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今年高考江苏数学试卷的客观题出得"小""巧""活"."小",即涉及到的知识面小,综合性不是很强;"巧",即题型结构巧妙,立意新,构思精巧,迷惑性强;"活",即题材内容含蓄多变,灵活性强、切入点多,解题方法不惟一.不少题由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宽,因而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这也体现了高考的要求.下面结合2005年高考江苏卷谈谈客观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2.
数学客观题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能较好、较快的解客观题,可使我们在高考中夺取好成绩.那么如何解好数学客观题呢?我想第一是“准”,第二是“快”,第三是“巧”.“准”的前提是概念、性质要正确;“快”的基础是内容熟悉、运算熟练;“巧”的形成是合理跳步、巧妙转化.  相似文献   

3.
数列与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两者的综合常常作为考查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历年的高考中,有关数列与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的试题,通常各以一个或两个客观题出现,特点是“小、巧、活”,而有关数列与不等式及其他知识综合的试题,多以一个解答题出现.  相似文献   

4.
数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占12分~20分.从考试题型来看,一般有一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客观题突出“小、巧、活”的特点,属中等难度的题;主观题中数列常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交汇,综合考查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从考查内容来看,对数列的考查往往以下面四种形式出现:(1)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基本数列为...  相似文献   

5.
高考数学客观题包括12道选择题和4道填空题,分别占60分和16分.高考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客观题决定,即“成也客观题,败也客观题”.要解好高考客观题,除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外,还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下面将一些常用的方法归类总结。  相似文献   

6.
黄伟 《考试周刊》2012,(68):3-3
2012年高考落下帷幕的时候,江苏历史高考第22题无疑给一线教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该题秉承了江苏高考演变的趋势:“稳中求新”。其“稳”是良好地继承了去年江苏高考第22题小论文的题型;而重要的是在于其“新”,新在史学理论通过小论文的形式进行了论述式的考查。该题围绕的主题是萧公权对康有为思想认识的变化和修正。它不在于考查学生掌握了康有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而在于考察萧公权对康有为思想认识为何变化,为何修正?这就涉及历史认识论问题.从中也感受到了历史认识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7.
彭俊姣 《广西教育》2005,(7B):40-41
一、2005年语文高考试题的主要变化 1.选择题减少 第1卷客观题即选择题,由原来的14道题减少到10道题,分值由原来的42分减少到30分。其中“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部分减少了2题,即由原来的6道题减少到4道题;小阅读(第1卷的现代文阅读)减少了1题,即由原来的4道题减少为3道题;古文阅读也减少了1道题,即由原来的4道选择题、1道翻译题,改为3道选择题加1道翻译题。  相似文献   

8.
在三角函数学习中,有关sinθ±cosθ或tanθ-cotθ关系的一些题中,用常规解法解决费时、繁琐,若用下列结论解决,则明了、简洁,尤其解决一些“小、巧、活”的客观题,显得“简、快、准”,有“不点学生‘自通’”之效.  相似文献   

9.
分析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我们仍可获得这样的整体印象:回归经典、突出双基、关注发展,试题结构合理、保持相对稳定.突出“新、活、巧”三个字,具有“新而不偏、活而不怪、巧而不难”的优点,同时具有“常规常考、常考常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99高考试题的设计继承和发扬了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所形成的“立意鲜明、取材讲究、形式多样、难点分散、层次分明”等优点,并有创新和发展,增强了考试的活力.具体而言,今年高考数学的客观题有以下特点:1.数量结构变革试题由’98高考中的15道题变为14道题,由’98高考中的65分变为60分.这样做,即降低了整卷试题的数量,又有利于减少客观题的弊端,也贴进了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更回应了削减客观题、加大主观试题的考查力度的呼声,只是步子迈得稍小了点.2.淡化运算,突出能力第(1)~(6)及第(11)题不用…  相似文献   

11.
许少华 《广东教育》2005,(11):46-47
2005年高考是广东单独命题的第二年,试题整体布局合理、难易适中.抓住基础、重视能力;温馨中透着残酷,温柔里饱含刚毅;既有和风细雨的基础比武,也有腥风血雨的能力拚杀;“小、巧、活”的数学个性充斥着整张试卷,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这一特点被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考生心服口服,家长满心欢喜,老师拍手称快,社会一片赞誉.对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有良好的推动与导向作用,应该说是一套较好的试题.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第一次出现一“纲”多卷的现象,即全国通用一本《考试大纲》,允许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重庆、福建、广东、辽宁、浙江、天津十一省市单独命题,与全国卷并存的现象。通观全国15(全国卷第一次出了4份)份语文试卷,语言运用题再一次成为试卷的新宠,受到高考命题者的“追捧”,也命制出了一些新活题,得到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无论是改错题、图表数据题、新闻概括题、仿句题、造句题、扩  相似文献   

13.
不容忽视的“反函数法则”贵州省毕节一中杜世豪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更是高考的热点.近年高考数学试题中不断出现与反函数有关的考题,且多数都是小而活的选择题、填空题.对于这类考题,考生要是像常规题一样按部就班进行解答,不仅有“小题大作”之嫌,而且必然因浪...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分文、理两卷,其共性是:试题设计抓住基础、重视能力;温馨中透着残酷,温柔里饱含刚毅;既有风和日丽的基础比武,也有腥风血雨的能力拼杀;“巧与活”的数学个性充斥着整个试卷,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考生心服口服、家长满心欢喜、老师拍手称快、社会一片赞誉.它真是一套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全面考查数学综合素养的好题,对今后的中学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试卷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都是考查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知识.高考之后。老师都说:题不难、不怪、不偏;学生也说:感觉可以、不会很差.但分数下来之后,老师困惑、无奈;学生伤心、惊叹.问题出在哪儿?——基础不过关(即基础知识、基本运算、基本数学方法不过关),基础的缺陷造成了容易题拿不稳(分),中档题拿不全(分),高难题拿不到(分).要抓好基础的落实,必须落实好两个“针对”,一要“针对高考”,二要“针对学生”.所以要根据高考实际,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抓好基础,抓好落实,即所谓“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高中数学的基本技能很多,最重要的是运算能力,考生应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试卷中,立体几何试题一般为"1+2"或"1+3"的模式,共25分左右,客观题主要考查三视图、计算型问题、位置判断型问题等,其中不乏小、巧、活的试题,解答题着重考查空间想象、逻辑推理以及运算能力,一般先证后算,同时解答题还兼顾综合法、向量法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戴儒京 《物理教师》2005,26(1):61-62
2004年物理高考(江苏卷)的最后一题(第18题)的“参考解答”,笔者有两点质疑,现提出,与关心高考的同仁研讨.  相似文献   

18.
从表中分析可得:近几年高考中三角部分试题均为中档题,总分值约占20分左右.题型以客观题为主.自1997年到2002年的6年中,有2年没有出大题.从题量上来看,随着高考改革的发展,总题量在减少,故三角部分题量也在稳中有变。由97年的5个小题到02年的1小1大两个试题.知识考查上,主要体现在“性质、求值、变换”.  相似文献   

19.
一、物理试卷综述综观08年北京理综试卷的物理试题,总体印象是:试题常规、回归经典,突出双基、考查能力,注重探究、设问新颖,试卷平稳、关注发展.试题素材源于教材、挖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结构合理、保持相对稳定,整套试卷突出“新、活、巧”三个字(设问新、题型活、解答巧),具有“新而不偏、活而不怪、巧而不难”的优点,同时“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既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出命题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杜绝了偏题、怪题、难题现象.我们相信,这份试卷对首都高中物理教学和新旧教材平稳过渡以及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一定会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我在学习过程中总结了近几年的高考题型,一般有一两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我发现客观题突出"小、巧、活"的特点,主观题常于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交汇,综合考查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重要的数学思想。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阐述数列学习中应重视的几类问题。一、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问题此类题大部分都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