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习惯上,以前很多学校领导主张“推门听课”.认为推门听课这种常态课,可以直击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和素养。其实,只要透过推门听课能有效督促甚至震慑教师重视每一节课这种表象来看,我们会意外地发现.推门听课的核心基本上是为了学校管理.出发点足管理.归宿点也是管理,而并非教师的专业发爬。  相似文献   

2.
李荣华 《中国教工》2010,(10):34-34
现在.不少学校时兴听“推门课”,印学校领导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课堂听课,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这种听“推门课”的形式与其它听课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随机性与检查性。  相似文献   

3.
代保民 《今日教育》2007,(7S):58-58
“推门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教研员和其他人员不先打招呼而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简单地看.这种不先打招呼的听课方式确有不“人性”的地方.以致受到部分领导和教师的强烈反对.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来看“推门课”.也许会“推”出另外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校长推门听课”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学校校长深入一线课堂,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校长推门听课”是推动每一位教师构筑理想课堂的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更是推进学校“以师为本”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校长推门听课”也时常面临尴尬,管理者只有化弊为利,才能使“校长推门听课”真正成为一种学校管理文化,为课程改革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5.
时下,许多学校的领导最热衷的一种听课方式是“推门听课”,想以此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的真实状况,把它作为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法宝。这种方法到底好不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推门听课也并不是在所有学校都可以推广的。推门听课要因校、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6.
王文炎 《师道》2006,(12):8-8
一些学校的管理中有一个专门术语,叫“推门课”,是指学校领导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直接进课堂,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的状况,并以此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这种形式与其他听课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随机性与检查性。“推门课”通常带有检查目的,主要是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中小学校为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便开始采用一种名曰“推门听课”的管理方式。所谓“推门听课”,顾名思义,即在不事先打招呼的前提下,学校管理者“突然袭击”式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据不少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的学校管理者介绍,这是一种不错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师的行为,值得提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判断一种学校管理方式是否具有合理性,首要的不在于即时的、表面的效应如何,而在于其背后的管理理念是否合理,能否经得起人类理性的检验。“推门听课”作为一种具体…  相似文献   

8.
"推门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之一。它是学校领导在不通知情况下,直接推门走进教师的课堂,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行为。"推门听课"是学校多年来一直采取的重要的教学管理方式,也是上级督导教学教研检查常用的方式之一,目的是检查教师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情况,评价学校教学教研常规工作情况。本案例就"推门听课"的现状回放,提出了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推门听课,是学校管理者在事先不打招呼的前提下,了解和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一种管理活动。不少学校管理者认为,这种课堂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师的行为,值得提倡。有些学校,还把推门听课作为学校教学检查的一种常规制度。对此,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推门听课的管理特征,是古典管理观念的体现,是为管理而管理,呈现出强烈的管理主义的色彩。[1]笔者认为,对推门听课的管理方式,不仅要分析其是非,还要探讨其背后的原因。这种管理方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力图对课堂教学进行直接监控的表现。近些年来,学校之间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校长的“推门听课”?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赞同者认为“推门听课”好,能在原生态下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反对者认为,“推门听课”会分散师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师的正常发挥。孰是孰非?笔者以为,首先,应该明确推门听课的目的是什么。其根本目的不外乎把握现状,指导实践,研究教法,提高效率。基于此,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校长通过听课“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原本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1.
习惯上,以前很多学校领导主张"推门听课",认为推门听课这种常态课,可以直击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和素养。其实,只要透过推门听课能有效督促甚至震慑教师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在很多学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却发现后面坐着学校领导;或者教师刚走进教室,就有学校领导或校外专家推门进入课堂听课。这事实上是我们常说的随堂听课,也称为"推门听课"。  相似文献   

13.
来稿摘编     
“推门听课”莫强推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贾宪章目前,“推门听课”作为改进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推进器”在许多学校成为“流行”。这种让一些学校、一些管理者津津乐道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就是不提前通知授课者,不经过其允许,学校管理者随机随时进入“正在进行时”的课堂听课。许多学校自诩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捕捉到真实又鲜活  相似文献   

14.
案例 "推门听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教研员或其他人员事先不打招呼而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旨在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益,学校自上学年推出"推门听课"制度.推出"推门听课"制度之初,在教师当中,有反对声,有赞同声,也有的持着无所谓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子瑜 《教育文汇》2011,(6):21-21
“推门听课”似乎表现出学校管理者的一种特权意识。他们借管理之名,任意进入他人的教学现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心理产生威胁,往往令人反感和不快。然而,“推门听课”又确实是管理者了解课堂教学真实状况的一种形式,对提高教师备课、上课效率等均有积极意义。难道二者之间真的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此,笔者试为“推门听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推门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教研员和其它人员事先不打招呼而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简单地看,这种不先打招呼的听课方式确有不“人性”的地方,以至受到一部分教师的强烈反对,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来看“推门课”,也许会“推”出另外的结论。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事先弄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很多学校领导喜欢听“推门课”(“随堂课”),认为这样的课比较自然,能真实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这种听课方式还能敦促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应当承认,这些想法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这只是学校领导的想法而已,据笔者调查,这种听课方式并不被教师认同,其效果也远没有学校领导所预想的那么好。  相似文献   

18.
河南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狠抓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全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校级领导每天到班听课,教务处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进行月考评制度。他们认为,只有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才能确保教师备课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真正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打造学校品牌。  相似文献   

19.
<正>推门听课,是学科教研员或学校管理人员根据学校教学工作需要,采取的一种不打招呼、直接进班听课的教学管理形式。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教学管理形式,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完善学校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推门听课是当下学校教学管理中一种常见的听课方式,对此,大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之所以出现这些争论,其关键在于大家对推门听课的认识不足,甚至产生一些误读误解。那么,推门听课,我们究竟要"推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推门听课”无论是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手段,还是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本身都没有错,只是一些学校在操作中角色的位置不同,将其异化,才导致了“推门听课”的尴尬局面。听课者通常都是学校行政领导或业务负责人,很自然地处于强势地位;被听者都是学校的普通教师,处于弱势地位。这就自然产生了一种隔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