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活作文,强调了作文必须与生活进行链接,旨在开掘作文教学的活水源头,提高学生作文的自由度及作文的兴趣。我们震泽实验小学在推进"生活作文"教学活动中,坚持做到"三为"。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一、学习为先,积聚"生活作文"实践的冲击力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我们做到两个"结合":其一,学习与反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夫子这段话,指的是一味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  相似文献   

2.
褚丽霞  宗文菊 《生活教育》2014,(11):119-120
正"生活作文",作为一种规律,揭示了生活对于作文的本源意义,告诉我们:丰富的生活是成功的作文的必要条件,所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意即在此。然而,生活作为作文的源泉,并不是纯粹的"自然"之源,并不是在你写作之时需要"生活"了,便能"开闸即来"、"伸瓢便得"的,而是需要我们平时有心有意去关注、点点滴滴去积累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培养他们开掘"生活"之源的良好习惯。生活作文的题材开掘主要有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3.
钟世华 《初中生》2013,(14):4-7
我的生活,我的话题,我的叙述,我的风格——合乎"我"的要求与特征的学生作文,可以称为"我的"作文。我的作文,我的生活我们要不要为学生作文而组织专门的活动,或者说,布置专门的生活?在今天的作文教学里,或许,很多作文里并没有生活,但有生活的地方必定有作文素  相似文献   

4.
张荔荔 《教师》2013,(12):55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一般认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作为语文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的外延也应该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  相似文献   

5.
作文源于生活,回味品赏,写出真情片段,说出独特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告诫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生活中的人事都可给学生很多思考和启迪。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用作文,在作文中再现生活,把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动、温馨的家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让学生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针对一些人学习写作只从记诵和模仿入手的弊病,旗帜鲜明地指出"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即无从谈起".我们"生活作文"正是实践着这样的理念,将学生引入生活中,将作文融入生活中,用作文的思想去体验生活,用生活的色彩去装扮作文,逐步形成了先"生活"后"作文"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实际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在生活中,我们告诉别人一件事情,向别人表达赞美或同情,这些话若用笔写下来就是作文,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同时,在今天中小学的各种重要考试中,语文的成绩很重要,而作文往往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可谓"失作文者失语文"。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作文教学。如何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化作文强调"四化",即作文意识生活化,作文内容生活化,作文过程生活化,作文体裁生活化。日记写作侧重"意识生活化",主要体现在激发日记写作的动力,擦亮打望生活的眼睛,养成记录生活的意识,练就提炼生活的习惯几个方面。一、记流水烂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的眼睛,缺少把生活转化为写作资源的眼光。日记写作中,我们要"睁眼看看每一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与作文关系密切。我们教师应该走好"跬步":在课堂中渗透作文思想、作文方法,引导学生时时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那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十分强调作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求在作文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打开生活之门,捕捉写作材料,为学生的作文练习开创一个丰富多彩的天地,使作文变得新鲜、有趣,学生想写、乐写,并逐步成为精彩生活的一部分,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那么,我们怎样呢?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沙鸥 《辅导员》2014,(14):23-24
正如果说写作是一湾清澈的湖水,那么生活便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头;如果写作是一幅艳丽的油画,那么生活便是写作用之不尽的色彩。不得不说,上述这段文字精辟点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但我们很多同学就是理不清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仍然不愿意写作文,甚至提到作文就头疼,好不容易写出一篇作文,也是像挤牙膏似的"挤"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再现,作文因生活而真实感人,生活因作文而生动精彩。现在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观,即"生活处处皆语文"。课堂与生活就像是写作之舟前进中的双桨,只有齐头并进才能顺利前进。目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块阵地,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如何"让作文走进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相似文献   

14.
提起作文,我们都知道积累非常重要,"有米才能下锅"嘛!那么,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做积累,怎样做积累呢? 一、生活的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时代依然焕发出生命力。他认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活动。"此话告诉我们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曾经一直是我和学生头痛的事。而这却在班级建立了"交往学习共同体"后变得有趣起来。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中抓住契机,时时指导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注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面向生活,立足生活.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吃透《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提出的要求,讲究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作文,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心慌慌     
下面这个话题"感受",曾经在"45分作文点评"中出现,今天我们来读一读获得高分的两篇作文。话题:我们生活的世界,瞬息万变,迅猛发展,作为大世界里的小人物,你面对生活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请以"感受"为题作文。要求: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情感。"因此,学校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认为生活作文的基本理念是:作文即做人,教文以教道,生活与作文是统一的。生活作文是寓于生活教育之中的。但学生对生活却缺乏观察与思考。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快乐习作,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成了我们的追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异彩纷呈的.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一千个学生的作文往往给我们再现的是一种生活情景,并不能给我们一千种的生活感悟与体验,更别说是一篇作文带给我们多种生活体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