实现中国书画艺术紧密结合、继续大风堂门派和书画界传承、促进书法作品间商品化、推动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范围广泛宣传诸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余珍是贵州毕节大屯土司之一,文武兼备,诗艺兼擅。他曾壮志凌云,投笔从戎,以都司身份组织围剿反清势力;他的书法、绘画水平在余氏家族中首屈一指,所著《四余诗草》清朗疏淡、闲适宁静,或寄情山水,或咏史怀古,充分体现了其“四余”之意。余珍深受余家驹影响,更多地继承了余家驹诗歌的闲适疏淡风格,色调烂漫,柔中见刚,情景交融,意境创造独具特色。余珍诗歌创作成就稍逊于余家驹、余昭和余达父,但在全国少数民族汉语古诗创作中仍占有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20.
张大千作为20世纪中国画大师,其书法艺术也取得很高的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传世的张大千画作中绝大部分都有十分精彩的题款,这种绘画题款书法也代表了张大千的书法艺术特征,融碑人帖,刚健奇崛、飘逸峻峭、开张恣肆,他的画款书法是围绕其绘画形式风格、创作心境、审美需求而题写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艺术魅力.大千的画款书法既独具一格,同时也是成就他的绘画艺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