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民办院校模具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民办院校的生源和办学特点,针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议从师生两级评价体系、完善的督导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三方面构建民办院校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师薇  吕永林 《现代情报》2011,31(11):128-130,153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思想,并从教学层次、教学内容、实践基地建设3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套具有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特色的"一个基础三横四纵"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阐述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实践教学含义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发展方向与实施,就如何构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给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朱强 《科教文汇》2013,(21):123-123,125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模式不同于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模式,相对于很多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研究学术型计算机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育的突出性和实用性。随着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深入,高职这种注重实践的教育模式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所以高职院校在传统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去构建更加开放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经验,来探讨高职院校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去构建这一个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朱强 《科教文汇》2013,(7):123+125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模式不同于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模式,相对于很多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研究学术型计算机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育的突出性和实用性。随着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深入,高职这种注重实践的教育模式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所以高职院校在传统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去构建更加开放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经验,来探讨高职院校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去构建这一个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蓝永庭  蓝芳 《大众科技》2009,(1):154-155
通过剖析模块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概括出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并结合模具专业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块课程的开发方法和课程结构及组织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建立了模具专业的课程构架,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的多个教学模块及其课程,初步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较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夏建生  刘军  陈青  孙雷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20-221,224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基于CDIO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及手段进行改革并加强学研合作,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从而探讨一条适于本科类模具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对于全国本科类模具专业办学点在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并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模具现场生产与高职模具教学经验,透析了高职模具专业的教学目标,提出了高职模具专业师资和设备等教学要求;并与本科模具专业教育进行比较,构建了高职模具专业的四课程、三实习、两设计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钦州学院为例,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基础上,结合其特殊的区域优势及人才需求,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进行论述,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认知实践教学体系两个部分,同时伴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运行体系两个保障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