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要在路上,生命就是鲜活的。他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怀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聆听来自老师和孩子们的笑声。一路走来,心中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2.
在路上     
人的一生如果按80年计算,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假设此人每天往返在路上的时间是2小时,那么生命中的1/12,也就是整整58400个小时他都花在了路上。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路上,潘文彬老师行走了22年,他一路追寻,一路收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近日,一部36万字的专著——《走在语文路上》已经正式出版,这是他对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自己教学思想碎片的一次理性整理。捧读着他的书。与他的文字对话,与他的课堂对话,我在其间依稀感受到一条思想的溪流。这条思想的溪流,潺潺流淌,鲜有惊涛拍岸的大起大落;澄澈明净,鲜有夺人眼球的光斑亮点。  相似文献   

4.
敌人眼睛     
一天早上,彼得罗在路上走着,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烦扰他。这种感觉持续了一会儿,不过他也吃不准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好像是有人在他后面盯梢,可他看不见。  相似文献   

5.
太阳和星星     
有一个年轻人,在路上与他在求学时期的老师巧遇,老师关心地殷殷询问年轻人的近况。  相似文献   

6.
貌似两生花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班有两个很像的人,他们都喜欢讲冷笑话.尤其是喜欢讲“某某走在路上,突然!”这个系列,例如“有一天.一个火柴走在路上,突然!他的头很痒,他就开始挠头,然后就着火了。”经常是才讲到一半,她们就被自己的智慧逗得得意不已.笑得无法自持.不用听者做出很捧场的大笑声,  相似文献   

7.
《山东教育》2003年10月第29期上刊发有平邑实验中学杨士斌老师的一篇文章《我的“教育经典”》,阐述了两则小故事带给他的启发和思考。第一则故事叫“美丽的谎言”,内容是这样的的小明的爸爸在送小明上学的路上因为去捡小明掉在路上的练习本而不小心被汽车撞伤造成了眼盲。小明爱他的爸爸,也想让所有人都尊敬他的爸爸,于是他在一篇作文中把他爸爸的眼  相似文献   

8.
颁奖词: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经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  相似文献   

9.
《世界教育信息》2005,(5):58-59
一个人带着他的狗在路上边走边欣赏风景,突然.他想起来自己已经死了,他记得他死了.而且狗也死了几年了。他不知道这条路会把他们带到哪里。  相似文献   

10.
今年35岁的王海是一位武警军官,他从小就济贫扶困,热心助人。入伍十几载,在警营做好本职工作的同对,他还奔波在扶贫的路上,别人问他图啥?他说:“因为我和雷锋一样年轻!”  相似文献   

11.
《快乐阅读》2010,(7):18-23
我第三十二次在油桐路上守株待兔的时候,许莫终于忍不住了。 他一把拍开捏着他衣袖的我的小爪子,大声嚷道:喜欢他就去跟他表白啊,天天在路上偷看算什么!  相似文献   

12.
王晶 《家庭教育》2005,(5A):32-33
有一天,一只小耗子外出旅游。耗子奶奶给他烤了些路上吃的饼,把他送到了洞口。  相似文献   

13.
《红领巾》2013,(12):31-31
有一个男孩,名叫米洛。他整天都无所事事,不知道做什么好。上学的时候,他想赶紧放学;刚走出校门口,他又想进教室。在外边的时候,他想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又在想着待会儿出门去。他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那些最有趣的事在他看来最无聊。  相似文献   

14.
上学路上,我看到一个小弟弟摔了一跤,正坐在地上哭,我连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他擦干了眼泪,说:“谢谢大哥哥。”我说:“不用谢,小弟弟。”  相似文献   

15.
韩军说,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路上失落了太多的“根本”,于是他“呼唤中国语文教育返本归根”。在《中国教育报》组织的“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我们失落了眼泪”;有人认为,我们失落了“语文基础知识”、“讲授式教学法”、“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等等。其实,细想来,最根本的是,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16.
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位寓言大师,大约在公元前620年出生。据传说他生下来就是个奴隶。后来由于主人奖赏他的智慧和博学,特别赐给他自由。传说有一次,伊索和其他奴隶去埃菲苏斯的路上,搬运的物件需要分给每个人承担。他的同事嘲弄他,困为他挑选了一个装面包等食品的比别的担子重一倍的担子,说他太傻了。伊索几乎没有反驳他们,因为他明白这是一副供奴隶们路上吃的担子。最初伊索的担子挑起来很重是自然的,但不久,就一天天轻下去,最后几乎就只剩了一副空担子。这个传说,说明伊索是个遇事肯于动脑筋、非常聪明的人。后来伊索由奴隶变成…  相似文献   

17.
龙文 《内蒙古教育》2007,(4X):16-16
他是个穷孩子,住在郊区的一个垃圾场附近。上三年级的时候.他在路上捡了一只易拉罐。这时。一个收破烂的正巧路过,他做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笔交易,这笔交易的纯利润是一角钱。  相似文献   

18.
他,是国学研究路上的一位行者,从风华正茂到年逾半百,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他挚爱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多年前,一个15岁的男孩来到杭州胡庆余堂做学徒。在去胡庆余堂的路上,他的小脚老祖母颤巍巍地送他,一路上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20.
《广东第二课堂》2005,(7):37-37
一天,Scientist安培先生沿着river边散步,他一边走一边thinking about 着一个实验题目。路上,他拾起一块stone,将它放进pocket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