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质点运动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指出了绝对静止系,绝对匀速运动系,绝对加速运动系,惯性系,非惯性系并不存在,确定了相对静止系,相对匀速运动系,相对加速运动系的概念,用位于参照系中的线位置矢量,运动方程,运动轨道描述了质点的运动。  相似文献   

2.
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参照系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解运动学题目中,恰当地选择参照系,可以使运动变为静止,使复杂运动变得简单,导致解题的思路和步骤变得极为简捷.本文就两种情况谈谈如何恰当地选择参照系.  相似文献   

3.
一、竞赛涉及的知识概要1.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1)爱因斯坦假设 这是爱因斯坦在 190 5年依据迈克耳逊光干涉实验中“无论光在以太中怎样传播 ,以太风对光速都没有影响”、预期的干涉条纹的移动始终不能出现令人惊讶的事实而提出的 ,爱因斯坦扬弃了宇宙中存在以太介质的假说及绝对参照系的想法 ,大胆总结出解释迈克耳逊实验的两条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1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 :一切彼此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照系 ,对于描写运动的一切规律来说都是等价的 .2光速不变原理 :在彼此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一惯性参照系中 ,所测得的…  相似文献   

4.
朱发明 《甘肃教育》2005,(11):57-57
根据磁通量变化原因的不同,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成动生的和感生的两种。E=Blv是在稳恒磁场中运动着的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之为动生电动势。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对于同一现象的描述,因所选用的参照系不同.将得到不同的电磁场叠。对于描述处于磁场中的导体,由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电动势这个问题具有相对性,同一感应电动势,在某一参照系内看.是感生的.在另一参照系内看.却成了动生的。当然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经过坐标变换而互相转化并不具备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付喜锦 《物理教师》2010,31(1):63-64
针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否遵循力学相对性原理”这一争论,文献[1]把力学相对原理分为2个层次进行了剖析,认为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在第1个层次上才遵循力学相对性原理,在第2个层次上就不再遵循力学相对性原理了.而文献[2]和文献[3]却都认为机械能守恒定律遵循力学相对性原理.本文则从功能原理出发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否遵循相对性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6.
就力学中的功能与参照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功能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出发,根据时间间隔、空间距离在不同惯性参考系相同的结论,得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体的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表达式相同,进而得到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动力学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均相同.并分别举例说明更换惯性参考系后,可以明显简化动力学问题的解答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1.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 为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所取的参考系,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是否适用而分别称作惯性参考系与非惯性参考系;伽利略通过实验指出:在任何一个惯性系内部所做的任何力学实验都无法确定该参考系是静止的还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切彼此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考系,对于描写运动的力学规律是完全等价的,并不存在某一个比其他惯性系更为优越的惯性系,任何力学实验都不可能确定某个惯性系是否“绝对静止”.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事件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它们在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本文运用洛伦兹变换推导出同时同地的绝对相对性和时空的胀缩公式及其条件。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不存在绝对精确的惯性参照系,本文给出了将太阳和地球作为惯性参照系时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在直线加速度坐标系和转动加速度坐标系的各种情况中惯性力所表现的不同特性(保守力或非保守力),以期在大学物理力学教学中使学生对惯性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科里奥利加速度在普通物理力学中是一难点。本文就一质点相对于惯性系运动的同时也相对于运动参考系运动的情况 ,由浅入深地推导出了科里奥利加速度公式 ,分析了其产生的物理原因  相似文献   

13.
真理的过程性、思维的非至上性与至上性决定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在不同的论域里说明真理辩证性质的两对概念、不能简单混同。重新解读两对概念的内涵,走出真理的“迷梦”,为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提供一定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感生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指出场源与导体回路有相对运动时,感应电动势的种类与参考系有关,场源与导体回路无相对运动时,在任何参考系中观察,感应电动势都是感生电动势。  相似文献   

15.
绝对相对、一般个别、共性个性是同等级的概念 ,但并非等同的概念。“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与“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两个判断不相容。“总和”论于实践也无益  相似文献   

16.
在非惯性参考系中,讨论了牛顿第三定律是否成立的问题,提出了牛顿第三定律与参考系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绝对真理辨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使用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 ,在有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理论中 ,对于相对真理的论述是比较清晰准确的 ,但在对绝对真理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的论述中 ,存在着逻辑上的混乱和理解上的问题。本文认为 ,绝对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完全符合的认识 ,即绝对正确的认识 ,相对真理是包含着绝对真理内核 ,但条件性和局限性未认清的认识 ,即不完全正确的认识 ;作为正确认识的总和的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间存在的是包含和转化的辩证关系 ;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对真理所具有的两种属性。  相似文献   

18.
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强调绝对观念的绝对主义。西方现代哲学中居于主流地位的则是强调相对观念的相对主义。这种相对观念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实体”,事物只是相对于人的观察系统的性质的集合;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都是假设,是相对的、可变的、可错的;没有绝对完满的解释,解释是相对的、多样的、无限的。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相对观念对克服教条主义有一定启发意义,但它导致相对主义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新观点,阐述了转化不是仅仅是对立面的同一,更不只有相对性的同一,转化是一种基本过程,具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