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蹦床运动项目的特征决定了比赛中运动员呼吸配合的重要性,合理的呼吸方法不仅有利于蹦床成套动作艺术美感的展现,还能够延缓运动疲劳,缓解运动员比赛或训练中的心理紧张,对运动员动作技能的提高、动力定型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蹦床成套动作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合理的呼吸方法,旨在为蹦床成套动作训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中国竞技蹦床运动现状及水平分析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本文通过对 2年来的全国蹦床比赛以及国际蹦床比赛的国内、外优秀蹦床运动员的动作质量、难度等情况的分析比较 ,指出了我国蹦床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蹦床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存在比赛发挥不稳定,心理素质欠缺,动作“精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则存在老龄化,持久作战能力下降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在高质量完成成套动作的基础上,合理增加动作难度达到成套动作得分效益最大化,是我国女子蹦床运动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屈体前空翻两周同时转体 5 4 0度 ,是国际蹦床比赛中常被选用的、比较典型的一般难度动作。由于我国正式开展蹦床运动仅两年多 ,目前这一动作在国内尚属较高难度动作。黄健是我国比较优秀的蹦床运动员 ,把他与国际中等水平运动员法国的米切尔完成的屈体前空翻两周同时转体 5 4 0度进行运动学比较 ,从中找出其优点和不足 ,这对黄健进一步提高屈体前空翻两周同时转体 5 4 0度动作质量 ,及其他运动员学习掌握该动作都有借鉴作用。1 研究方法①资料研究法。主要研究两人该动作的录像资料及相关的其他文献资料。②录像解析法。使用三星S80录像…  相似文献   

5.
蹦床作为体育竞技比赛中的一个项目,它具有高难度性与高稳定性的特点.因此,高难度性与高稳定性的动作不仅需要专项技术的练习,还需要一定的辅助练习加以配合.虽然专项练习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辅助练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本文重点介绍了蹦床运动对运动员的要求、辅助练习的作用、辅助练习在蹦床训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世界蹦床运动动作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统计两次世界最高水平蹦床竞赛中使用的蹦床动作,确定了目前世界比赛中运动员所使用的动作情况。根据相关信息和对蹦床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了近期蹦床运动动作的发展形式。结果认为,蹦床预赛第1套动作中,主要采用1周空翻,男、女使用的1周空翻情况是相似的。非完整类空翻中,使用后空翻3/4周接腹弹的动作最多。蹦床预赛第2套动作和决赛套动作中,男子动作以2周高难度动作和3周动作为主体,以3周高难度动作为前沿动作。女子使用了12001o和12001<两个动作,其2周动作以2周空翻且转体在720°以下的难度动作为主。未来蹦床运动的发展趋势将促使运动员掌握更多的蹦床动作,比赛中对技术动作的评判将更加细致;在编排方面,预赛两套动作将结合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7.
’98全国首届蹦床冠军赛综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通过对全国首届蹦床冠军赛的完成情况、动作类型、动作难度、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普遍网性差,肌肉协调用力掌握不好,影响动作技术的稳定性,是造成这次比赛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为了尽快提高我国蹦床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重要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网性、预跳的高度、连接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是目前我国蹦床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蹦床运动     
G838 对蹦床比赛动作制胜因素的分析[刊,中,I]/蔡光亮(山 西省体操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辽宁体育科技.-2004, 26(1).-47(XH) 蹦床运动∥比赛∥动作分析∥因素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所反映出来的 制胜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运动员要想在 国际比赛中取胜还须在"准、稳、高、难、美"这些制 胜因素中寻找和确定主导因素来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9.
下列表格中列出的是各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在2005年国际比赛或国内比赛中成套动作难度情况。动作难度是根据运动员在2005年比赛中完成的最高难度来确定。数据可能不完全准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时参加2010年第27届世界蹦床锦标赛预赛前16名运动员和决赛8名运动员40套动作的飞行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飞行时间是指按照国际蹦床评分规则的要求,用电子计时仪器准确记录的,运动员连续完成10个翻转动作的腾空时间;引入飞行时间对运动员名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预赛前16名运动员的影响率达到81.3%,对决赛运动员的影响率达到62.5%;我国男子蹦床运动员的飞行时间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各套动作均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但运动员存在比赛中发挥不稳定的缺点.教练员、运动员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在确保成套动作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提高各套动作的飞行时间,科学、合理地处理好飞行时间、动作的难度、动作的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各套动作成绩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三次文献、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国内外2次重大蹦床比赛女子前8名蹦床运动员的第一套动作难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数高水平女子蹦床运动员第一套计难度分动作的难度值接近平均值;在成套动作难度值方面中国运动员较外国运动员变化明显,并且难度值普遍大于外国运动员;至于难度战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12.
绷床运动     
G838 9903632’98全国首届蹦床冠军赛综析=Overview of ’98trampoline national championship[刊,中,I]/段宝利,赵俭,林春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1).-80-83表8(YYW)蹦床//锦标赛//稳定性//难度//综述对全国首届蹦床冠军赛的完成情况、动作类型、动作难度、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普遍网性差,肌肉协调用力掌握不好,影响动作技术的稳定性,是造成这次比赛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为了尽快提高我国蹦床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重要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网性、预跳的高度、连接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是目前我国蹦床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蹦床运动是个细腻的展示人体美、动作美艺术性很高的项目,被誉为“空中芭蕾”。从而在高水平的比赛中,不但要强调动作难度,更为注重的是运动员空中动作的正确技术、身体姿态的规范以及动作的韵味和美感。因此,艺术感则将是一名优秀蹦床运动员必不可少的一种素养。艺术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细胞”,它有天资的因素,但更需要后天的培养。在此。就蹦床运动形体艺术训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男女蹦床运动员竞技水平与成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刘兴 《体育科学》2000,20(5):33-35,42
蹦床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九运会”新设比赛项目。采用比赛现场裁判评定、调研考察、文献研究等方法,从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技术分、难度值、成功率几个方面,对我国优秀男女蹦床运动员的比赛状况、竞技水平和成绩名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男子运动员规定动作的稳定性和动作质量明显强于女子;男女运动员自选动作成绩的提高表现出增长方式的不一致性;女子尖子选手主要在动作质量上优于女子平均水平,而男子尖子选手在动作难度、动作质量两方面均明显高于男子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蹦床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技术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竞技项目。那么究竟是什么才是决定比赛发挥的最总重要因素呢?有人说是动作难度,但比赛时候的心理状态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往往稳定性好的运动员大赛成绩更优秀。稳定性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完成动作稳定性的保证。因此对蹦床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与研究,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调整自我控制能力,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从而取得优异成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蹦床运动特点及其制胜规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蹦床运动竞赛特点及制胜规律为:在所有参赛选手的大范围内,难度是蹦床取胜的决定性因素;在水平接近的运动员之间,动作的完成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运动员的最终名次;稳定性是决定比赛取胜最基本的保证;动作的高度仅是影响分数评判的因素之一。建议:训练应以动作质量为核心,以提高动作的难度为目标,以稳定做保证,同时保持动作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1从技巧单跳到蹦床单跳1.1蹦床单跳也技巧单跳的异同技巧单跳在1997-1998年间并入蹦床项目,采用蹦就要项目单跳比赛的规则,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技巧单跳比赛的竞赛规则。1.1.1相同之处训练与比赛的场地尺寸基本一样,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原理一样。1.1.2不同之处竞赛规则与以前的技巧规则似乎完全一样,技巧单跳一个高难度动作可以代替一套动作,而蹦床单跳一套动作必须由八个动作组成,所有的难度动作在全套八个动作之是,这对于单跳运动员的要求会更高更全面。因此其训练方法手段不能全部套用技巧单跳动的方法。1.2正确认识蹦床单跳的训练方法1.2.1…  相似文献   

18.
蹦床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蹦床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技术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竞技项目。由于蹦床项目运动和竞赛特点,稳定性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取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性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完成动作稳定性的保证。对蹦床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与研究,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调整自我控制能力,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世界蹦床锦标赛男子单人动作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成清 《体育科学》2002,22(3):63-65
使用爱捷录像解析系统,将1999年世界蹦床锦标赛网上男子单人的比赛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应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较少的预跳次数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而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和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的发展则是达此目的的根本方法;蹦床运动员比赛中能量来源是磷酸盐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运动员训练计划应依据这两个供能系统的特点制定;运动员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自选动作高度呈下降趋势,且变化很大,一般在结束动作达到最低点,但只要编排巧妙,在运动员现有能力的情况下.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难度分。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结合蹦床运动员体能需求、赛前体能训练的思路、赛前体能训练的实施与恢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赛前体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是提高运动能力、夺取比赛优胜。要处理好训练与恢复的关系,还应做好训练的系统性、全面性、专项性和区别性。蹦床运动员赛前体能训练负荷强度要相对平稳,动作设计要与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或成套动作相接近,训练安排要程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