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两个热门话题是素质教育和专业适应。素质教育称之为“通才教育”,而专业适应则相对于“专业对口”而言,这是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提出的新课题。它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各种能力,提高全面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的更高要求。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也就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以什么样的知识水平来上高等学校的体育课。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认识误区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仕健 《体育学刊》2006,13(1):103-104
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认识上存在着“非奥运项目不属于正规的体育教学,准备运动必须要排队做徒手操,一堂体育课教材安排要全面,放松运动必须简单有效”等认识误区,产生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消除这些误区,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教学中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开展试验课改革,转变体育教学评价观念,同时要加快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育与中小学体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3.
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学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体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高教育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转变学校教育与体育教育观念;改革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的学校体育应该是有区别的.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突出师范性,不仅要完成其他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任务,还应安排一定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运动组织和教学方法等内容,以适应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对教师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大对国内外高等学校体育发展动向的分析,依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将对高等教育事业产生全面的影响。为此,几年来我国各高校体育教育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在进行改革,以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的要求。作者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商榷深化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6.
试论体育高等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就如何培养具有创造性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体育高等人才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体育高等教育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发展与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高师体育教育和中小学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分析,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视角提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要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应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但是要具有前瞻性。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要适应近几年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现状,更要适应不久将来的迎接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定位应充分体现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保持体育文化多元化前提下,充分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各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健康的体质是学生成才的物质基础,是学校教育三大目标之一。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在于体育教学科学化。体育教研组又是科学化的“设计室”。只有用现代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去建设“设计室”,体育教学才能插上科学的翅膀,适应  相似文献   

9.
郑旗 《体育学刊》2007,14(9):78-8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材建设经历了初期、成熟和发展3个时期;科学基础方法论呈现的新特点,对构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质的研究方法引起重视,体育科学研究应重视研究方法的理性问题。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编写应全面贯彻国家教育、体育方针,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体现高起点、新内容、重实用的思想;并遵循编选并重、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支持、系统性和重点突出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人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新教材结构层次主要由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与技术三大部分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10.
黄翔 《安徽体育科技》2003,24(1):117-118
教育服务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新的教育观念,它突破了传统观念意义上的教育概念,本文就高等学校体育的教育服务意识进行了论述,以适应入世后的高校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党校逐步调整培训重点,在以长训班学历教育为主向在职党政领导干部短期轮(培)训为主、多层次办学的转变过程中,党校体育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过去那种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党校体育教育坚持下去,走出党校教育的新路子,就成了摆在党校教学管理部门和体育工作面前的新问题。在此,我们就几年来在不同班次开设体育课,开展体育教育的实践,谈谈对党校教育的再认识和如何开展短训班体育教学及要走出党校体育教育的新路子所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当前体育教育中质量滑坡的实际,提出了高等学校体育定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容易造成人们混淆的高校体育种类的基础上,得出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当属健身体育教育的结论。最后依据健身体育教育的特点,阐明了健身体育教育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培养、坚持全程教育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转变了教育思想,确立了“健康第一”、终身教育、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和身体锻炼与科学理论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加强体育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和全面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要向健康教育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来的体育教学改革使人们认识到,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突出竞技技术教学的因素较多,重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不够。因此,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应该向健康教育转变的要求。国际上对健康有清楚的界定: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转变就必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那样,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但究竟怎样具体实施那种教育,“如何向健康教育转变?”,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和要求,目前全国许多学校都在进行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尝试。1增加体育理论教学内容过去的体育…  相似文献   

15.
试谈高水平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新世纪,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迫在眉捷。高校体育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置教学课程,提高教学水平。体育师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职称评聘等方面入手,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课外体育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集中在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但忽视了课外体育的研究。对课外体育的研究,应是对“热点”的补充、延续、实施,同时,也是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一、对课外体育基本属性的分析与思考在对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分析与思考中,首先要认清课外体育的实质。课外体育既然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属性必然体现在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在校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具有与社会体育相衔接的特点。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应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是关系到学生未来体育生活化和体育终身化实现的关键。为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技能与习惯,各高等学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并取得了显的成绩,充分推动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因此,为了高等学校体育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高等学校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深入的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在遵循国家改革和发展大方向的同时,应端正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使高校体育教育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在分析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经济性的基础上,讨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产业性和产业化运作过程,说明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旨在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正沿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方向不断深人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也将在教学体制、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方面进行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要,体育教学改革也将成为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体育观,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