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健康的生理及心理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先决条件。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现代人不仅要具备高智商条件,还要有非常好的心理调适能力,适应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现实生活环境中,个体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探讨体育运动与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关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性心理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对不同阶段大学生的性心理进行解析,提出要让大学生懂得性生理的相关知识,如何对待恋爱中的一些问题,能正确调适失恋心理等措施,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恋爱观.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分析及调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特点入手,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分析,对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的原则、途径和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如焦虑、自卑、自负、依赖等心理,并且针对这些不良心理,提出了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5.
离中考仅有三周的时候,学生们出现了没信心、没胃口、睡不好等心理或生理的波动。本文基于在临近中考,不宜做更多显性教育的情境下,探索如何利用好漫画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视觉艺术载体,设计出一次能调适学生迎考心情的隐性视觉心理课程,并从学生参与度、作品的被喜爱度、作品与学生现实经历的匹配度、作品对应考压力的调适效果四个维度,对该隐性心理课程进行了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6.
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调适能力是关系到高职高专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规划与心理调适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通过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文章旨在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流行一时的名言"理解万岁",就其实质来说是大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的困惑而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呼唤.当前一些大学生感到人与人之间不能完全信任、沟通.这是从中学到大学角色的变化、生理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转折而造成的消极心理现象.重视大学生心理转折期的研究,调适心理距离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提出了心理距离的调适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健康的心理对中学生终生有益,对学生的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过程亦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调适和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冲突,使其人格逐渐趋于成熟,使其心理进入一个健康而稳定的发展状态的过程。反之,如果心理冲突调适不当,极易导致适应不良或行为越轨。由此可见,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调整学生心理冲突,使中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中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与心理冲突的调节和适应密切有关。心理冲突是指个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和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广州市天河区教师心理调适中心通过开设课程、构建教育心理联盟、宣传健康生活理念等形式和途径开展教师心理调适的实践探索,就实践情况提出了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具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数呈增长趋势,为了提高人们的心理调适技能水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笔者以生态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市民在雅玛里克山心理调适实验.首先对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的生态建设进行了调查,并组织了部分市民进行了心理调适技能的培训,然后在山上进行了体验活动.结果表明,体验者的心理得到了良好的调节,心理调适能力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对人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In previous research, a physiological pattern of speech anxiety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period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delivering a public speech. However, no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pattern has been reported. Although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measures have not been found, it seemed reasonable to expect public speakers to exhibit a psychological pattern of speech anxiety similar to the physiological patter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at hypothesis. The observed pattern is a monotonic function decreas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speech through the post speech period.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林业学校女生在行经期参加体育锻炼对月经的影响,探讨青春发育期女生经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可行性,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面访座谈法和Dephi法,对福建省三明林业学校1998-1999级女生154人在行经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当年和翌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行经期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对月经有良好影响,有助于保持月经周期、行经持续时间和经血量的正常,自我感觉改善,这与经期不锻炼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行经期体育锻炼中必须科学合理安排,加强医务监督,严密观察,及时调整,遵从区别对待原则、减量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娱乐性运动原则和自我监护原则,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 ,是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时期 ,体现了生理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 ,阐明了生理课教学中实施性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十年来相关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女运动员经期进行大强度训练易引起性激素水平显著性变化,尤其是月经期不良生理反应较大,经期进行中强度训练不但不易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而且对运动有益。最后,提出一些可行性预防措施与建议,以供教练员与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运动训练对月经的影响和月经期进行体育锻炼,机体内发生的反应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的教师、教练及女运动员提供参考,科学地安排经期的身体训练,从而达到避免由于运动训练引起月经功能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面对重大社会突发事件时,高职院校师生会产生应激、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反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职院校不仅需要考虑师生的人身安全,也要重视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服务,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尽量减少疫情带来的心理不良反应,消除心理危机。以此为背景,以青海某高职院校为例,梳理该校心理服务团队制度保障、组织领导、在线服务、助力社会四方面情况,探讨在此期间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心理防护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旨在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的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创新意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意识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心理起点,有了创新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和创造欲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其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的突变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容易产生性心理困扰,同时对某些生理现象感到困惑与不适;遇到困难、挫折不能很好地处理,又得不到家庭支持,学校和社会又不能恰当配合,会导致不良心理及心理变态,诱发精神病态、引起人格障碍、认知缺乏等.加强青春期教育,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重视心理咨询,是青少年的一盏指路明灯;帮助孩子推迟青春期、解决出现的心理困扰、及时矫正存在的心理问题以顺利渡过该期.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和表现就其原因既有个体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内部矛盾,又有深刻的社会化变迁背景。本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探索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及归因,构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八大”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到青春期(11、12岁至17、18岁),生理身体表现出一系列巨大变化,心理行为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称为过度期、叛逆期、反抗期、急风暴雨期、青春骚动期、危机期、转折期、心理断乳期,普遍归因于身体发育的自然成熟。但社会生物学、人类学家则认为,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为了种族发展形成许多禁忌,特别是乱伦禁忌,后来这些禁忌本能化和习俗化。习俗之一就是换群。人类和他的祖先猴子、猩猩一样,是女性换群。经过漫长的进化,少女就形成了集体潜意识的青春期换群冲动,到了青春期就反抗家庭父母,极力在外寻找其他家庭(群体)的接纳。这种集体潜意识的换群冲动是青春期少女心理反抗的社会生物学根源。也就是说,生物的性成熟、进化的换群冲动、文化的性约束共同造成了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