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江西旅游与民俗体育资源开发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江西省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和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江西省各地虽然都在积极开发和利用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但开发模式单一、缺乏系统规划、利用率不高、效果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剖析,针对目前各市县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分布、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和各区域民族民俗资源情况以及省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点开发、整体发展的思路,构建了"四圈两区"体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并通过对四个旅游圈和两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模式的可行性以及推行策略.  相似文献   

3.
体验型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休闲时代和体验经济的来临,户外体育运动、民族与民俗体育和体育节事等方式的体育旅游更是显示出不同的体验需求,为应对这一挑战,应加强体验型体育旅游产品的资源型、市场型、创新型和品牌型等开发模式,这不仅是提升体育旅游景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体育旅游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发展。汉水流域有着丰富的特色民俗体育资源,如西乡打锣镲、地围子、蜀河双彩车、石泉火狮子、武当武术等,但由于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其发展正面临巨大困境。建议以水为媒,促进汉江流域城市间的区域合作;开发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构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旅游圈;将民俗体育引进课堂,研制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将民俗体育发展与全民健身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体育旅游自然景观资源、体育旅游人工景观资源、体育旅游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和体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资源4种类型,并根据不同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具体的可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福建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体育旅游缺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核心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相对单一,缺少地方特色鲜明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资源整合力度欠缺,缺少整体性规划等,建议以“一轴、两圈、五主题”模式,对福建省体育旅游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整合,以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调查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针对现有的旅游资源,以及闽台两岸民俗的相似之处,根据因地制宜,突出特点、注重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潮流相适应、三效结合等原则,对开发闽台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四点对策: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加大投资力度;突出闽台体育旅游区域性、文化性旅游资源;注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促进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加强闽台体育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环鄱阳湖区具有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为做好环鄱阳湖区的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工作,应科学地评价民俗体育旅游资源。首先定性评价了环鄱阳湖区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然后建立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了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俗体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多元利益主体逐渐形成,文旅融合为其发展提供了时代契机。以共生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实际调研、逻辑推理等方法,明晰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共生发展的城市价值、现实逻辑及发展问题。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主体存在:共生单元人才薄弱,缺乏行业全面需求;共生界面形式单一,偏利共生现象普遍;共生模式开发不足,尚未形成特色品牌。建议以体旅融合为点,促进共生单元的人才生成;以旅游资源为线,树立多元界面共生产业链;以文化内核为面,打造互惠共生的模式品牌。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法、问卷法和走访调查,分析了舟山群岛海洋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海洋民俗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战略与对策,积极推动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创新,为舟山群岛的经济、文化、旅游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