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反映了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也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它提出了一整套以建立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型需要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的理念和策略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态社会主义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致力于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的结合.生态社会主义对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休斯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休斯认为,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坚持一种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当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价值评价框架。生态依赖原则表明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必须坚持在自然中定位社会,生态影响原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休斯的诠释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及当代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针对世界各地,特别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理论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系统论等结合起来研究,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正反方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的产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生态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强调只有生态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由此可见,制度建设是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着重加强的部分。无论是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及其根源,还是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之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生态文明观是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当代新发展,是摈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价值观突变,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哲学依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6.
生态社会主义兴起于西方社会的绿色运动,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与思维逻辑,以生态危机为视角,对现当代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进行了批判,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生态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主张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这对于我国构建生态文明有宝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主义思潮和理论,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虽然尚未完全形成系统的体系,但其所提出的观点和主张在许多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我们思考当代社会主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流派,也代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演变方向。它以生态问题为切入点,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尽管其理论探索和研究成果存在一些局限,也与现实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背离,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的。这些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而且有利于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力图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相勾连,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弊端,重新探究生态危机的根源,探寻人类新出路和新的生产方式的生态社会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高兹从生态学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最为系统和尖锐,所提出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构想直接与现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相对立,试图建立以生态理性、合理消费、集约化生产等要素相调和的社会建制,并期望以此维护最大生态利益,缓解生态问题,并使人能在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活得更好更自由。重点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学》一书进行研读,挖掘高兹生态理论中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构想"消费得更少,生活得更好"这一核心内容,以期对其所要构建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有较为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0.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绿色运动,是一种以建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型社会需要为目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该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