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乡村旅游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地也出现了众多问题,乡村旅游与社区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关注。在研究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重点研究乡村社区参与问题寻求解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社区参与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水平和程度,提出乡村社区应该全面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包括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活动以及乡村环境、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以大理双廊白族村为田野点,以乡村旅游社区新兴群体"驻客"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田野调查,展现旅游情境中"驻客"与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和游客交往互动过程中对社区经济产生的影响,趋利避害,发挥其作为连接东道主与游客、社区与外界的桥梁作用,引导"驻客"参与旅游社区建设和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与乡村社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新农村发展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与社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来源于对乡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社会系统整体性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影响乡村旅游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新农村背景下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新的发展模式,这将使我国乡村旅游规范发展,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旅游开发对改善乡村社区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乡村社区依托区位、资源与市场等优势,在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乡村社区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对社区生活状态、受益程度、就业规模、生活质量的民生功效认同感普遍提高;但研究表明:社区旅游开发后的居民满意度不高,以社区居民利益为核心的旅游民生功效远没有释放.坚持政府推动、社区主导与居民主体三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思路,是充分发挥旅游民生功能、释放旅游民生能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农村新的经济发展形式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动力,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然而,社区居民参与意愿不明、参与受限,使得乡村旅游发展难以取得长足进步。该文通过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理论结合实践,以南京六合恋山草原为例,具体地了解乡村旅游中社区居民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量化分析影响意愿的两大方面即参与能力和参与预期,结合它们各自所涉及的影响因子,总结概括该社区发展初级阶段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社区音乐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形成独特表演产业品牌;发展社区音乐教育产业;引进商品房开发商的前期建设;发展社区音乐医疗保健产业;打造社区盈利性音乐演出季,通过这些创新解决了社区音乐活动缺乏资金的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部门对社区经费投资不足的压力,也更体现出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贵州作为西部旅游资源大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十分优越。本文在运用SWOT工具分析贵州发展乡村旅游可行性的基础上,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认为现阶段发展贵州乡村旅游产业,应充分利用和挖掘贵州“欠发达、欠开发”这个最大的省情,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引导,坚持走社区参与模式和实施品牌战略,从而促进贵州乡村旅游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并最大程度地惠及农民。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社区参与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各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本文试图从当地居民、旅游者和规划部门三方面来分析实际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不仅是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的重要形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它能从根本上确保农民直接获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因此,在下一阶段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将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实现农民生活宽裕、提升社区乡风文明、增进社区村容整洁以及落实基层管理民主等举措有机结合起来,使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发展乡村旅游对构建和谐南花乡村社区的带动作用,并指出了目前南花乡村旅游在构建和谐南花乡村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发展南花乡村旅游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区旅游的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了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昆明乡村社区“农家乐”的发展的现状作出分析。并指出“农家乐”想要实现上档升级,必须依靠政策的制定和规范以及“农家乐”业主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两个主要方面的改变。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社区旅游将旅游开发与当地社区建设并进,从而实现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田野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海南三亚回族社区的文化发展情况的总结和分析,现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成功转型过程中,三亚回族社区文化不断发展,走向繁荣,民族文化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三亚回族社区经济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继续调适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区旅游的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了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昆明乡村社区"农家乐"的发展的现状作出分析,并指出"农家乐"想要实现上档升级,必须依靠政策的制定和规范以及"农家乐"业主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两个主要方面的改变.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社区旅游将旅游开发与当地社区建设并进,从而实现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旅游资源丰富,在乡村旅游方面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出现了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利益分配、文化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坚持社区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同时旅游的发展应注重社区的权益,为当地脱贫解困,提高人们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5.
乡村社区与城市空间距离的不同和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近郊、远郊和偏远乡村旅游地景观差异,形成都市周边乡村社区旅游地吸纳旅游者来访逗留的时空差异,进而影响到了乡村社区内部要素结构的差异,形成了乡村社区特有的地域环境、人口、聚落形态、生产生活、公共服务、文化认同与归属等要素,构成乡村社区特有的乡土性、原生性和生态文明性特征,成为都市居民周末、假日期间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6.
内生式发展模式是西部民族乡村旅游社区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简要介绍了内生式发展理论,并结合梅里雪山雨崩藏族旅游接待村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实证研究,这对于西部其他民族乡村旅游社区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旅游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同时也给当地社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应该从旅游社区的角度出发,采取社区主导旅游的开发策略,协调好社区发展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最终实现少数民族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超越市场:中国乡村社区发展道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社区的发展是市场和国家双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代表市场化倾向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为乡村社区的产业发展、人口外流以及乡村面貌的改善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是这也使乡村在产业、人口及社区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市场冲击等许多不确定因素。鉴于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弱质性,乡村社区的发展天然地需要国家的支持与保护。因此,国家理应通过恰当的公共政策及制度设计,消除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振兴乡村而给乡村社区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德夯苗寨的个案表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难以操作主要是乡村旅游中各层面的文化冲突,通过更新传统观念、发展民族教育、寻找原生态文化与舞台展演的平衡点等文化调适的方式,有可能让乡村旅游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文化调适的方式入手,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有望从理论层面走向具体操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上郎德模式: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上郎德旅游开发模式,体现了墨菲的“社区方法”理念,已进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一个相对高级的阶段。上郎德旅游发展模式证明,在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乡村,社区方法是可以运用的方法,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开发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