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化图书馆是指图书馆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系统,对图书馆馆藏的各种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输.数字化图书馆运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各种载体文献的加工与服务,并通过现代化网络技术组织用户访问馆内外、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数字化文献信息,如电子期刊、声像资料、多媒体资料等.同时,数字化图书馆还将通过广域网、局域网与办公室、宿舍、家庭等联接,让人们非常方便、快捷地共享文献信息资源.也就是说,图书馆升级为数字化图书馆,构建了开放、集成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联盟统一服务平台,利用元数据技术集中整合馆内外数字资源,建立云服务平台,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数字化图书馆保障服务系统积极合作,形成多层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保障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环境,它将收藏、服务和人组合在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相关流程,包括从创建、传播、使用以及保存的全过程.数字图书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过诸如Internet等计算机网络,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的方式互相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其核心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其实质则是形成有序的信息空间.可见,数字化支持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此,本文选择国内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样本,对其1994-2003年所收录的数字图书馆支持技术相关文献进行回归分析,以便对该类研究的进展、水平、动态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和发布集中在一起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挖掘、加工、整序、存储、传输与管理为主要特征,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针对数字图书馆中的各种媒体的特性,在图像检索、视频点播和文献查询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有效可行的管理检索方案。它不但包含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还融合了其他信息资源,如博物馆、档案馆的一些功能,提供综合的公共信息访问服务。一、数字图书馆新特点数字图书馆显然是由传统图书馆发展而来,相对于传统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张捷 《档案》2008,(6):25-27
数字档案馆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手段,以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并通过高速宽带通信网络设施相联接以提供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的数字信息系统。它具有业务管理自动化、馆藏档案数字化、信息组织标准化、信息存储海量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档案信息社会化等特征。数字图书馆是将多种媒体形态的大量文献信息以规范的数字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并将信息的存储、管理、检索、发布和产权保护等综合技术集成在一起,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无论是数字档案馆还是数字图书馆,其信息服务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档案用户,知识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是集成各种多媒体数字化信息资源,运用数字技术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和分布于一体,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传播和利用信息。其具有相当规模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在内容和主题上相对独立;具有制造信息资源的相关软件和硬件,诸如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设备,信息的获取与创建、存储与管理、访问与查询以及权限管理等运作的软件系统;具有为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科研项目等特征:数字图书馆由原信息经印刷、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运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各种载体文献的加工与服务,通过网络和通信技术支持用户访问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是保证数据质量、支持与深化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基础。文章论述数字图书馆中数字文献再处理工具研究的重要性,介绍和阐述已有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结构化的数字文献再处理工具的开发与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多种多样,包括文本信息、多媒体信息、数据资源以及各种应用软件和服务系统.信息的载体和存储格式呈现多元化。网上信息资源与传统新闻资料部门印刷型文献资源相比,具有电子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以及分散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陆音 《黑龙江档案》2014,(6):125-125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是指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人员、数字信息资源、信息用户、服务平台、服务策略等,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组合.是运用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手段建立的高度社会化、开放化、分布式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以用户为导向、以服务人员为纽带、以服务内容与产品为基础、以服务方式与策略为保障、以服务工具设施为平台,开展信息服务活动,达到信息资源数字化、传递信息网络化、利用信息共享化、提供信息智能化以及信息服务个性化等.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主要有资源主导型、系统主导型、服务主导型三种类型。文章论述了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内容:数字化资源系统、统一信息访问平台、网上参考咨询平台和专业队伍建设,并进一步对数字图书馆的三种数字化资源、两种服务平台进行探讨,提出了分布式联合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将是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方向和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其服务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循序渐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获取信息重要手段的图书馆,它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而孕育了数字图书馆的诞生.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方式存储、以网络化方式互相联结,提供即时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同时数字图书馆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为解决数字图书馆面临的安全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尤其是数字水印技术应用于版权的保护方面,成为数字图书馆的经典技术。  相似文献   

12.
徐丽芳  曾李 《出版科学》2016,(3):96-101
分析数字叙事(DS)和互动数字叙事(IDN)这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领域在发展历程、概念界定上的异同,梳理各自的实践取向和理论研究领域,并探讨其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研究领域、教学科目和专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与数字资源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体系结构、业务功能,以及数字资源建设中数字资源建设的定位、内容、规范、服务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图书的生产和流通,而电子图书是数字图书馆的一种主要资源。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应有别于其他领域,应符合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从3个层面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数字版权管理,并提出了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的数字版权管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的相关技术,阐述了数字图像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卡斯特在论述其"网络社会的崛起"的命题时说,"各种沟通模式整合入一个互动式的网络中.或者换句话说,通过超文本和后设语言的形构,历史上首度将人类沟通的书写、口语和视听模态整合到一个系统里.经过人脑两端,也就是机械和社会脉络之间的崭新互动,人类心灵的不同向度重新结合起来."虽然新闻业所根植的社会系统已发生剧烈变化,但新闻活...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界在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界定上尚未达成共识。在以往对信息管理的研究中,不同类型的用户通常在动因、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进行系统性解析和述评,并从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设计学的角度提出数字悟性(digital savvy)的概念,建议暂时搁置对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学术争辩,从整合的研究视角出发跨越两者间单纯的二元对立,为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构念和研究方向。图2。表1。参考文献55。  相似文献   

18.
试论面向数字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的数字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数字目录学研究的进展,提出数字目录学的两大分支即数字化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作为数字目录学的基本框架,并对数字目录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进行了比较,认为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化信息特征、对信息处理技术的要求、建设的工作量、建设费用和服务工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概给我们一些启示,同时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0.
曹明 《晋图学刊》2003,(3):18-20,26
图书馆要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取得数字化授权。本文从分析作品"数字化权"的性质入手,指出图书馆不能通过"合理使用"获得数字化权,而必须获得作者的"数字化"授权,并提出图书馆应承担起著作权集体管理的部分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