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光绪朝中期,围绕权臣孙毓汶,形成了由张荫桓等朝中要员构成的京师官员书画鉴藏群体.民国时期,《艺林月刊》所连载的孙毓汶与张荫桓"商榷书画"的五十通书信——《孙莱山遗札》,是研究孙毓汶书画鉴藏活动及观念的重要文献.通过考证系年可知,这批信札写于1895年11月至1896年4月间,因甲午战败而引咎致仕的孙毓汶,居于北京城南丞...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末,无锡博物院(原无锡市博物馆)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的指导下,从江苏省扬州市文物商店收购了一幅元代大画家倪瓒的山水画《苔痕树影图》。根据作品中的画面诗文,始知该画是倪瓒为其友人江西贵溪正一道徒安素居士汪大椿而作。该绘画内容与笔墨均甚简洁,鉴藏印章较多,但并不见诸明清以来的书画著录。本文在对画面图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相关文献和鉴藏印玺的考辨,认为这些流传有绪的鉴藏印章是抬升该作品价值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1937年淞沪会战后期的嘉善阻击战,是浙江抗战史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战斗,在浙江抗战史上写下了辉煌而悲壮的一页。但是,由于战争发生时嘉善县地方政府撤退和百姓外逃,加上戎马倥偬、政权更替,所以这一事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不为人们所知。上世纪80年代末,嘉善县因编纂新《嘉善县志》的需要,派人到江浙沪三地的档案馆、图书馆查找关于嘉善抗战的资料。经过艰苦努力,特别是1990年5月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1877~1927年)先生,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代秀才,曾留学日本,历任学部图书局编译等职,晚为清华研究院教授。有《观堂集林》、《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等多种传于世。先生为近代著名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史学、古文字学诸领域创获殊丰。早年钻研西方哲理,于康德、叔本华学说特有会心。中岁从事文学研究,所著《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以下简称《词话》)、《宋元戏曲史》皆划时代之作。海宁籍语言文学家吴文祺教授尝为著文曰《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安先生》,而《词话》的影响尤为深广。按《词话》之成稿当在1908年秋冬…  相似文献   

5.
清代皇室书画活动在乾隆时臻于鼎盛,乾隆本人博雅崇文、身体力行,推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等大型书画著录的编纂,到宫廷画院名家云集、佳作频出,无不显示宫廷内部书画鉴藏、创作活动繁荣昌盛的局面。对此,今人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对于宫廷之外皇族成员书画创作与鉴藏活动的研究却显得异常薄弱。活跃于乾隆时期的鉴藏家辅国公永璥,即是清代书画史、鉴藏史研究中长期被忽略的人物。本文从考索永璥交游入手,以文献与作品结合,梳理出永璥的交游轮廓与收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永璥的收藏活动和鉴赏水平进行初步探讨。这对研究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的皇族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代皇室书画活动在乾隆时臻于鼎盛,乾隆本人博雅崇文、身体力行,推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等大型书画著录的编纂,到宫廷画院名家云集、佳作频出,无不显示宫廷内部书画鉴藏、创作活动繁荣昌盛的局面。对此,今人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对于宫廷之外皇族成员书画创作与鉴藏活动的研究却显得异常薄弱。活跃于乾隆时期的鉴藏家辅国公永璥,即是清代书画史、鉴藏史研究中长期被忽略的人物。本文从考索永璥交游入手,以文献与作品结合,梳理出永璥的交游轮廓与收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永璥的收藏活动和鉴赏水平进行初步探讨。这对研究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的皇族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过云楼收藏名闻天下,其书画是怎样来的?通读《过云楼日记》《过云楼家书》、顾承信札及过云楼友朋信札等档案文献,可获知这样的信息:大部分购买,小部分是交换所提得.其中无锡籍清代书画家秦缃业与顾文彬的书画交易颇为频繁,尤其是唐寅《王文恪出山图》(以下简称《出山图》)的交易经过更为曲折有趣.  相似文献   

8.
浙江海宁市籍的香港《时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侠小说作家查良镛(金庸)先生,捐赠给嘉兴市港币300万  相似文献   

9.
为了缅怀浙图历史,发扬浙图精神,创造浙图更辉煌的明天,浙江图书馆为中青年职工举办馆史教育系列讲座,从2007年7月一8月,每周一讲,共6讲,有袁逸研究馆员的《浙江图书馆精神》、徐洁副研究馆员的《张宗祥先生与浙江图书馆》、王效良副研究馆员的《陈训慈先生与浙江图书馆》、赵大雄研究馆员的《近代名人与浙江图书馆》、李性忠研究馆员的《饮水思源——浙江图书馆历史上的捐赠者》和徐晓军副研究馆员的《浙江图书馆的蓝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徐光荣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由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作家徐光荣撰写的《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记述了我国著名学者杨仁恺先生光辉的一生。杨仁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定大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他从上个世  相似文献   

11.
正在虹口区瑞康里居住着多位名人,如新民晚报的老社长赵超构,住在139号的名画家谢稚柳先生等。谢老是中国书画鉴定界的泰斗人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先后担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副组长、组长,去国内许多博物馆考察鉴定他们收藏的古书画,鉴定出一些国宝级书画。这位集书画鉴定家、书画家、美学理论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还是敦煌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巨著《敦煌艺术叙录》  相似文献   

12.
《南阳书画表》是晚明一部重要的艺术专科目录,著录了韩世能、逢禧父子收藏的元代以前的书画珍品。同名目录有两种,内容同中有异。学界一直认为它们分属于两位不同的编撰者:张丑、茅维。但通过对该表今存版本的调查和校勘,可知张丑是唯一受聘于韩氏的鉴藏、编目家,所谓茅氏《南阳书画表》系伪托之作。  相似文献   

13.
元代画家陆行直(1275—1349年后),字季道,又字辅之,号壶天,亦号壶中天、书壶中、湖天居士,吴江(今属江苏)人。出身分湖世家,嗜古好学,早年师从南宋著名词人张炎,工诗文词,精绘事,好收藏,家中多贮金石钟鼎法书名迹,于诗文、书画、鉴藏诸方面均有建树。史载其"诗画清劲,为人所称",惜传世作品仅存《碧梧苍石图》一件。关于陆行直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多有讹误,故本文从其家世、生平、交游等方面出发,对其撰《词旨》、收藏《荐季直表》、为钱重鼎筑水村等事迹及其传世孤本《碧梧苍石图》作一番考究。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1月20日,由劳继雄先生编著、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历时5年倾力打造的大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工具书《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在京举办发布会。该书以亲历者的实录,记载了中国顶级鉴定家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刘九庵、杨仁恺、谢辰生、傅熹年等前辈在上世纪80年代对大量中国现存古代书画的鉴定意见、艺术评价和争论.  相似文献   

15.
说章耀     
章耀,祖蜃湖州获港,1963年生于浙江海宁。初从沈红茶先生学画,又先后师从姜宝林、孙永先生,并得到曾宓、陆康先生的指点。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邦达艺术馆馆长。出版有《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章耀》、《章耀画集》、《四时花雨·章耀卷》、《章耀、金心明书画合册》。  相似文献   

16.
杨柏岭先生"近代上海词人及词籍考略"一文(载《文献》2004年第4期,以下省称杨文),对近代沪上部分词人的生卒年作了考释,此有助于词学研究和文献整理。惟若干词人生卒年份尚可进一步推敲。今撰订补,以求教于作者。  相似文献   

17.
新近出版的叶长海先生的《愚园私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是作者在新时期撰写的文艺评论及文化随笔的结集。集中文章,大多写于上世纪的80年代与90年代。 叶长海先生是浙江温州人,而温州和戏曲有着不解之缘。温州是宋元南戏的故乡,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温州又有戏曲研究的学术传统,温州籍学者王季思教授、董每戡教授对中国戏曲史研究曾做出重大的贡献。一  相似文献   

18.
吴湖帆先生(1894-1968)为二十世纪中国的代表画家之一。父母两系、姻亲潘家,都以书画收藏扬名于世,加以个人增益,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他的沪上居寓几成为江南书画鉴识的"沙龙"。身处中国画变革的时代,"变"当然是一时之盛。"新信息"的来临对20世纪中国书画的影响,已异于往昔,追索宋元的画意,成了中国绘画界的现象之一,开启了另一种新"摹古"风,这可从吴湖帆作品的摹古风画历来印证。吴湖帆曾三次担任故宫博物院书画展览审查委员,得览故宫博物院书画。《吴湖帆文稿》中可以读出他对当年所见的故宫名画的鉴识意见,如对燕文贵、江参、谢时臣,都有先见之明,以今日的更多资料比对,也给吾人以讨论的余地。吴湖帆1938年获藏黄公望《剩山图》前一年,指出《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为伪,可见其高明处。  相似文献   

19.
石介交游考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镇南军掌书记、嘉州军事推官。以内外艰去官,躬耕讲学于徂徕山下,世称徂徕先生。服除,入为国子监直讲(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徂徕石先生介墓志铭》,简称  相似文献   

20.
北魏碑刻众多,其中有两通墓志颇引人注目,它们是《鞠彦云墓志》与《段峻德墓志》,其拓本影印件均收入《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四册。现分录志文全文如下:鞠彦云墓志黄县都乡石羊里鞠彦云墓志。维大魏本州秀才、奉朝请、辅国府长史、镇南府记室、给事中、尚书郎中、奉车都尉领郎中、魏郡太守、宁远将军、统军本州司马、中坚将军鞠彦云,以正光四年正月十六日亡。祖璋,给事中;祖母,昌黎韩。父延增,东莱太守,东武侯;母济南解。妻武威贾。中坚英才金声,含德玉润,妙识朗于龆年,贞芳茂于弱冠。德贡颜、用,文通游、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