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浸提方法,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影响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佳水平;通过L。(3。)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同时对色素在不同pH,Ca2+、Mn2+、Cu2+、Fe2+等金属离子,不同温度、H2O2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色素的提取影响较大,而在低浓度的乙醇作溶剂时,其影响不大,但当乙醇浓度超过30%提取受到影响;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l:2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40℃,提取pH6.0;火龙果果皮色素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在碱性环境中色素分解较快,温度的增加可影响其稳定性,Ca2+对其影响较大,而Mn2+,Cu2+,Fe2+的影响较小,对H2O2有一定的抗性和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黄色七彩菊花作材料,对其花色素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以蒸馏水作为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色素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优化提取条件为:温度80℃,料液比1:11.1(g/mL),提取时间30min。理化性质表明:不同温度、pH值对色素颜色有较大影响,色素的光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能力较差,色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抗还原性能力;Na^+、K^+、Ca^2+、Al^3+四种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Cu^2+、Fe^3+对色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龙眼壳为原料提取黄色素,并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剂为乙酸乙酯,浸提料液比为1∶30,温度为40℃,时间为3 h.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色素对光、热和还原剂的稳定性良好.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较小,其中柠檬酸,山梨酸钾对色素有增色效应,因此其用量不宜过多;Fe3+、Zn2+、Al3+对色素影响较大.该色素耐酸、不耐碱,在pH值接近10时,色素明显变色且有少量的沉淀物.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石斑木果皮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光、温度、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80℃以下较稳定;日光照射,金属离子K^+、Na^+、Mg^2+、Ca^2+、Cu^2+、Mn^2+、Fd^3+等对色素液的吸光度有明显的不良影响;高浓度VitC和柠檬酸对色素降色明显;蔗糖和苯甲酸钠对色素无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芹菜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确定其提取的较佳工艺及稳定性的条件.采用乙醇溶剂振荡萃取法,在5l0nm波长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该色素的较佳提取工艺;研究了不同情况下芹菜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较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85%乙醇溶液,料液比1:10,30℃,振荡30min.该色素耐光、耐热性较差;一些食品添加剂以及Zn^2+、Ca^2+、Mg^2+、Na^+对色素稳定性基本无影响,但Sn^2+、Fe^3+、Cu^2+、Al^3+会降低色素稳定性,加工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铜、铁、铝、锡容器接触.  相似文献   

6.
紫色甘蓝天然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从紫甘蓝中提取花青素类天然食用色素,并对甘蓝色素在不同酸度、温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天然色素适用于酸性食品的着色,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板栗壳为原料提取棕色素,研究了不同的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粗提棕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棕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75℃,条件下,用1%的N a O H提取2h,料液比为1:1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6.8%。棕色素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色素在碱性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100℃范围内稳定性好,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天竺葵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天竺葵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考察了pH值、温度、光照照射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5的80%的乙醇溶液中色素的提取率最高,得率为6.8%。该色素宜在酸性环境中使用,在10℃-90℃范围内,光照时间及常见金属离子对其性能影响不大。光谱扫描结果指出该色素在277.50nm处有强吸收,表明其有一定的吸收紫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蜀葵花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疆地产蜀葵[Altjhaea Yosca(L)Caran]花为实验材料,用95%乙醇和0.1%盐酸作为浸提剂,物料配比1:10,提取出蜀葵花色素.并从光、温度、PH值、氧化剂、还原剂、蔗糖以及金属离子的影响方面对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耐热性、耐光性较差。适合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该色素耐氧化性差,耐还原性差,耐糖性强。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该色素的稳定性无不良影响,而Cu^2 、Fe^3 、Sn^2 、Pb^2 对色素色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阴香果实色素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研究了从阴香果实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和条件.测试了pH值、温度、光照、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剂;阴香果实重(g)与提取剂的用量(ml)比为1:5;提取温度为65~75℃.提取液pH为3~4.实验发现,阴香果实色素既溶于极性溶剂,也溶于非极性溶剂:色素在弱酸弱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对光、热耐性较好:色素对Fe3+,Zn2+十分敏感;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以黄皮为原料,对黄皮粗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研究。通过黄皮粗多糖对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抗氧化性实验表明,黄皮粗多糖对动物油的抗氧化能力较植物油强,当多糖添加量为0.08%在第12天时抗氧化性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芸香科植物黄皮叶中分离出具有五种不同骨架的七个新酰胺类化合物,其中之一的黄皮酰胺的γ-内酰胺与具有促智作用的脑复康(piracetam)呈现相同的骨架,其分子中有4个不对称中心,应有16个对映体。在鉴定出16个对映体的绝对构型之后,用黄量教授设计的仿生路线先后完成了16个对映体和光活黄皮酰胺的不对称合成,在这一研究中解决了立体化学和合成中的一些难点,大大缩短了合成步骤,提高了总得率,生产工艺日趋成熟,其合成规模可满足临床试用和日后治疗疾病的需要。使用多项模型和指标也已证明(一)黄皮酰胺是有效对映体,(+)黄皮酰胺为劣对映体。黄皮酰胺对映体的代谢(血药浓度、吸收、分布、排泄、血浆蛋白结合、肝脏首过效应)和酶促动力学也都存在立体选择性差异。(一)黄皮酰胺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改善认知功能和抑制Ap毒性。药理作用的显著特点是提高突触效能和结构的可塑性,为国际上近年提出的“突触丢失是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的新学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当前AD治疗的新策略提供了有良好前景的新药。  相似文献   

13.
以红心萝卜为原料提取了红心萝卜紫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用蒸馏水浸泡提取,提取率为7.4%.色素的水溶性好,对光、热、弱酸性至碱性介质及食品添加剂相当稳定,耐受一般的食品饮料加工条件.色素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耐受能力较弱.红心萝卜紫色素是一种提取工艺简单、性质稳定、颜色鲜艳、价廉易得、来源充足的天然色素,可用于色糖果、面食品、果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及酒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荔枝皮色素的提取及性能作了初步研究,该色素颜色鲜艳,易于提取且稳定性好,它是一种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桔皮色素的提取及性能作了初步研究该色素颜色鲜艳,易于提取且稳定性好,它是一种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6.
以南瓜色素为提取产品,研究其提取工艺及产品的稳定条件.结果表明,南瓜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以无水乙醇为浸提溶剂,料液比为1∶9,浸提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3.0h;每100 g南瓜干品可提取南瓜色素为1.6547 g.研究表明南瓜色素在中性、偏碱性以及较高温度条件下都比较稳定,但对光照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7.
对黄柏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柏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 ax=335 nm,最适宜的提取剂为乙醇,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剂浓度为60%,提取剂pH值为3~7,提取温度为60℃.该色素耐光、耐热性强,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以及金属离子Na+、Cu2+、Mg2+、Ca2+等对色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提取溶剂及pH对云南滇红红茶色素的吸收光谱的影响。用不同的溶剂从滇红茶中提取茶色素,对茶色素提取液进行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滇红茶中的茶色素主要由茶红素和茶黄素两种水溶性色素构成。提取溶剂的极性强弱对茶红素和茶黄素的溶出有很大影响,以水做溶剂提取的主要是茶红素和茶黄素。茶红素和茶黄素结构受酸碱影响较小。以水做溶剂提取茶色素,pH值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鸢尾紫色素的提取与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原鸢尾花为原料,提取紫色色素,并对紫色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色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能测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性能作了初步研究。该色素颜色鲜艳,易于提取且稳定性好,它是一种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