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环境会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有效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我国典型能源城市实践环境会计的意义,并以“三大基地”和“生态淮南”建设为背景探讨了淮南实践企业环境会计的若干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海洋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并在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提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第49届联合国大会确定1998年为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迈向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因素”,这是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定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行动纲领中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国际社会首次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达成的共识。2002年12月,联合国第57届大会通过了254号决议,决定把2005年到2014年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英文为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缩写为ESD)十年”。2005年3月1日,  相似文献   

4.
农业环境的破坏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乡镇企业和城市“三废”对农业环境的破坏很大,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94年9月在埃及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和199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发展首脑会议”都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心是人”。1994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也提出“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观点,并提  相似文献   

6.
《中国21世纪议程》国际研讨会,历时5天,经过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所有中外专家和代表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和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中国追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固政府为落实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关决议的一个实际步骤。在被人们称为“地球首脑会议”的里约环发大会上,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聚集一起共同商讨全球环境与发展战略,找到了人类摆脱环境危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作为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通过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一、行动依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成为一个划时代的纲领性文件,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类发展历史新时代——环境时代的开始,一场席卷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浪潮,以势不可挡之势猛烈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国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目标的实现正面临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和环境(Environment)问题的严重挑战,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PRED教育”,PRED教育与广义的环境教育内容是一致的,是国际环境教育在…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产生于80年代、盛行于90年代的一种崭新的发展观。我国于90年代初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作为制定跨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对这一新的发展观的关注至今仍主要局限于经济、人口、环境及资源的相互协调等方面,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职业教育是整个社会体系、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研究可持续发展问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绿地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不断加重,日益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而都市农业是一种“高效、低耗、持续”的现代化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对塑造城市生态系统、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生态经济转化、拓宽城市居民的就业途径、加快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发展都市农业必将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强综合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施投资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休闲产业。  相似文献   

10.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如何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之共识。按照国际通行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求得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物质基础是土地。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不仅是保护农业的基础,也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走旧城内涵发展道路,是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矛盾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和1981年《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明确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一系列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我国政府首脑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庄严承诺中国要认真履行会议所通过的各项文件。为此,国内学者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上世纪70年代环境教育概念提出以来,其内涵也一直在丰富和发展着,由早期的关注环境教育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上的必要性到把“环境教育理解为适应不断急剧变化的世界的综合性终身教育”;由关注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到关注可持续性的发展,其中蕴涵着的是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的改变。为了普及、推进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3年联合国设置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在该委员会的协力下,1994年,UNESCO(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为了可持续性教育”的国际创意———“环境、人口和教育”(EPD)计划,为世界环境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种…  相似文献   

14.
<正>气候教育旨在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后果与风险,提升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为可持续的气候保护采取合适的措施。气候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一部分。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推出“21世纪议程”之后,环境教育受到可持续发展这一纲领性原则的指引,逐渐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气候教育也随之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开始。各国政府领导、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工业污染控制的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6.
郝欢 《华章》2011,(29)
自20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以来,生态城市就成为全球城市化进程中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追求更深层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此构筑良性的城市发展系统.这种以健康、高效、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城市建设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以生态城市建设为抓手,积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努力构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和谐城市,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推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布兰特拉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并把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对世纪议程),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迈向新世纪的目标依据和行动纲领。中国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把它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我国政府在1994年3月编制完成了(中国对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制订了促进经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和持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数字化战略迈入新阶段,如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城市数字化发展是数字化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以《2021城市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中数字化发展竞争力百强榜的部分城市为样本,从组态的视角,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来解释营商环境与城市数字化发展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政务环境是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要素,数字人才和数字化基础建设对促进城市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主导均衡型”、“技术主导均衡型”、“组织主导环境型”以及“弱均衡型”是驱动城市实现数字化发展的四种有效路径。各城市应重视政府在各城市数字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不能忽视数字化人才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立足于自身营商环境建设需求,选择合适的城市数字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迈向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因素",这是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定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行动纲领中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国际社会首次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达成的共识。2002年12月,  相似文献   

20.
我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有以下体会:一、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渗透在地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