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海睡了》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尤其读诗中“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一句时,大海如妈妈般慈祥温柔的形象跃然纸上,一种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可以说“她”字的使用是作的匠心所在。如何让学生品读时感受到大海女性般的温柔呢?教学时,我就以“她”字为突破口,引领孩子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应该学古诗词,因为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古代的知识是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我学过一些古诗词,古诗词大多都很难懂,我们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学会。有一次,我和哥哥一起切磋古诗词,结果闹了一个大笑话。一天,哥哥说:“最近好无聊!老妹,不如我们切磋一下古诗词吧!”正好我也闲着没事,于是便答应了。哥哥说:“我先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我说。“山随平野尽,”哥哥道。“江入大荒流。”我接道。“月下飞天镜,”哥哥又说。  相似文献   

3.
《大海睡了》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尤其读诗中“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一句时,大海如妈妈般慈祥温柔的形象跃然纸上,一种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可以说“她”字的使用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如何让学生品读时感受到大海女性般的温柔呢?教学时,我就以“她”字为突破口,引领孩子走入诗境,感悟诗情。  相似文献   

4.
匿名圣诞卡     
月拿着刚收来的语文作业簿走向教导处。她是班长,又是语文科代表。今天,她好像很不开心,眉总蹙在一起。走进教导处,崔老师把她叫住,说:“月,今天我收到了没署名的圣诞卡。喏,你看。”崔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贺卡递给月。月接过来看了一下,是一张封面印着一个小女孩的圣诞卡,很普通,里面没有字。崔老师说:“我请你给我留意一下是谁送的卡。啊,还有一件事,玲已经两天没有来上课了。你是她的好朋友,知道她究竟发生什么事?”月看到崔老师的眼神充满着担忧。从教导处出来,月的心情很不平静:玲是月小学到中学的好友,最近认识了…  相似文献   

5.
新学期,我接手四年级的一个班不久,班里的一位女生成了我的一个“心病”。她叫孟利,是叛逆型性格。用同学的话说,她是个“自由人”,任课教师一致认为她是“朽木不可雕”了,劝我放弃。说实在话,她不是一个笨孩子,看得出她的眼睛里透着灵气,字也写得挺漂亮的。通过和她几次谈话,我发现  相似文献   

6.
读书如望月     
读书如望月,是清人张潮的比喻,他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厅,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此言颇妙。月亮历来是高洁的象征,曹丕说“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张若虚说“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但月亮又最能引人思味,如李白说“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说得最明白,“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商合”。望月而徒生感慨:广寒清虚,琼楼玉字,嫦娥起舞,月兔捣霜,良辰美景,才子折桂,都令人引起美的遐想。但月圆月亦缺,更  相似文献   

7.
女儿游舒雅8岁了,是个有名的小书迷。她那张小嘴整日跑着“词语火车”,比如看到公园里的玉兰花开放,她会说:“每一棵树都像举着一个个棉花糖,送给白云来品尝,让白云更加洁白。”看到小柳树抽出枝条向上伸展,她会说:“它们多像一只只强有力的大手,要把春天留住呀!”突然有风时,她会说:“风娃娃不懒了,起来工作了。”女儿这样的语言实在是太多了,令同龄孩子的家长羡慕不已,我的同事也经常向我取经。怎样培养女儿的读书兴趣呢?这需要让她突破三关。识字关在女儿1岁7个月时,我拿毛笔写成字卡,开始教她识字。我很少买图片字,…  相似文献   

8.
星星 (化名 )是中班的小女孩,自去年父母离异之后,一直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妈妈由于工作原因,每月只能来接她一次。由于奶奶不让星星跟妈妈走,有时妈妈来接她时,碰上她奶奶,婆媳还会为接孩子发生争执,星星常因此会一整天闷闷不乐。   事件一:到底跟谁走。早晨奶奶来送星星,再三叮嘱老师,不要让星星妈妈接走星星。我们也不知其中的原因,到了离园的时候,星星妈妈来接星星时,我如实对她说:“她奶奶说星星不能跟你走。”她妈妈立刻沉下脸说:“我是她妈妈。”说着快步走到星星面前,硬拉着星星往外走。我跟她们走出教室,只见…  相似文献   

9.
<正>月亮,是中国人心中的宇宙精灵,它永恒、美丽、亲近,古代文人墨客总是把自己的情思寄托在它身上,由此写下许多感人的诗词来,其中,仅唐诗宋词中含有"月"字的就超过1万6千多首。可以说,那一轮明月照亮了古代的文坛。下面撷取了几首带"月"的古诗词,请从中寻觅古典月光的情趣吧!  相似文献   

10.
我女儿已一岁零五个月了,能认字50几个,认识动物卡片60多种。女儿一岁三个月时。有一次我正在淘米,她迅速从米筐里抓出一把米扔到地上,并说“米”,我灵机一动:何不教她认读“米”字呢。我马上找来笔,在地上写了一个米字,然后教她读两遍。第二天我再写米字时,她已能读出来了。女儿看到天空中的小鸟或电视机里的小乌,她就会说“鸟儿飞呀飞”并用小手比划着飞的动作,我就因势利导,教了“鸟飞”两字,结果她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我国文苑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它形式短小精悍,对仗严整,工巧的对联常给人“浑然天成”的奇趣。关于对联,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相传有一相国小姐,才貌双全,她渴望能寻得一才华横溢的佳婿。为此,她一不要彩礼,二不论穷富,只要男子能对出她出的上联即可: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此上联相当深奥,“寸土为寺”、“寺旁言诗”为拆字法,“寺”和“寺”、“诗”和“诗”是顶针格,“月”又是“明”的一部分,也是拆字法,而“明月送僧归古寺”又是唐诗,属用典。末一“寺”字,与首句末字重出,是照应上联。此联真可谓玄机重重,…  相似文献   

12.
月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诗人常常把它当作感情的截体.亲情、乡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借月抒发。或思乡怀远、渴盼团圆,如“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被思落谁家”;或是寄托友情,表示祝愿,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或抒写男女之情,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歌月”。殊不知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另一作用;夸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的前四句“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相似文献   

13.
一束黄花     
上学第一天,布兰德雷太太开车将我送进镇里,告诉我说我必须得步行回家。 “只有一辆公共汽车,”她用清脆快速的声音说,“车在镇另一头接农场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4.
那天傍晚,我正在写作业,忽然听见电话铃响了,我连忙喊正在做饭的姐姐:“姐姐,来电话了,快去接。”“哎!”姐姐答应一声,“蹬蹬蹬”地去接电话。她对着电话筒叽哩咕噜说了一大串话后,又扭头大喊道:“陈锴,爸爸来电话了!”“啊!是爸爸的电话!”我欢喜不已,迫不及待地去接。爸爸到青海工作已有几个月了,我非常想念他。我对着电话大喊道:“爸爸!”爸爸回答我:“陈锴!”我问:“爸爸,有什么事呀!”爸爸在电话那头说:“陈锴,你的学习进步了吗?”我说:“我的学习进步了,老师还把我的作文在班上念呢!”“好呀,下次我回…  相似文献   

15.
我女儿佩佩,5周岁,在幼儿园大班,平时喜欢学习,特别喜欢认字、背诗、算数。有一次我从幼儿园接她回家,一路上她都在嘟嘟囔囔地背东西:“瓷器唐瓷器,牛羊山喂羊,爸妈不生气,里外要看好。”仔细一听,这既不是诗也不是儿歌。回到家里,我按我所听到的写到纸上,问她是不是背这些字。她一看就急了说:“我是背老师教的字,不是跟你这样写的。”第二天我去送她入园,到教室里看了看,原来黑板上写着这样几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教学生识“象”字。解释完“象”字的意思后,我请学生用“象”字组词。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大象”“、小象”“、象牙”……忽然有个女生站起来说“:飞象。”我听了,以为她说的是地方方言词“非像”,将“像”和“象”混淆了。我解释,请她坐下来时,却见她张着嘴,想说  相似文献   

17.
互文例析     
互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人行中,有时两个词本来要合在一起说的,可是为了音节和字数的限制,要省去其中一个,解释时要把两个词合起来讲。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前边省略“汉”字后边省略“秦”字,句中“秦”“汉”互,“明月”与“关”互。诗句意思应该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古诗中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18.
一、文学常识:大窄门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第17题)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送我至剡溪”;王维《》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应该说这道题还是颇有新意的。以“月”为题,既综合考察了考生的文学常识,又侧面考察了考生“一线串珠”的记识积累技能。但令人不无遗憾的是,这道题未能采取一种开放或半开放的形式让考生填答古诗词中有关明月残月冷月之类的名句,而是钻进知识的牛角尖,除要求补写出名句之外,还…  相似文献   

19.
手心朝下     
这个老女人很怪。她穿了红色的旧款毛衣,她把毛衣当成外套来穿。她伸手拦住我,轻声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我掏出十块钱给她,她却不接。她袖起手,为难地说:“我只要一块钱。”我告诉她,身上没带一块零钱。她马上提醒我说:“你可以买包烟。”她接钱的样子很怪异。  相似文献   

20.
女儿第一次写作文是在小学二年级。那时,她识的字不多,好些字都需要用拼音代替。有一天,她放学回到家后对我说:“妈妈,老师让写一篇作文,题目是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噢,你喜欢吃什么呀?”我问。“山楂!”她拍着小手说。“好,那就快去写吧。”不一会儿,她拿着一张纸跑到我面前说:“妈妈,看,我写好了!”“这么快!”我称赞道。女儿很得意地把那张纸递给了我,只见上面很认真地写了三行字,大意是:山楂是红色的,有弹球那么大,身上长有斑点,体内有核,味道酸甜,我特别喜欢吃。念及这是孩子的“处女作”,且语句还通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