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文葆先生     
周实 《出版史料》2011,(2):55-57
那天,钟叔河告诉我,他写了篇纪念老戴的文章。我问他是哪个老戴,他说戴文葆,我才知道他去世了,而且已经三年多。我自交出《书屋》之后就没和他再有联系,也曾想过给他写信,但想想,何必呢,他的年纪那么大了,身体又不好,想做的事也很多,  相似文献   

2.
在我打开电脑试图写一点关于网游的心情故事时,却发觉脑子里面空空如也。这种尴尬的情形保持了很久。我悲伤欲绝地对猫说,饶了我吧,我很久没玩过网络游戏了。猫在网线的那一端沉吟良久告诉我说,你起码玩过RO。 我便一下子被拉到了不堪回首的大半年前。那时大一才刚刚开始,生活如同杂草般混乱得毫无头绪,课程枯燥无味,所幸的是同时也少得可怜。我周围的每一个人都  相似文献   

3.
日前,笔者一名同事的一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选中转载了,可他什么也没收到,稿费没有,样刊没有,用稿通知没有,只是他偶然看到了才知道.此前,笔者在一北京高校工作的同学告诉我说我的一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了,可我至今也不明白是在哪期,也是一无样刊,二无稿费(笔者曾天真地认为他们会将稿费转到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可上去一查才知道,根本就没有),三无用稿通知.  相似文献   

4.
批评与表扬     
一位年纪比我大的记者告诉我,说建国初期报纸上开展批评还不算难。他说他到一个单位去,发现那里浪费严重,回来就写了一件稿,指名道姓批评那个单位。他说他在采访中间就说出自己要写一件什么稿,那个单位并未因为写批评稿而拒绝采访,单位的领导也是如实介绍情况。我比那位前辈生得晚,是“文革”以后才当记者的,我记得80年代初报纸上开展批评大体上也还可以。  相似文献   

5.
朋友从国外打电话来,以发现新大陆般的口吻告诉我:"罗纳尔多退役了,你知道吗?"我怔住了,没想到他竟然在国际长途里跟我说这个,隔了一会儿才悻悻答道:"他退不退役与我何干?"朋友在电话里责怪我对世事冷漠,  相似文献   

6.
“温斯顿,你是个顽固、刚愎自用、一直要挣脱老大哥慈爱怀抱的浪子,他告诉自己说.两滴渗着杜松子酒气味的眼泪滚到鼻子的两边来.但现在什么事都摆平了,斗争已经刚结束了.他已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这是《1984》的结尾,也是这本书给我震动最深的一段文字,这是一个令人久久不能平息的结局,我甚至倒吸一口气,良久才慢慢舒缓呼吸.  相似文献   

7.
让我告诉你一个非常简单却极为有效的说服技巧,让人吃惊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技巧居然这么有效。 这一招是从我的朋友艾尔·汤席克那里学到的,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审问日本战俘时用的就是这招。他告诉我,当他使用这个技巧时,就一定可以说服  相似文献   

8.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在北京结识了楚庄先生: 清瘦的身子,花白的头发,多皱纹的脸,人们告诉我,他才59岁。哦,见老了,我以为快70了呢。人们向我介绍:这就是楚庄,这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楚庄。这就是楚图南副委员长的长公子,当了二十多年“极右派”,受尽摧残折磨的楚庄。这就是在七届人代会上与中外记者畅谈民主政治与多党合作的楚庄。只见他朝我走来了。我才发现,走起路来,他还是那么风快精神,说起话来,思维更是敏捷清晰。  相似文献   

9.
一位新闻干事说起成功之道,他告诉我:“我是非头条不写,自己认为是头条的稿件才动手。”他还对我说:“就这样,有的从头条掉了下来,有的从一版跑到了二版,也有的干脆没有上报。” 听了这位朋友的话,我想起了打靶。打靶,一般是死盯靶心“十环”的,噼哩啪啦枪声一停,除个别穿心而过外,不少就掉到了七环八环上,有的干脆就连影子也没有了。 细细琢磨打靶和投稿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那是1989年11月,当时我在舞钢市委新闻科工作。我到市辖八台乡采访,闲谈中,该乡党委书记马云峰告诉我,本乡前鲁村有个复员军人、党员鲁聚才,家里赡养了3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其中一位是过罢春节后,在村西地“拾”的聋哑老人。听了这话,我认为是个好新闻素材。于是当即在乡政府找了辆摩托车,和马书记一起前往采访。鲁聚才家已有两位老娘,一个是聚才他娘,一个是其妻莲芝她娘。家里虽生活清贫,但全家人和睦相处。1989年农历二月初十下午,莲芝发现村西路边坐着一位满脸泪痕的白发哑大娘,问她什么情况也表达不清。正巧,聚才也听说此事跑来了。夫妻…  相似文献   

11.
去年第二次去宁波时,我问宁波日报社党委书记兼总编辑任和君:“听说您读了很多书?……”“说得确切一点,我只不过是新闻界的一名新兵,今年3月才到宁波日报,对新闻业务过去虽有过接触,但仍是皮毛。”他谦虚谨慎,说得具体认真。我也单刀直入:“几位熟悉你的新闻同行告诉我:‘任总连《资本论》的小标题都能背出来’……”在几个迂迴反复中,终于,他给我谈起同事们要他背诵《资本论》的一段趣事。他能背出《资本论》的小标题  相似文献   

12.
我在童年时代,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多次用自豪的语气告诉我说:“你爸爸名叫佟锡山,在照相馆工作,是位照相的,”懵懂的我,在当时也没法理解,妈说这话的时候怎么会那样自豪?长大后才明白,爸爸是在国营“生生”照像馆工作,任经理职务。再后来,耳闻他周围的同志尊称他为“佟老”。母亲告别我们后,爸爸就生活在我们弟兄家庭中,直到他去世。  相似文献   

13.
初生牛犊不怕虎 THINK BIG 没人告诉过麦奇他很小,所以,他总是像大狗一样行事。 我带他去乡间散步的时候,他一会儿追牛,一会儿逐马。麦奇通常能把这些家畜赶动一丁点儿,然后带着得意洋洋的笑容回到我身边。 有一次,他竟然拦住了一辆大卡车。他拦在卡车前坐着狂叫,直到车子停下来才罢休。 麦奇认为自己很强大,所以他确实表现得很强大。  相似文献   

14.
法国有一位新婚的工程师,告别妻子后去瑞士办事,一周后匆忙赶到电报局给妻子发电报,将归期告诉她。拟好电文,小姐告诉他应付的费额,他才发现带的钱不够。“请把其中‘亲爱的’几个字删掉,这样钱就够了。”他想出了这样的办法。热情的小姐说:“我来为‘亲爱的’几个字付钱。因为做妻子的最需要从丈夫那儿得到这个字眼。”(1月31日新民晚报八版)  相似文献   

15.
在我幼年的时候.父亲对我的教育很宽松.并不仅仅是要求我努力读书。 我记得.他时常会在夜深人静时.关上电视.给我讲一些古书上的故事,故事结束后,问我,都讲了什么样的道理。我还似懂非懂的时候,是他总结故事的意思。有些故事是告诉我做人要善良;有些故事告诉我不学无术最终会抱憾终身;也有时,  相似文献   

16.
例文: 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之一) “怎么,对我的房间的摆设很感兴趣?”我循声望去,轮椅上坐着一位瘦瘦的老人,双手看上去很不自然,却很结实。他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眼神让我感到很温暖,他真的就在我面前!我却突然不知所措了。“教授您好,……我是……”“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这次我才看清楚,他没有说话,不,他是在用心来说话。 他带我去参观他的家,或者说是他的办公室。房子并不是很大,却很整洁、实用。屋后还有一个小花园,他告诉我,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几十年了,每每遇上倾心事,他便来到这个小花园里散散心。我们…  相似文献   

17.
案头上,放着1995年4月7日的《人民日报》,孔繁森,这个响亮的名字跳入我的眼帘。他,像一团火在我胸中燃烧,他的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肺腑,撼人心魄,使我们这些年龄和他差不多的同代人陷入久久的沉思:“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来新疆几十年,你不后悔吗? ——“我不后悔,像孔繁森那样,把青春奉献给祖国边疆这片热上,值!”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校友这样告诉我。他曾是一位归国华侨。 ——“我觉得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人生,应该像孔繁森那样度过才有意义。”又一位来自东海之滨的老同学这样告诉我。他曾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  相似文献   

18.
美给自己看     
朋友带我一路翻山越岭,前往深山密林问,去寻找那位养蜂人,只为给远方的亲人买到最为纯正的蜂蜜。 路上,朋友告诉我,那位养蜂人很能干,也很能吃苦,每年他都要带着蜂箱,去很远很远的山林里,找到蜜源最丰富、最安全的地方,一个人驻扎下来,长时间地忍耐着孤独,直到收获了让人啧啧赞叹的蜂蜜,才会欣然地回到山下的小村,和家人幸福地团聚。  相似文献   

19.
2011年2月21日,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戴俊不幸因肝病与世长辞。当咬文嚼字公司总经理孙欢在电话里告诉我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太突然了!2010年上海市编辑学会召开年会,身为副会长的他,不是还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吗?我到日本探亲之前,不是还在他的办公室里,听他谈论编辑风格的吗?才五十七岁,正是人生的收获季节,生命之树却在瞬间凋零,留下无限遗  相似文献   

20.
邱陵 《出版史料》2009,(3):82-83
时光飞逝,潘公国彦同志走了都快半年了,他在我心中,似乎仍然活着,我非常怀念他。2009年3月21日上午,突然接潘建农电话,告诉我他父亲在医院抢救无效,已于8点整与世长逝了。潘公是我50年代的老同事,以后成了邻居,而且曾经还是我的领导。后来他搬走了,我们仍然往来密切,他有新作必先寄给我看,我写点东西,也必先征求他的意见,因此也忝作他的文友、益友。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虽然他走了!但他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