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新的表述,特别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我们认为,“为人民服务”作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教育思想的理性回归.它向我国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三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是教育究竟应该为谁服务?在新的教育方针中,不仅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指“人民”:二是教育究竟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或者说凭什么去服务?三是教育究竟怎样服务?这三个问题不仅需要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去积极探索和实践,也是我们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同时,它也向教育投资者、举办者(含民办学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贯彻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2.
把为人民服务写进教育方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落实。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方向和出发点。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和谐,这是新时期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熊三倩 《江西教育》2004,(23):25-26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党的教育方针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又把“为人民服务”写入教育方针;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把“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写入教育方针,使党的教育方针扩展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把“坚持教育创新”第一次写入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对于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表述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为人民服务”明确地写入党的教育方针这还是第一次,这是我们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总结历史新经验,适应时代新要求而提出的,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发展。一、“教育为人民服务”提出的依据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把教…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在研究确定新世纪教育方针时,在“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为人民服务”把我们党的宗旨写进了教育方针。这既是对我们全国教育工作者寄予的殷切希望,更是对我们提出的严格要求。因此,教育为人民服务应该是我们办教育、办学校永远不变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十六大报告对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作出的明确表述。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事业的指南,它标志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工作的目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在“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样的表述,既和我们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既坚持了基本方针的连续性,又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的教育方针,字字千钧,寓意深远,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中如何写好“教育为人民服务”这篇大文章,我们认为,只有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规范管理,视质量为生命,视学生为亲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更大的支持,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9.
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也鲜明地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需要,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要真正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六大全面、准确地表述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时又赋予其新  相似文献   

11.
“学有所教”是十七大报告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正和人民幸福的高度,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目标和新理想。“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江苏基于教育发展的实际,以教育现代化来引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满足江苏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多方面需求的教育发展战略。围绕江苏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与理想,提供有效的科研服务,是江苏教育科研的努力方向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时期教育方针做了新的表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宗旨。这意味着新时期教育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价值尺度具有了新的内涵,但在当前条件下要满足不同价值主体的多样化需求,还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以解决教育体制中现有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围绕企业需求这一中心,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为重点,在尊重学生智能特点的前提下,沿着党的教育方针这条主线,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14.
让哲学亲近现实—艾思奇《大众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思奇通过《大众哲学》把抽象的哲学理论拉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深深地影响和教育了当时的一大批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战略思想。现阶段,艾思奇开创的哲学大众化方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具有很强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集中体现在走哲学大众化道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与时俱进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教育理论的“三个面向”,是新世纪全面开放的教育发展观。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根据对“德性”的重新界定,给予“三个面向”以人本阐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新的总体布局,形成了“五大建设”为内容的框架,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将“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工作方面的新信息、新思路、新突破,也是对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看邓小平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坚持和发展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这包括:坚持和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既体现了教育方针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又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赋予教育方针新的内涵,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不断趋于完善,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教育方针的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也为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发展与完善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作为提高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举措,对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出现了许多失真现象,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不乏教育政策执行协调性的缺失。从理论上讲,教育政策执行的协调性符合政策本身所具备的协调功能,符合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要求,符合行政管理的基本要义。从内涵上看,教育政策执行的协调性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实现教育政策执行的协调性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教育政策制定主体与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间的关系、教育政策执行各环节的关系、教育政策所涉及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教育政策执行与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各外在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执行简并增值税征收率和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政策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应设置一个“增值税减免优惠收益”会计科目,专户核算其在税收优惠政策中的受益情况,以更好地彰显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注,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章分析了设置“增值税减免优惠收益”会计科目的背景,探讨了“增值税减免优惠收益”会计科目的计算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