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现代奥运会标志设计本土文化意蕴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功的形象设计是一届奥运会成功的重要标志,现代奥运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魅力,是因为她不仅仅是体育盛事,更是文化艺术盛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视觉形象展示活动,认真解读举办独具本土文化意蕴的标志设计,对于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有重要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是一个庞大的艺术设计工程,具有不可重复性和唯一性,成功的形象与景观设计是一届奥运会成功的重要标志。创造具有东方文化智慧的奥运会形象,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独特遗产是中国和世界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共同期待。为了及时了解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设计的进展情况,作者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群组创意总监张武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李雯雯  程茜 《体育科研》2024,(1):30-36,43
奥运会项目图标是奥运会体育项目的图形展现,代表了每届奥运会的面貌和主办国的国家形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了项目图标的视觉呈现和功能的演变历程。总体而言,图标的形成和发展与奥运会赛事、社会科技发展以及主办国的文化紧密结合。与往届经典图标对比,2024年巴黎奥运会图标设计改变了以往项目图标的视觉呈现形式,在图标中呈现体育器材以凸显体育项目。图标以“荣誉徽章”的样式凸显了情感联结功能,既体现了每个体育项目的独特内涵,又让参与奥运会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提升了人们在奥运会中的情感体验,满足了时代多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是构成一届奥运会景观的重要基础形象元素,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也是传达奥运会举办理念和主办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具有区分功能、方向功能及区域功能,设计者应严格遵循运动项目图标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奥运会的视觉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的视角来分析奥运会视觉形象的内涵和指示意义,探讨奥运会举办国的民族文化在奥运会视觉形象中的表现及与设计的关系;运用符号学理论加创新是我国大型运动会视觉形象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最好途径;总结奥运会视觉形象的发展规律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丰富奥运会视觉形象系统的理论研究,从而开拓奥运会视觉形象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奥运会的视觉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的视角来分析奥运会视觉形象的内涵和指示意义,探讨奥运会举办国的民族文化在奥运会视觉形象中的表现及与设计的关系;运用符号学理论加创新是我国大型运动会视觉形象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最好途径;总结奥运会视觉形象的发展规律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丰富奥运会视觉形象系统的理论研究,从而开拓奥运会视觉形象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会标,又称为会徽,一般指为大型运动会专门设计的主要标志。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标都是各主办国精心设计的,是宣传此届奥运会的具有权威性和庄严性的形象标志。它以别具匠心的艺术造型或抽象符号的运用,简练、概括地体现运动会的主旨。世界历届奥运会会标,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构成了一  相似文献   

8.
1964年东京奥运会视觉形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的视觉形象是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艺术结合的典范。1964年东京第18届奥运会(以下简称东京奥运会)的视觉形象可谓独树一帜,该届奥运会创造出的会标和公共信息图形等视觉形象在奥运会史上都是开先河之举。长期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中心在欧美,世界艺术的中心也在欧美。为什么奥运会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郑德辅 《上海集邮》2006,(12):F0002-F0002
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图标,是奥运会组织为每一赛项设计的一种直观、简洁图案,与会徽、吉祥物、口号等构成奥运景观的基础形象元素,广泛应用于奥运会的道路指南、场馆标识、电视转播,以及市场开发等众多方面。自1964年第18届奥运会以来,几乎每届都推出了各自的图标,寥寥数笔即勾勒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运动形象,成为一道特殊的体育化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传播是偏向以视觉影像为主导形态的"视觉文化传播"过程.北京奥运会通过电视视频、摄影图片、新媒体、艺术设计等视觉传播形式,对奥运会进行了视像传播与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在如今"视觉转向"后的景观社会中,北京奥运会已转换为物理上的影像纪录和碎片化的个人与集体的影像记忆,但它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并成为一段视觉印记永存于民族和世界奥林匹克发展历史中.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军 《体育科学》2004,24(12):28-36,73
运用丹纳的文艺研究理论——“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学说以及文献资料调研和访谈等具体方法 ,研究了奥林匹克视觉形象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 ,其目的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认识奥林匹克运动 ,并为以后的奥运会主办国塑造视觉形象提供借鉴。通过对古奥运会视觉形象的识别 ,现代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萌发、形成、统一和成熟几个阶段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奥林匹克思想主导下 ,奥林匹克运动的需要和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其产生动因 ,形成阶段性发展过程 ,周期性创造规律 ,美善并举的设计原则 ,整体性设计思想 ,基本要素与应用要素相统一的设计内容和形式 ,发挥着标识和品牌双重功能 ,体现着现代艺术设计风格以及平面设计不再平面化的设计趋势 ,为 2 0 0 8年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主办地的景观建设、民族色彩、徽标设计、吉祥图案等都在奥运会视觉形象中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文章从奥运会徽标、吉祥物、专用色彩系统、开幕式和闭幕式等方面探讨了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杨黎炜 《收藏》2008,(4):152-154
奥运会会徽是奥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奥运会会徽一般由图案、举办城市的名称和年份、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组成。历届奥运会的主办国对会徽设计都相当下功夫,精心设计精心制作,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充满了艺术的美感,体现了主办国的民族特色,蕴涵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奥运会的会徽图案多次出现在主办国和非主办国的邮票上,成为体育专题上一个极有特色的系列,令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信息发达,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各国极其关注的重要国际活动,成功申办奥运也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是否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在悉尼举办的第27届奥运会,被誉为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大大提高了悉尼的知名度,而且使澳大利亚赢利达78亿澳元。如今,申办2008年奥运会已成为世界的焦点。北京经过一次挫折,这次已做好充分准备,大有成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新体育》2006,(10):39-39
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体育图标正式确立了官方地位,此后设计体育图标成为奥运会的规定动作。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采用了光效应艺术风格来表现体育图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无形资产.西方国家一向把举办奥运会作为实施全球形象战略的良机,中国应该最大化地利用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优势,设计预期的国家形象,让世界正确地认识和认同自己.文章从体育赛事传播特点和奥林匹克文化特征等方面对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案例分析法等研究历届奥运会标志的创意与表达状况,探讨奥运标志设计形式与理念的辩证关系,旨在为奥运标志设计提供更好的参考.主要结论:正确处理形式与理念的辩证关系是奥运标志创意与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遵循艺术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富有创新意味而又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奥运标志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建议在创意的过程始终坚持奥运精神的贯彻,在艺术表达中以国际化眼光表现民族文化,在承传民族文化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体现审美文化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的35个体育图标,均源于我国古汉字,彼此间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奥运体育图标设计者把图标与古汉字巧妙而有机结合在一起,既符合体育图标容易识别、容易识记、容易使用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我国汉字特有的形体美和意蕴美;既显示了体育图标的动态美感,又达到了古与今、形与神的统一,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作为国际性赛事,不仅仅是体育项目的竞技,更是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展示,奥运会会徽作为奥运会的标志,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本研究通过探讨奥运会的文化渊源,以及在各个阶段奥运会徽设计的文化表达,更好地理解各国文化与标志设计的融合,总结出奥运会会徽设计的一般特征,提出标志设计在文化层面的设计趋向,对标志在文化层面的设计有启示作用。研究认为:(1)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具有时代性、象征性和易于传播性的特点,寓意表达更加深入;(2)奥运会会徽的发展逐渐趋于文化元素的抽象化融入,主题寓意表现突出及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意娜 《新体育》2006,(5):41-41
从1984年洛杉机奥运会开始,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一直是奥运会财政收入的一大部分。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财政收入中,出售奥林匹克标志、出售电视转播权、纪念币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79.52%。因此,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要求,对于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保护什么?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包括所有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名称、标志、纪念物、作品、专利、转播权等。这些产权未经国际奥委会或举办国国家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许可,任何团体或个人都不能将其用于广告或其他营利性或商业性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