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作品15部,大体可以分为5类,即“说”“子”“术”“事”“言”。“说”类小说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正格,其篇目数量也最多。而“子”类小说也是《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主体,其作品数量占《汉志》著录的1/3。其中著录的《青史子》《师旷》《务成子》《宋子》《天乙》5部“子”类小说,也是研究汉代“子”类小说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有短篇先行,长篇后起的突出特点。这种现象出现本身就与小说这一文体特点有关,班固《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塗说者之所造也",东汉桓谭也说过:"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可见,为后世所熟悉的"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在其发轫之始是微不足道,甚至是为人所不屑谈论的。但是,随着明代文学由复苏走向高潮,小说创作也迎来了繁荣期,《西游记》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一部杰作。  相似文献   

3.
《隋书·经籍志》以后历代类书所录《鬻子》并非道家书《鬻子》,而是《汉书·艺文志》小说家书《鬻子说》。今见本逄行珪《鬻子注》是对《鬻子说》的校注,其内容符合汉代小说的文体特征。逄本《鬻子》是现存较完整的中国第一部小说集。  相似文献   

4.
《史记》、《汉书》均载录陆贾的著述,但陆贾著作除《新语》外,其它著述大都已经亡佚。目前《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关陆贾著作如《楚汉春秋》、《陆贾》等仍存在若干争议之处,事实上《汉书.艺文志》有关陆贾著述的载录实际上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楚汉春秋》,这是一部近于《左传》的作品,故《汉书·艺文志》将其置于"六艺略"春秋类;一是"儒家类"《陆贾》,它近于后世的文集,其中收录《新语》、兵权谋《陆贾》及其他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5.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最完整的目录,对于研究古籍著述、古代学术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汉书·艺文志》中著述的《诗》类书目在后世大部分都已亡佚,《汉书·艺文志》后的六大主要史志目录对其记载也极少,保存至今且为人熟知的仅《韩诗外传》《毛诗》和《毛诗训故传》而已。本文旨在详细考察《汉书·艺文志》所录《诗》类书目在历代史志目录中的存亡情况,并分析这些书目的散佚原因,以此明确《诗》之学术源流。  相似文献   

6.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诸子十家,而称"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从而使得小说家自诞生之初就蒙上了"不可观"的影子,然究竟小说家是如何诞生的?本文从《汉志》出发探究小说家的起源,并对《汉志》所载小说家进行分折。  相似文献   

7.
《汉书·艺文志》 与 《隋书·经籍志》 是中国古典目录学发展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史志目录学著作,旨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两部书目对小说文献目录的分类、对小说概念的认识,分析小说文体的源流和演进.  相似文献   

8.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正史艺文志,在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全面分析了《汉书·艺文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思想,并通过与《七略》的比较,归纳了它的特点;阐明了它在学术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同时,结合《汉书·艺文志》的命运及正史艺文志的发展规律,提出新时代正史艺文志应侧重史学功能,内容只能是“记一代著作之精华”。  相似文献   

9.
祝昊冉 《文教资料》2012,(31):1-2,7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第二部重要的史志目录。两志在学术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从著录体例的角度对《汉志》和《隋志》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对后世的图书分类影响深远。姚明辉《汉书艺文志注解》与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是近代注解《汉书·艺文志》的代表性著作。两者对《汉书·艺文志》都采用标注存亡的方法,但对待章学诚"互著法"态度不同,古籍注解内容颇有殊异。对两家著作进行比较分析,是为深入研究两者学术价值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晚清的科学小说创作是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科学小说创作的起点。这一时期的科学小说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性的特点,一方面在叙述层面上体现着现代性,譬如体现在短篇小说文体的兴盛、叙事视角的转变等。另一方面体现在审美体验上的现代性,它包括对科学态度上、还有对审美空间的超越。除此之外,小说在文本中热衷于新名词的大量运用。  相似文献   

12.
唐代的小说读者是成熟的阅读和接受群体 ,他们与创作群体有着同样的小说观念和审美需求 ,他们不以史传的“实录”原则苛求作者 ,能理性地理解小说的虚构 ,常态地看待“奇事”“异事” ,并常常表现出参与创作的巨大热情 ,对小说的创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有时则直接进行再创作 ,为唐代小说的创作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科幻小说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幻小说的概念处于混乱的状态。这种混乱主要起源于门类的跨越性和写作的实验性。在分析了科幻小说4个主要定义族类之后,作者提出了一个包含6因素的科幻概念,这6个因素是文学状态、探索特征、科学内含、认知方式、审美因素和警世因素。  相似文献   

14.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言不仅向日常生活渗透,而且也被作家吸收进小说。人们因网络而感到快捷方便,得到了更多的娱乐和自由,但是也感到更多的孤独和寂寞,进而影响到小说语言,令小说语言表现出撒娇、怪异、琐碎和游戏化等特征。网络时代小说语言,一方面更加活泼、自由,充满朝气;另一方面疏远深刻的思想,从而走向娱乐化。  相似文献   

15.
从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与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一方面,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发达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另一方面,小说又生动地再现了城市生活的场景。广州自古以来就作为岭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而存在,它自然也成为小说描写的重点对象。本文通过梳理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小说对广州的描写,从文学的角度生动地勾勒出广州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6.
近十几年来,北欧的小说家们推动的犯罪小说的复兴引起了文学界的普遍关注。对于犯罪文学中是否存在科学因素以及具体表现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犯罪文学的文类属于文学,其下又可细分为侦探小说、悬疑小说、硬汉小说、警察程序小说、犯罪惊悚小说、历史性侦探小说等。从对典型的三种犯罪文学样式中科学因素的具体表现考察分析后得出结论:犯罪文学中科学的因素贯穿始终,但原因和目的并非为了科学本身,而主要在于文学自身:增强艺术感染力,提升作者在文学界的地位等。  相似文献   

17.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是20世纪最受争议的文学作品之一。长期以来,评论界对其展开了大量的道德伦理评价,并将其归为现代主义小说。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玄学侦探小说程式,论证《洛丽塔》是一部颠覆传统的玄学侦探小说。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之前的小说以工农兵为传播对象,作家以工农兵语言进行书写和言说,其语言主要表现为口语化。"文革"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的强势作用,大量领袖语言直接嵌入小说文本。新时期小说以思想文化启蒙为传播目标,出现了饱含情感色彩的人道主义语言和人文理性语言。自90年代以来,文化消费成为小说传播主要动力,作家根据读者的趣味选择小说语言使小说语言呈现出调侃性、时尚化和感官化的特征。各时期小说语言的根本差异表明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在随时变化。当下如何调整作家与读者的关系,通过语言变革既保持小说的良好传播,又避免让小说沦为仅仅是娱乐工具,是目前作家和学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申报》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该报在晚清小说的传播中独树一帜:在报纸上刊登小说征文,登载理论文章,大量登载小说出版广告;开辟小说专栏登载著、译小说或附送石印绘画小说;创办文学杂志登载小说;与其相关的书局大量出版各类小说。因此《申报》在晚清小说传播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有学者提出,中国古代史传在坚持实录原则的同时,允许虚构、想象,这种"虚构"包括对具体历史细节的虚构、想象和对一些神怪梦境、传说、传闻的记载。这一见解具有相当危害性。秉笔直书、实录不隐,始终是中国古代史传遵循的原则。史家不允许对历史细节,进行所谓的合情合理、设身处地的想象和虚构。史传中记录的一些神怪梦境、历史传闻等,是当时社会上已经流传、史家信以为真而加以记录的史事资料,它们并不属于史家本身之"想象"或"虚构"。主张史传可以虚构,甚至将史传的"文学性"等同于虚构和想象,都将取消史传的本质特性,为篡改和捏造历史打开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