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和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词汇联想测试探析本族语者与二语学习者对刺激词的反应类型,发现我国高级阶段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知识结构不健全.实施语块教学,模拟本族语者心理词汇的语义网结构,将语义联系丰富的预制块直接作用于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中,通过外部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对其心理词汇结构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提高语言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2.
了解第二语言词汇在心理词库储存和提取的属性、特征,可以有效指导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根据双语心理词库理论,词汇教学应注重语义相似性输入,发挥语义联想,进行词汇重组,力求建立一个合理的心理词库和词汇概念网络,使二语学习者能够直接联系语义与概念,有效习得二语词汇,提高二语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词汇联想测试调查心理词汇组织模式的性质和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模式是从语音关联发展到语义关联。此外,还探讨了本次实验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谢晴 《海外英语》2012,(2):79-80
词汇联想测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能有效揭示第二语言心理词库的结构特点。该文通过词汇自由联想测试调查了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受试的二语心理词汇是以词形反应为主,语义反应还没有占据主体地位。该文同时探讨了此研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心理词汇语义关系理论,采用词汇联想测试实证研究,调查中国学习者不同二语水平者的语义网络特征。调查数据表明:1)学习者一语心理词汇以语义联系为主,而二语心理词汇以语音联系为主。2)不同水平组的二语发展模式有所不同,高水平组的二语词汇的本质是语义联系,低水平组的二语词汇本质是语音联系。3)心理词汇语义网络中横纵聚合呈现"非对称性"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心理词汇语义网络的非对称性特征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词汇联想测试,考察了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二语心理词库的组织模式,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心理词库组织模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心理词汇以语义联结为主,但由于受到母语介入的影响,语义联结比较脆弱;语音反应和语义反应在学习者心理词库中的作用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大。学习者的心理词库组织模式需要重组以提高其词汇深度知识和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7.
词汇习得是贯穿整个外语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难点。本文根据有关二语心理词汇知识的组织、提取和发展表征的理论体系来探讨大学英语词汇习得方法。英语教材的词汇编排部分需要重新设置,联想和重组建立词汇语义网络,在语境中加强词汇的深度学习,旨在提高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心理语言学界就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一直有争议,主要有语音说和语义说两种观点。文章分析了出现这种争议的原因。同时探讨了二语心理词汇研究中反应词的分类问题,提出了传统的反应词的分类并不适合二语心理词汇的研究,并提出应该增加词形反应这一类型。  相似文献   

9.
董丽莉 《考试周刊》2014,(70):88-90
心理词库是人脑中储存、表征、提取词汇的场所,研究心理词库的一种经典而有效的方法是词汇联想测试。本文旨在探讨词汇联想测试在国内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对十年来国内词汇联想研究进行回顾,同时依据相关研究发现对二语词汇教学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心理词汇是词汇在大脑中存储的心理表征。母语与二语心理词汇大体上同质,并非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二语心理词汇发展过程中语音反应是必经阶段,二语心理词汇的理想状态是要建立起类似母语心理词汇的以语义连接为主的通达网络,二语心理词汇中的及物和不及物动词连接网络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学习者要尊重二语心理词汇建构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整英语动词学习策略:重视母语,重视语音,进行以词块为单位的动词学习,并对及物与不及物动词区别处理。  相似文献   

11.
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是心理词汇研究中独特的领域,相关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语言的表征和使用,解释二语学习中的常见现象、对二语词汇教学和语言使用能力的提高具有指导作用。文章从二语心理词汇的表征结构和发展阶段着手,探讨易混淆词的内部表征,从微观角度发现易混淆词的认知心理动因,对易混淆词的教学和词典等教学材料的编纂将会有一定启示,从而促进学习者对汉语词汇的习得。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词汇的组织着手,重点分析了二语学习者应该如何根据心理词汇的动态发展过程采取词汇学习策略。得出的结论是: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组织是一个从母语概念向目标语概念转化的动态变化过程,所以词汇学习策略也应该从以词形为中心的策略逐步向以语义为中心的策略过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心理词汇研究的深入,有关词汇知识的组织、提取、表征和发展理论对词汇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本文从心理词汇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词汇教学策略,通过联想和重组建立词汇语义网络,在语境中加强词汇的深度学习。词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合理有效的心理词库,促进词汇的提取和产出。  相似文献   

14.
陈锋 《海外英语》2011,(10):312-313,315
不论是一语学习者还是二语学习者大脑中都存在着心理词库。语言的输出的过程便是语言学习者将词汇从心理词库提取的过程。而提取二语词汇的前提是要建立并不断地丰富心理词库中语义网络,即词汇的语义化过程。该文拟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探讨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词汇的语义化对语言输出的影响和意义,并尝试探索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实际词汇学习中的遇到的困难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词汇联想测试试图探索高中生心理词库的组织模式。研究发现,高中生的心理词库存在着从语音反应到语义反应的发展形势,对目前词汇教学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释义在第二语言心理词汇重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目标语解释方式一释义在词汇教学中的意义。同时结合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特点设计了教学实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解释方式对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的重组产生不同的影响,目标语解释方式即释义对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的重组有积极的作用,该结论对提高二语学习者词汇学习效率,促进二语心理词汇重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二语词汇联想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以某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两个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寻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汇在不同阶段存在的异同,从而发现其发展变化特点,即:呈现出逐渐优化的趋势,反映出随着二语词汇习得量与质的提升,心理词汇意义联系逐渐加强;这也同时促进二语词汇的习得,互为作用与反作用,打破词汇僵化。  相似文献   

18.
周谨平 《考试周刊》2010,(46):91-93
心理词汇研究为二语习得者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拟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词汇的心理联系来重组学习者的心理词汇,有效地促进二语词汇的习得。  相似文献   

19.
徐歌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4):85-91,97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词汇知识量表得分,考察先后9次建构式词汇联想任务对中国大学生二语新词习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验组在整体词、刺激词及干扰词的词汇深度层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种词性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的词汇深度影响没有明显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借助建构式词汇联想,二语学习者对新词进行有意识的主动加工,促使新词合理地融入旧词网络系统中,从而加深词汇深度。  相似文献   

20.
利用词汇触发理论,对常用动词CREATE在营销和通用语篇中的词语搭配、语义联想方面等触发特征进行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CREATE在营销语篇中触发的名词搭配词带有显著的营销话语特征,触发的语义联想与营销活动紧密相关;在通用语篇中触发的名词搭配词涉及的主题宽泛,语义联想类型多样;(2)CREATE在营销语境下,最倾向于触发焦点副词,充当其修饰语;在通用语境下,更倾向于触发时间和方式副词。研究对ESP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