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欣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4):99-99,96
本文从外来词的概念、构词类型、使用领域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详细阐述俄语、汉语中借用英语外来词的特点分析英俄变化,从而促进英俄两种语言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谈俄英\英俄双语对比教学中的比较层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俄英\英俄双语专业办学历史不长,但俄英\英俄双语对比教学随着外语专业开设第二外语就已经出现。近几年,高等学校“平台 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十分普及。英 其他语种的专业陆续开设出来。第二外语教学被推上了专业化的轨道。英俄双语专业的出现再次使俄英双语对比教学的比较层面问题突出了。本文试图从语音、语法、词汇、语言文化等层面谈俄英\英俄对比教学。  相似文献   

3.
书讯     
贵州教育学院化学系陈明元副教授的编著《英俄化学化工同形词》(平装本 )已于 2 0 0 0年1 2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编集英俄同形词 1万 5千多条 ,英、俄、汉共 50万字 ,其中大部分为化学、化工专业词汇 ,也包括一定数量的其它常用科技单词 ,少量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新疆开放通商、传教后,与英俄两国交涉愈加频繁,发生的案件与纠纷层出不穷.棘手的涉外案件和英俄领事的无理要求对晚清的新疆官员来说是个难题.稳定为先、不开边衅是清廷与边吏的共识,与此同时,也要尽可能地挽回国家主权、维护司法公正.饶应祺较好地把握住了平衡点,坚持“酌理准情、和平商办”“虑远防微、不激不随”,避免了在其抚新期间的外交冲突,洵属不易.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19世纪英、俄两国从不同方向逼进阿富汗,展开了一系列争夺活动,其目的是想把阿富汗变为英、俄的殖民地。在长达一个世纪的争斗中,英国由于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比沙俄强大,所以总是略占上风。但英国在侵阿战争中,受到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损失格外惨重,英、俄瓜分阿富汗的阴谋始终未能得逞。  相似文献   

6.
新疆作为中西交流之孔道,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其觊觎已久,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同时新疆与外国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国人逐渐加大对新疆的关注,《天山月刊》应运而生。《天山月刊》通过对当时新疆的边防危机和俄英等国贸易等方面的报道,从不同方面来向国人展现新疆与他国的交流,以期进一步认识20世纪中期的新疆。  相似文献   

7.
新疆外宣英译刚刚起步,相对于渐已成熟的中国外宣英译大系统来说,它还是弱小的,处于边缘的子系统。新疆的多元文化,地缘政治和丰富的资源说明了新疆对外宣传在我国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性。做好新疆外宣英译是我们宣传新疆,让世界朋友了解新疆的有效途径,也是译者在做新疆英译时必须铭记之事。新疆外宣英译文本的特点复杂而有特色,给译者挑战,也给译者创造空间。笔者结合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初步解读,谈谈对新疆英译的浅显看法,希望有更多译者关注新疆英译。  相似文献   

8.
“东方问题”乃是19世纪上半期欧洲国际关系中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围绕着这个问题,英、法、俄、奥等欧洲大国展开了激烈的政治军事争斗,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在国家(行为体)层面,大国关系模式体现为维持现状(英、法),改变现状(俄、奥)和承受(土耳其及其属国埃及)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在国际(体系)层面则呈现为一种多极格局,其中的6个自变量加上15对关系函数,构成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中叶的俄国和英国,是当时的两个殖民帝国。当沙俄向中亚的浩罕、布哈拉和希凡三汗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英国殖民者已征服印度,并以印度为殖民地继续向北扩张。浩罕阿古柏侵入新疆之后,又将英俄两国在中亚的对峙局势引入我国西北边疆,使我国西北边疆危机加剧,蒙上了一层英俄争霸的阴影。当时的新疆伊犁,又是中外通商的巨埠,沙俄早已垂涎三尺,虎视耽耽欲攫取之,妄图鲸吞北疆,进而囊括南疆。面对西北边疆岌岌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最后30年到20世纪初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并最终向两极格局整合的时期.东亚格局也发生变化,此时在中国角逐最为激烈的是英国和俄国,这段时期英俄在华矛盾实质上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开放的殖民主义政策与封闭的殖民主义政策之间的矛盾.以1898年的旅顺口危机为界,之前英基本上支持俄在华活动,之后采取种种措施予以限制,到满洲危机时双方矛盾达到高潮.英俄矛盾变化及英日同盟的建立对东亚国际格局最直接的影响是日本政治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时期达到鼎盛。印度作为英帝国的殖民地,成为帝国取有价值的财产,它标志着帝国的世界强国地位。因此为保卫在印度的利益,英国不仅在印度内部巩固殖民统治,而且在外部与俄国在中亚展开了争夺。这样印度因素成为影响维多利亚时期外交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俄国对我国西北边疆侵略的步步深入,俄罗斯人迁入新疆,形成大漫布、小聚居的局面。十月革命后,又有大批俄罗斯人逃入新疆定居下来。这些俄罗斯人绝对数量不多,仅占新疆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他们积极地融入近代新疆的社会生活,最终形成新疆的俄罗斯族。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5年 9月新疆三区民族军向国民党发动大规模进攻。张治中奉命调查解决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三区少数民族革命暴动问题 ,他遵循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民族主义原则 ,和平解决了新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诗文在欧美、俄、日、韩等国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今知西方汉学界最早翻译和评价柳宗元诗文的是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思,在其专著<中国文学史>中译释了<捕蛇者说>等散文,并作了深入的分析.还有英国学者查尔斯·巴德、美国新诗派诗人威特·宾纳、法国著名汉学家德理文、德国著名汉学家格罗贝、俄国著名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日本的著名诗歌理论家淡窗广濑等,对柳宗元诗文的研究都非常广泛而深入.  相似文献   

15.
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他者文化(主要是俄罗斯和中国)在审美角度上的新奇性,从而阐明其对伍尔夫在小说形式革新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族人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此外 ,我国湖南、河南、北京、广西、四川、甘肃等省区以及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国也有维吾尔族人。维吾尔族人的姓氏比较复杂 ,约有 1 5种之多。  相似文献   

17.
1885年平狄危机是英俄在中亚和近东地区长期争夺的产物.危机使英俄几乎达到战争边缘.由于在欧洲外交孤立,英国政府放弃了以战争解决危机的初衷.平狄危机持续时间虽不长,对英国中近东战略及海峡政策却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发[2007]32号文件中提出以新疆为基点,面向中亚国家的扩大对外开放战略,这就要求新疆高校的中亚研究机构要以科研合作和教育交流为两翼,与中亚国家、俄罗斯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社会合作活动,这对培养新疆和西北地区的中亚研究力量、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社会联系起着重大作用。新疆高校中亚研究机构站在我国向西开放的最前沿,必须大胆走出新疆、走进中亚国家、走进俄罗斯,积极开展面向中亚国家的各种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中亚各国国情国力和市场潜力的调查研究,注意观察,掌握新动向、新变化,不断提高新疆高校中亚研究机构的社会作用,丰富中亚研究内容,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更为实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章以苏俄时期(1917-1924年)的中亚为背景,论述了英国的中亚推行干涉政策的经过,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粉碎了它们的干涉和叛乱,英国企图控制中亚,绞杀苏俄革命的计划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0.
普通学校鉴定与国家认证制度是俄罗斯社会转型以后开始实行的一项学校教育质量监督保障制度。它是英美等国家的经验被俄罗斯本土化的产物,因而在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上表现出了鲜明的俄罗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