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好的数学”是一种教育理想,是我们追求的彼岸,而我们却常常南辕北辙,渐行渐远;“好的数学”是一种价值皈依.是我们行知的尺度.而我们却常常泾渭不分.真伪莫辨:“好的数学”是一种客观仔在.就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生活中,而我们却常常身在其中,不识其貌。因而,我们首先要厘清“好的数学”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什么     
从教育的历史中走来,纵观各家各派对“教育”一词的界定.似乎有些若明若暗,又如盲人摸象,模棱两可。从苏格拉底首提“教育是什么”以来,历史中的人们对教育寄托了越来越多的期望,而为此昕受的评判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究其原因“人们是在不明白教育是什么的情况下就进行着积极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讲农村教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农村教育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现在的农村教育远远不止是教育的问题,也不止是农村的问题。“三农”.是重中之重。农村的重中之重是什么?是农村的教育。现在,农村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的瓶颈.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教育又是农村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批判不是个很平和的词,现在或者用得太多也有些滥。策划本期选题.我们倒不想回避其中的“批判”意味.因为从哪种角度说“伪圣”和“犬儒”都不是什么令人舒服的字眼。但自信还有几分理性在握.所以我们的底气还是蛮足的。把“伪圣”和“犬儒”套到教育头上.是颇费思量的。不过聊以自慰的是。对今天的中国来说.这两个词并非源自教育。也不为教育所独享。这样说,并不是为教育辩护.而是对一种客观现实的袒露。在为中国教育“刮骨”的时候.“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一个命题一直在我们的心中激荡。对真教育的追寻是我们的理想.理想的背后必然有责任的影子.而当下恰恰稀却的就是责任。可以想象.缺席了责任.所谓的建设还有什么真正的意义。教育的消极被动渊源己久.但被动和主动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中国这个棋盘上,期待教育像车.马、炮一样“横冲直撞”也许只能以期待将来,但“未尝一日不拱卒”的精神对我们似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5.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而一个校长的办学理念.会受其所在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在教育体制从“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转变为“以县为主”的今天,我们苏北地区农村初中的校长面-临着一些什么困惑,又在努力寻求一些什么样的突破?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工作与实践.谈三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实验改革中.“评价”一词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课程实施者所重新认识。那么.究竟什么是“评价”?“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折..口学家约翰·罗斯金说过:“人劳碌一生,其最高奖赏不在于他从中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他借此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校教育的原点是人,使命是“使学生成其为人”,即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爱憎分明、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真实的自我。作为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申亚娟 《学周刊C版》2014,(8):203-203
作为教师.我们考虑过“教育是什么、学生怎么学习、学生学到了什么”这些根本问题了吗?注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了吗7或许我们只是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而拼搏努力.但是我们也该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事业路途到了未雨绸缪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徐洁 《今日教育》2010,(2):59-59
最近.有一个词比较走红:“被XX”.学生从小到大都“被关心”着.在学校“被教育”“被培养”“被希望”“被期待”.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学什么不要学什么,都有人管理。放学后“被护送”“被接送”。在家里“被疼爱”“被检查”“被签字”.吃喝拉撒都有人照顾。节假日“被培优”“被爱好”“被特长”.方方面面都有人辅导。  相似文献   

10.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的“对话式”教育思想,近年来在我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对话式”教育中,弗莱雷认为对话建立的基础是平等、爱、谦逊和信任,其实质是反思和行动的辩证统一,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控制关系.教学过程是双方互动和交流的过程而不是被教师操纵的灌输过程,教学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强迫学生记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真正的教育活动意味着遵循自己的真诚信念去探索正确的教育途径.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对数学的性质与任务等问题有较清楚的认识,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必然难以形成科学的数学教育信念,从而不能科学地理解数学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这事实上表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广大数学教师非常关心的两个基本问题“数学是什么?”“数学有什么用?”进行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楚焕焕 《考试周刊》2011,(74):117-118
“听”“说”“读”“写”“译”历来被认为是日语学生需要培养的五大能力,其中“听”是日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日语听力水平直接制约着实际生活中日语语言的使用。而在实际的日语听力教学中.虽然很多学校已经使用了多媒体教室、语音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是听力课堂依然是以听书面材料为主.现代教育技术在听力中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完善。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莫“过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莫“过度”柴洪涛什么是“过度教育”有人画了一幅寓意十分深刻的漫画:画面的中心是一个穿戴异常、趾高气扬的独生子,在他的周围,爸爸、妈妈、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等为他忙得不亦乐乎.漫画题为《“小太阳”和“卫星”》.这幅漫画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独...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何时起有了这样的情形,即教育与教学可以相对而论:既深情地谈论着“教育”又科学地谈论着“教学”,或者不是描绘着教育而指责着教学,就是同情着教学而反对着教育,当然都自成体统。这情形由来已久.也许是“事之固然”,人们都习以为常。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情形?教育与教学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怎样的关系?一会儿举右手一会儿举左手,总这样举来举去,人们就不能不疑惑了,或者是糊涂了。  相似文献   

15.
“狼爸”诞生:说服妻子支持棍棒教育我是被母亲打出来的.所以当我看到无数人狂热推崇西方散漫式教育而无情抨击中国传统教育方法时。我感到心痛.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证明点什么。  相似文献   

16.
口号多,是中国的特色.看看那大街小巷墙头门口上涂抹的悬挂的张贴的就知道。教育口号多.又是中国特色之特色:什么“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什么“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什么“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从这些琅琅上口对仗工整的迷人口号看来.教育享受如此高的重视程度。当下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可教育的现实境况总让人觉得这些迷人的口号只能给教育带来精神上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广东教育》2009,(12):17-18
关于批评权“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说法。看似是赐予班主任“尚方宝剑”,实则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什么叫“适当方式”.规定中没有明确(也根本无法明确),现实中又如何界定和操作呢?同样的批评教育方式,甚至是一句批评的话语.也许班主任认为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以人为本”是人类干百年来的教育理想.从孔子到苏格拉底.从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到布什总统的教育计划“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人们一直追求着尊重学生、促进入充分发展的完美的教育。当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潮强渊“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力求在教育活动巾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的“创造”的和谐统一.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那么.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我国学者提出了哪些有重要指导价值的人本教育理论呢?从这些理论中能得出什么重要结论?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实现这些人本教育理论?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什么样的教育评估才是有效的?这可能要从什么是评估说起。评估是价值判断,是对对象的认识,因此,自有教育现象起就有教育评估,古今中外盖如此。值得警觉的是:作为现代教育制度,评估是对教育实践的权力制约,如同司法对行政的制约一样。这可以联系到历史上的“八年运动”。当年,泰勒就是为了判断进步主义课程改革的价值与效果才建立起现代教育评价学的。  相似文献   

20.
人是教育的中心和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而人应当是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教育制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好的”、“善的”教育制度才能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