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网络媒介素养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需具备的重要素养。调查发现,认知能力的有限使得大学生难以甄别网络信息真伪,易出现盲目从众、沉溺网络等非理性行为。各高校应通过开设网络信息认知课程、开展网络道德法规教育和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是道德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文就如何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科学运用“八荣八耻“的价值标准教育、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理论与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旭辉  苑丰  王芳 《知识窗》2013,(12):19-19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媒介,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影响大学生行为规范、理想信念、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们接触的网络信息内容庞杂,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嬗变,造成大学生道德水准的下降及不良行为的增长等。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还取决于掌握和运用它的人,取决于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4.
高校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开始阶段的奠基工程,而礼仪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塑造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中作用重大,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高尚道德素养的培育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礼仪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一直是进行不足甚至缺失的状态.对于礼仪教育的开展时间也是多种多样;在高校新生入学期间开展则会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是道德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文就如何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科学运用“八荣八耻”的价值标准教育、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理论与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们在道德方面表现出与其身份不符的道德缺失."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就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象作了简要的分析,通过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修补大学生道德缺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通过对广州地区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环境素养的调查研究,来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环境素养水平。结果分析可以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环境素养属于中等水平,且大学生的环境素养在年级、性别、专业、居住地等类别上存在差异。并针对调查结果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境素养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识、责任行为4个方面,是社会的道德诉求和价值诉求。高校创业教育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责任担当”核心素养教育。大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与高校创业教育互为依存,彼此影响。高校创业教育需融入大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教育,包括理念建设、内容建设和实践建设。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环境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形成状况,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文试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出发,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的内、外环境作简要的分析,以期寻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原因及不利后果进行了分析,并就重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提高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根本渠道。本文从当代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主体要求、外在诉求以及制度保障三个维度出发,对当代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当代互联网络的大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在促进其成长和发展的同时,网络道德异化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提出了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儒学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宗旨就是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它的"以身为本"的核心内容,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仍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激励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构建大学生道德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高等学校.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探讨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祝志高 《科教文汇》2010,(27):169-170
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影响的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和道德认知能力等主观原因。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的形成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活动的特征分析,阐述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高校图书馆在素养教育中的地位,并且提出强化大学生素养教育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傅丽琴 《科教文汇》2012,(20):20-21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其思想政治素养高低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因其特殊心理特征,会出现不同形式思想政治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现状、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因素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途径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社会中,媒介素养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养.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不仅能够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也能在走出象牙塔后成为参与社会竞争、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砝码.本文在阐述国内外媒介素养研究现状及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所开展的甘肃省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熊英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8):123-124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伦理价值观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凸现了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通过考察当代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危机状况,剖析其危机形成的主客观原因,探讨了防御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危机,提高其科技伦理道德素质的多种途径,以期为我国高校科技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古遵从"仁"、"义"、"礼"等之善念,当代中国也极力倡导"以德治国",在2012年2月,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本文针对当前最受关注的90后大学生群体,围绕如何更好地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在国学教学活动中对推进"善行河北"主题教育普及活动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