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问题的提出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初中教材在引入阿基米德原理时,常常是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在观察或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验证、修正自己的猜想从而得出结论的。在这里,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是否简捷,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物理认知水平。这个问题就成为影响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来分析目前初中物理教材中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的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2.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教学内容看,阿基米德定律涉及的物理概念多,而且各物理概念之间容易引起混淆,如G排和G物,P液和P物,V排和V物,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苏青联 《物理教师》2000,(10):24-25
本文对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浮力、阿基米德原理”一节作如下教学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浮力"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添加了新的内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改变了部分内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教材内容的改变更加符合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认知程序,也使得教师必须浮力的教学设计加以改变.新的教材使得浮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所偏移,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成为本节的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成为本节的重点.现就如何在教学中处理浮力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初二物理教学中,“浮力”一章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阿基米德原理又是全章的一个核心,它贯穿全章的各个部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阿基米德原理存在着许多误解,以至使教学工作受到影响.现在我们着重从浮力的定义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影响的角度来说明阿基米德原理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第一册教学参考书第六章浮力中提到:“……阿基米德定律是不难理解的,浮沉问题也是常见现象,解释起来并不困难。五十年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并没有多大问题,但这几年来这一章变成了出名的难点,成为学生发生不必要分化的关节之一。这跟近几年来对这一章教学要求过高,特别是计算题过于繁难是有很大关系的”。从字面上看来,阿基米德定律似乎不难理解,可是真正的含义及内在的物理本质,要让一个刚刚接触物理学不久的初中二年级学生深刻理解,委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相当  相似文献   

7.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规律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就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一些突破教学难点的思路和方法。1 难点形成原因分析首先,从教学内容本身看。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涉及的物理量多,而且各物理量之间易引起混淆,如 G_排易与G_物混淆,ρ_液易与ρ_物混淆,V_排易与 C_物混淆等,这些都给  相似文献   

8.
浮力这一节的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往往缺乏理性认识,需要从具体的感性知识人手,如果抽象概念与逻辑推理能力要求一高,就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例如在这一节教学中,学生很难从液体中假想出一个长方体,更难理解这个长方体的侧面以及下表面也会受到液体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浮力这个知识点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课例是八年级"沪科版"教材"§7.4阿基米德原理"的一节片断教学课,其设计的教学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认识浸在液体和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二是认识浮力的产生原因。教学设计思想:采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并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及产生原因,在探究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对浮力有进一步的感  相似文献   

10.
正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教学内容看,阿基米德定律涉及的物理概念多,而且各物理概念之间容易引起混淆,如G排和G物,ρ液和ρ物,V排和V物,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从教材的结构看,尽管教材编写人员为了降低难度,在教材中利用"曹冲称象"或"石头放水中排出水"的例子引入F浮与V排有关,但没有F浮与V排有关的具体的物理过程.如果教师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每当讲到浮力这一章,就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学起来很吃力.浮力是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章既有演示实验,又有理论推导,既有原理,又有应用,需要用到力、力的合成、力的平衡、密度、液体压强等知识,具有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其中,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本章的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是难点.那么,怎样讲才能化难为易,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所理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2.
《惯性 惯性的应用》一节是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一章中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惯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这个概念很难理解和掌握。一部分学生直到初中毕业时解答有关惯性的问题还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在这一节的教学中要多动脑筋,深思熟虑,采用最佳方案,以得到最好的效果,下边谈一谈我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3.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恰当衔接这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但一般都是高中教师在讨论,而笔者则觉得初中教师有必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地关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的改进华亭县砚峡初中伍平在初二物理教学中阿基米德原理是用实验来阐明的。这个实验的演示要求准确、快捷。但如果按照课本上的设计去做,实际操作中会有很多不方便,且容易出误差,因此需要改进。课本上的实验是先称出石块重,再把石块浸没...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1):151-152
在初中物理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用希沃白板5优化教学手段,有助于营造学习物理学科气氛,扩大学习视角,使每一节物理课变得更加有效。希沃白板是一种高科技教学软件,教师要善用这一软件来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给学生带来一节节精彩的物理课堂,从而理解并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点。下面,笔者从希沃白板教学优势及应用希沃白板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一个教学难点.机械效率概念是在力、功、功率和功的原理等基础知识上构建起来的新概念.教好这一节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这节知识时,主要有下列几个疑难点.疑难1:学生在建立“三功”概念时,受到前概念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高修岭 《考试周刊》2010,(49):191-19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下面结合沪科版"12—1浮力阿基米德原理"一节课堂教学设计来谈一谈我是怎样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的。  相似文献   

18.
“密度”是初中物理最主要的基本概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认知达到理解层次的5个知识点之一;它是后续学习液体压强、浮力及高中气态方程等知识的基础,更是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科学方法的相关量.然而教学实践证明,密度作为学生开始学习物理接触较早的抽象概念,学生很难从物理本质上掌握这个概念.因此,密度概念引入教学的方法问题,备受教科书编者、课改专家以及一线教师的关注,也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了相关文章,这些文章一般都注重探究教学方式和体积相同时质量不等物理事实的丰富,而忽视了引入质量与体积之比的科学方法,更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要用质量与体积之比来表征密度概念,而这正是密度概念教学形成难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浮力     
考测点导航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难点,把浮力与压强、密度、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综合起来,又成为初中物理力学中重点综合题,在中考压轴题中会频频出现。学习浮力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相似文献   

20.
浮力这一节的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