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全县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2%。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成教育.促进了“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卢国勋 《农村教育》2004,(12):14-17
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如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我市农村教育紧紧抓住这一时代课题.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把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放在满足农村人口学习.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上来,近两年来.我市各县(市、郊区)农村学校应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城镇化、经济多元化、劳动力分流化和农民终身学习的要求出发。  相似文献   

3.
衡阳地处湘南腹地,多丘陵和山地,是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全市现有中小学校2700所,中小学生100余万人,学生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湖南省衡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和农村教育的发展,确立了“科技兴农、人才强市”的战略方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农村教育作为全市教育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教育部在云南召开勤工俭学现场会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育人与创收相结合、发展与提高并重的原则,从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发展校园经济,实施勤工俭学和后勤管理嫁接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开展农村学校勤工俭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晋中市始终不渝把“农科教”结合作为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晋中市农科教结合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农村科技、教育要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依靠发展教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职业》1999,(9):38-40
西藏的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6%,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西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目前全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制约因素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尤其是农村。农村教育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基础性战略地位,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传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一的酉藏农村基础教育,建立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新模式,并以此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使教育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服务,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教育带人ZI世…  相似文献   

6.
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周铁农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耕地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0%,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广阔肥沃的黑土地不能使农民脱贫致富,其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劳动者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不适应农村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丰...  相似文献   

7.
川中丘陵农村大县是指地处四川中部丘陵地区,且人口多、财政收入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区域。丘陵地形、人口多、农业为主是基本县情。川中丘陵农村大县要成为川中丘陵经济强县,首先要将丰富的劳动资源转变为丰富的人才资源,要将人口负担变成人才优势,要将人才优势转变为人才资本。而这些转变都有赖于教育创新与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我国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农民左右着我国整体人口状况的巨大群体,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在国家竞争力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是因煤电而兴的资源性城市。全市19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达107万人,市辖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彰武县是国家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我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实际出发,着手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从1995年秋季开始,对农村初中全体学生实行“绿色证书”教育,经过考核和考试,使农村初中普通班毕业生也都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初农证书”(即绿色证书理论培训结业证书),农村教育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我市进行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  相似文献   

10.
王祖军 《农村教育》2000,(12):15-16
信阳市平桥区是1998年在原国家级贫困县信阳县的基础上,撤县后建立的一个农业区,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总人口76.8万人,农业经济、农村工作、农民脱贫问题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近年来,我区把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我区广大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实施“成教兴农”工程,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科教兴区”,使我区农村的农民知识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乡村城镇化作为我区近期和未来农村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教育》2008,(7):27-28
晋中市是传统农业大市.83%的地区属丘陵、山区,辖12个县(区、市),人口303万,其中农村人12120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8%。全市中小学校1565所.教职工33000人。在校生51万人。近年来.我市坚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出发.在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中.始终把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摆在重要位置.把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实施科教兴乡兴县工程.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目前农村人口仍占70%以上。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开展县级经济教育调查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科教统筹结合”,积极实施以“三教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农村职业教育走进全国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世纪,无论是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力资源开发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不相适应。对于一个拥有8.7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教育肩负着重大责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务院召开的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农村教育的两个战略地位:一是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农村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4.
青岛审教委副主任穆英琳在大会上发言。我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现辖7区5市,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合区(市)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4%;全市人口69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多年来,我市在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和实践,在农村初步形成了各级各类教育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格局,增强了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能力。一、以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方向,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的社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的社区教育中央教科所魏超雄本栏编辑宁杲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的大转轨和经济的大发展,我国广大农村经过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这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产物,也是农村教育进一步综合改革的需要。我们所说的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16.
泰来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给我们很多启示,我省农村教育改革正沿着新的轨道快速前进。如何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按照各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做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大文章,泰来的经验引起了我们深刻的思考。为了农村孩子的明天,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明天。泰来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准确定位农村教育转型的目标取向。“穷县富教育”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扎实工作,是泰来教育为经济发展的明天做出的贡献。泰来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以人为本”,“为了农村孩子的明天”,就应当从课程改革抓起,丰富课程资源,抓好校本课程,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积极促进农村教育改革。泰来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教兴国,对于农村教育来说不仅仅是句口号,更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的工作,即做好在原来“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基础上向“经科教文结合、从学前教育到终身教育、多教统筹衔接”发展的工作,培养新世纪的新型农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赖于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特别是要提高占我国人口80%左右的农民素质。因此,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应向更深层  相似文献   

17.
林潼 《教育与职业》2000,(10):17-19
兴办农科教结合、“三教”合一的农村综合中学,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也将是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必须适应农业、农村的发展和满足农民的需要   1.正确判断农村现状和预测农业发展前景,是确定农村中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   准确预测农业的未来,才能正确估计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格。纵规世界各国,农业发展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温饱型、综合型、专业型与超集约型四个阶段。温饱型农业主要生产粮食,是劳动集约型农业;综合型农业主要发展商品生产与多种经营,实行综合农业生…  相似文献   

18.
平遥是晋中的农业大县,人口48万,78%是农业人口。同时也是全市的教育大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77所,在校学生10万余人。2001年,我们按照晋中市的安排部署,在全县全面启动并实施了农村教育工程。几年来,我们以“扬名城优势,建教育强县”为战略目标,按照“紧贴三农搞服务、统筹三教抓改革、围绕经济求效益”的基本思路,努力推进教育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致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实施农村教育工程为重点,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佳木斯市农村教育紧紧抓住如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这一时代课题,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把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放在满足农村人口学习,提高劳动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上。近两年来,佳木斯市各县,郊区农村学校从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城镇化,经济多元化,劳动力分流化和农民终身学习的要求出发,结合县域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以载体、基地,网络建设为重点,将基础教育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整合农村教育、科技、农技资源,共同搭建“站校合作”式的为农服务平台,在为农村子女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同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成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增收,建设小康农村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只有深深根植于农村的社会经济现实,与农村社会经济形成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格局,才能获得健康、持续的成长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主动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以满足农业产化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